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人无信不立”是中华民族的千古信条,诚实守信也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但这一信条和美德而今却面临着极大挑战。层出不穷的假食品、假药品、假文凭、假职称、假数字、假政绩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我们的道德神经,冲击着我们的心理底线,以致让人们不断发出“还有什么是真的”的喟叹。诚信,在时下俨然成为了一种稀缺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稿约     
《德国研究》2008,23(1):F0002-F0002
我刊是社科类学术季刊,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自1986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在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里的不断探索,并积极展呈这一研究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界的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3.
时至今日,映衬着GDP飞速增长的背景,长久以来诚信缺失留下的隐患如雨后春笋般集中凸显,上演了一出出尴尬的闹剧或悲剧。面对社会各界纷纷发出的重建道德体系的呼唤,我们又该以怎么样的方式,去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富人的数量与日俱增,富人群体的资产规模也在不断膨胀。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财富逆势增长,中国的富人阶层也因此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富人阶层正在通过自己的行为模式、消费习惯、道德情操等,影响和重塑着国际社会对于中国人的传统印象与观念,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  相似文献   

5.
2008年9月20日和21日两天,在东国大学校庆州校园里,隆重地举行了第十届韩中文化论坛暨纪念东国大学校庆州校园建立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学术大会在驻韩中国大使馆、孔子学院总部、庆州市和在韩中国人教授联谊会的后援下,是由首尔孔子学院、东国大学校庆州中文系和社团法人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举办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格局中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领域或社会事务实施管制、治理。城镇化是当代中国重大的社会变迁现象,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城镇化的历史阶段。如何使城镇化的实践过程顺利进行,是当代政治家面临的重要课题。运用社会管理创新的智慧来...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关系学科发展、中国学者的学术使命及民族关怀不断增强、中国外交现实政策需求的推动下,当代中国外交研究呈现出理论意识、主体性、规范性以及方法论意识等特点。笔者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把当代中国外交研究分为体系、国家、社会与个体四个分析层次,以此来考察中国外交研究领域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理论多元主义、具体案例研究、实证主义与反思主义的并重,以及行为体与结构间互动,理应是当代中国外交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蔡鸿 《美国研究》2023,(2):124-142+8
美国本土的美国研究是20世纪20年代社会和思想变革的产物,其根本属性是政治性,研究领域具有跨学科特点,并呈现出明显的跨国性。因深受美国社会的矛盾冲突和各种思潮的影响,美国的美国研究始终充满了问题、争辩、机遇与挑战。美国的美国研究在学科发展、范式、研究路径、研究对象、目标、任务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本土性”。在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研究学科体系,培养国家需要的美国研究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均GDP超1000美元为重要标志,我国进入“发展型”社会新阶段。社会加速成长促使社会与国家部门逐步分离,与市场这个私人谋利领域相分化,原来被政治光环和经济成就所掩盖的社会问题与矛盾逐渐暴露,社会阶层的分化、阶层利益的冲突、贫富差距的加剧、食品安全问题的扩散、阶层流动的停滞、社会道德的滑坡、社会心理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东南亚研究》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政治学术期刊,聚焦东南亚地区以及相关国际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相关重大和热点国际问题、东南亚国别与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华人华侨等研究领域。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倡导运用不同理论和方法,求真求实,言之有据,鼓励学术探索和创新。三、本刊恪守学术道德和规范,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力戒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耶稣会士的作品里,中国女性很少存在;在商人的叙述里,则完全缺失。到十九世纪,虽然许多西方旅游者涌向中国,中国女性仍然很少被提到。其原因是,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国居民与外国人的来往仍然非常有限,女性总是被排除在这种来往之外。法国人于是被迫从绘画或是中国小说里来想象中国女性。她们被理想化:温柔、忠诚、无私奉献……然而,女性也成为古怪中国的代名词,她们的缠足,她们封闭的生活常常受到评议。女性和中国一样,有着多样性的意义,顺从和无所事事、专长于艺术和爱,但是在长期遭受压迫之后也会变得残暴。在十九世纪的被西方化的想象世界里,中国女性和其所隐含的中国脱离野蛮、臻至幸福。  相似文献   

12.
劳动集体在我们社会生活内,在对苏联人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作用的增长,是我们现实生活里无可争议的事实。这在苏联宪法里已用法律形式巩固下来。把有关社会发展的专门章节,以及有关劳动集体和它开展活动的基本方向的条款列入苏联宪法,迫切需要更加重视在集体里建立良好的道德心理气候这个复杂问题。科学和实践证明,只有当劳动集体达到了相当程度的团结,建立了良好的道德气氛、业务合作、互相支援和每个人对所承担的工作具有责任感时,劳动集体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社会调查表明,劳动的效率在许多方面是由集体内的道德气氛和人们的情绪决定的。例如,由亚速夫电缆厂的社会学家所进行的工时测定指出,劳动生产率在12~15%幅度内随着工作  相似文献   

13.
德国人的诚信享誉世界。德国诚信社会的构建主要得益于其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严格的社会监督管理、系统有效的诚信教育和以诚为贵的宗教思想,是这些因素内外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德国诚信社会的构建要素对于加强我国诚信体系建设和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索、历险与超越的学术生命是学术研究中理论建构和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庄礼伟是一位坚持独立思考的学者,他的"人之共同体"的建构是一种行走地球的生命、思想和行动的结合。在东南亚研究领域,其叙事方式、研究方法、文本书写和学术传播别具一格,他的思想维度与精神世界超越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东南亚的范畴。从"地球屋檐"到"天人秩序",庄礼伟坚持一种被现代世界政治"放逐"的"去中心"、"非国家"的学术视角,在见"国家"不见"人"的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独树一帜。"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古老的中国智慧对人类理性的必要制衡,庄礼伟的学术生命渗透着一种对人、国家和天下的最朴素的爱和对大自然"规训"的敬畏,代表了一种主流国际关系研究所欠缺的对"天人共存"的宇宙伦理的坚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兴起于后毛泽东时代。我们可以把在过去三十年间研究东南亚的中国学者划分为三代,在第二代学者时期,来自东南亚的“归国华侨”在东南亚研究领域里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他们与中国本土出生的学者一起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第三代东南亚研究学者则都是中国本土出身。尽管研究东南亚的中国学者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与他们的西方同行相比,中国的东南亚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学术质量不高、因合作不够而导致学术上的重复工作、基础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同样薄弱等。但目前在中国,一些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研究东南亚的学者以及优秀的作品正在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6.
正《德国研究》杂志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承办,是社科领域内的学术季刊,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自1986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展呈该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者间的广泛学术交流。我刊辟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专栏,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兴趣从事德国研究的各界人士、青年朋友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17.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政领导干部的道德状况不仅反映着领导干部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且关系着党的纯洁性,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在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大力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对于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研究》杂志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承办,是社科领域内的学术季刊,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自1986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展呈该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者间的广泛学术交流。我刊辟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专栏,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兴趣从事德国研究的各界人士、青年朋友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19.
冯立君 《当代韩国》2019,(1):112-128
本文是继对韩国与中国近三十年百济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反思之后的又一次总结剖析,研究对象是中国学界近五年发表的百济史相关论文。作为东亚古代史领域一个牵涉面广泛而相对受到忽视的古国,在百济历史遗迹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15)的今天,关于其历史与文明的多面研究势必将深入展开。总体而言,中国学者在并非自觉的零散研究中,触及最多的是与中国历史有关系的百济政权发展史、对外关系史、考古文化,论题细致而深刻,优势明显,成绩斐然;但有些研究因条件限制对韩国、日本已有成果参考不足,在学术创新上略有缺失。论题分布上的偏颇、学术规范与创新问题与百济史乃至韩国古代史并未形成有意识的专攻研究氛围直接相关。在朝鲜半岛历史研究总体格局下,百济史等以往着力较小的领域理应变成青年学人耕耘的园地,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禾刀 《新民周刊》2012,(49):92-92
不先入为主地以道德"干净人"自居,不夹杂主观色彩地平视,这就是发现价值的开始,也是破解社会现象的钥匙。近代上海,是中国率先踏入西方文明的主要城市之一。一提起推动社会的开放与发展进步,许多人言必谈那些名人志士。美国波士顿大学现代语言与比较文学系教授叶凯蒂(Catherine Yeh)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