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侦查艺术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艺术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和方法。这种广义的艺术概念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它成为诸多学科研究可供选择的一个独特的视角。如“管理艺术”、“领导艺术”、“科学研究的艺术”等等。美国著名侦查学家韦恩W·贝尼特与凯伦M·希斯在合著的《犯罪侦查》一书中说:“犯罪侦查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1]前苏联学者拉·别尔金在《刑事侦查学随笔》一书中也提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刑事侦查学是一门科学,而在实际运用中又是一种职业技巧,是一种特殊的、每一个侦察员和公安战士必须掌握的艺术。”[2]侦查艺术是对侦查方法的出神入化的…  相似文献   

2.
只有在“艺术一人一文化”的视界观照中,艺术文化学研究实践才能进一步强化其“属人的”学科特质。以“艺术一人一文化”为逻辑构架,艺术文化学的研究范式可分为客位艺术文化学、主位艺术文化学与主客位辩证艺术文化学。主客位辩证艺术文化学范式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的范式,它的实践品格、解放旨趣、开放精神和批判特征带来了艺术文化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正是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导致了人、文化、艺术整体观念的变革,它促使文化、艺术研究更加具有反思精神、实践意识,更加注重与现实的联系,更多地关注艺术文化主体的存在状态、艺术文化主体的种种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3.
讲道理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能力,也是一种专门的说话方式。它作为一种生活的艺术、大众的艺术、语言的艺术、领导的艺术,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讲道理的艺术,说到底是靠真理力量征服人的艺术,掌握真理、真情投入是讲好道理的重要条件。在思想工作实践中,讲准道理是底线,讲实道理是要求,讲活道理是境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把提高讲道理的能力作为终生必修课。  相似文献   

4.
正一、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管理特点高等院校的艺术教学管理工作就是在现有教学目标下,综合全院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在艺术教学的规律的指导下,基于当前学生的特点和现有水平,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创意能力,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及个性发展,不断提高艺术教学质量,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教学效益。具体而言,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管理的特点在于:(一)具有明确的艺术教育目标一方面,艺术教育计划是高等院校艺术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5.
政治艺术概念是建立在艺术概念基础之上的。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因此,政治艺术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其涵义也应当从政治审美的角度加以界定。政治艺术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其中,政治的、艺术的和美学的维度是其基本的规定性。从这些维度探讨和审视政治艺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李平 《前沿》2012,(2):171-172
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及在艺术中的应用,电脑和网络成为艺术重要的载体和创作手段,对于这些多元性、交叉性、创新性的新艺术形式的界定,存在争议。电脑、网络等高科技与艺术结合所产生的艺术形式,可否称之为"电脑艺术""网络艺术",观点不一。作者认为,"电脑艺术""网络艺术"与以往的艺术形式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更存在较大的区别。电脑艺术是电脑技术与各种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实现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自动化、微机化。网络艺术是建立在电脑艺术之上的通过互联网形成的新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网站、数据库等手段,建构起规模最大、水准最高、传播最快的新的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一、建筑的思想文化意义作为艺术学科领域里的建筑艺术,它与绘画、音乐相比较,既有相同性又有特殊性。其相同性在于,它们都具有审美价值,带有艺术性。不同性在于,建筑是一门不纯的艺术,也就是说除了艺术性外,建筑更具有实用性、工程性和资产性。建筑艺术与政治、文化、宗教、艺术等社会上层建筑及意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艺术有相同的起源,都产生于神话。后来神话发展成两支,一支成为宇宙学,发展变成自然科学;另一支发展成史诗、音乐、图画、戏剧等艺术。通常,人们把科学和艺术看作人类文化的两翼。科学知识无国界,属于全人类,谁都可以利用。不朽的艺术精品也属于全人类,谁都可以欣赏。例如,一部音乐  相似文献   

9.
在领导空间日趋拓广 ,领导节奏日趋加快的现代社会 ,要有效地控制事物发展进程 ,最优化地实现领导目标 ,不仅需要领导者认识和掌握领导控制机制、方式和手段 ,更需要掌握和提高领导控制艺术。领导控制艺术作为对领导控制机理、方式、手段的创造性运用 ,涉及众多的内容 ,本文在这里仅着重分析其中的引力控制艺术、激励控制艺术和弹性控制艺术。(一 )引力控制艺术引力控制艺术是根据引力原理 ,设计并操纵相应的引力机制 ,实现对人们行为定向控制的现代领导艺术。作为一种领导控制艺术 ,引力控制的关键在于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和领导目标及…  相似文献   

10.
艺术传播德性是在艺术系统中从事艺术传播实践活动中应当建构和遵循的行为规范.在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语境下,一个理性的、有价值的艺术传播要满足两个利他性的基本条件:一是实现扩大再生产;二是满足艺术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这是艺术传播德性的基本生成机制.在数字艺术框架内,原子传播伦理赖以产生的艺术环境和艺术本体机制都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交化.新型的数字传播机制一方面比较彻底地消解了原子艺术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传播德性,另一方面也在逐步建构形成新型的数字艺术传播德性.  相似文献   

11.
天籁抑或人籁:对艺术本体的存在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颖 《求索》2012,(1):121-123
对艺术本源问题的追问,最终是要归结到艺术的本体上来。而对艺术本体的追问,根本地关涉到其追问的思维方式。如果以一种本体论式的思维方式来追问艺术的本体,结果必然同西方传统哲学一样会陷入困境。本文尝试立足于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之思",依据庄子的"天籁"与"人籁"的区分来审视艺术的本体,在海德格尔与庄子之间作一种互文式的解读,指出艺术本体是一个浑然一体的事情,即是艺术作品、创作者、欣赏者整体在场、交融为一体的"诗",从而力图敞开一种理解艺术本体的存在论维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可分为: 学术准备、 学术起步、 稳健发展 3 个时期。在后两个时期中, 可总结出迈向人民的艺术人类学、 田野工作中的艺术人类学、 社会发展中的艺术人类学、 国际交流中的艺术人类学、 本土理论建设中的艺术人类学等 5 个方面的特点。 对中国艺术人类学 20 年的发展之路概括。 任何新的理论都是来自于新的社会实践,中国 30 年来的巨大变化, 为中国学术理论创新提供了许多研究资源, 尤其是艺术人类学。因为作为它研究对象的艺术, 在社会实践方面往往具有先锋性, 其所具有的创造性精神,往往是冲破旧藩篱的一种力量。 为此, 艺术人类学学者们所收集的丰富田野材料和所进行的大量社会实践, 正在促使本土理论进一步完善, 并汇集为一股推动中国学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美学主要是艺术史方面的内容。有的同志据此认为,黑格尔的美学与康德、席勒不同,主要成了一种艺术理论。这种看法似乎未把握黑格尔美学的实质。黑格尔美学并不是外在地描述和规定艺术——研究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政治等关系或艺术的创作方法,而是把艺术,艺术史作  相似文献   

14.
解译艺术通感的密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暄 《求索》2012,(6):196-198
人们之所以对通感耳熟能详,主要把它作为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来看待和应用,其实通感的解译是一个涉及到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复杂问题。将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方法来进行研究,能全面地理解通感的内涵,从本质上解译艺术通感的密码,强调艺术通感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的情感性、独特性和审美性。  相似文献   

15.
艺术终结论:一种叙事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实践中,现代艺术同传统、现代性与自身之间,具有一种爱恨交加的关系,这种矛盾的动力性根源使现代艺术形式发生了激进的革新和断裂.它不仅影响了艺术的法则,而且迫使美学理论进行批判与反思,"艺术的终结"和"艺术终结论"必须放在这个语境下加以理解.前者是一种断裂与危机意识,而后者则是以叙事方式建构理论并使之合法化的尝试,是一种"危机一理解"性的回应.  相似文献   

16.
曾长秋教授主编的《永恒的魅力——周恩来的领导艺术》一书,于1997年6月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在全国范围发行,这是作者在开国总理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前夕献上的一份厚礼。 周恩来是本世纪最有光彩的伟人之一,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主持和参与了许多重大的战略决策。经过千锤百炼,他的领导艺术、工作方法和个人品质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对周恩来留下的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宝库,作者作了努力的发掘。该书共32万字,以史诗般的语言,分别从政治艺术、军事艺术、管理艺术、外交艺术、统战艺术、语言艺术六  相似文献   

17.
黎晟 《求索》2010,(7):201-203
一般来说,宋代艺术是中国传统写实的顶峰之作,其后由于文人士大夫艺术的兴起,"论画以形似,渐于儿童邻"的观念压制了中国艺术的写实风格。二十世纪上半叶,受西方写实主义的影响,现代写实风格艺术得以复兴。此后,写实主义艺术迅猛发展,并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几成中国艺术的唯一面貌。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上半叶写实主义艺术是建立在西画写实透视、光影与解剖等理论之上,但它与西方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在精神气质上有根本的不同。中国的艺术家与文学家、政治家们合力,以一种他们认为对艺术与社会更为有益的方式,重新塑造了中国艺术,形成了一种中国式的写实主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国外的残疾人社会,迅速兴起一门新艺术——触摸艺术。美国称之为贴近艺术,日本叫做造型艺术。尽管名称不同,但都通过盲人用手去抚摸不同材料制成的、形状各异的艺术造型,通过触觉体会其中的立体美、形象美,在内心世界产生艺术的共鸣与震撼。  相似文献   

19.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现象。它之所以被从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成为人们的需要,就是因为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不可缺少的意义。艺术教育就是培养人们的思想感情、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观及艺术创造能力。艺术教育具有什么目的和作用,如何开展艺术教育,弄清这些问题,对在校园开展艺术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本期人物     
许江  范迪安 《今日浙江》2012,(10):60-60
许江是一位艺术教育家、活动家、演说家,更是一位难得的通过文化思考形成绘画取向、又通过自己的绘画实验解决文化认识问题的"思想型"画家,尤擅油画。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今艺术界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