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第111-115届国会期间(2009—2018),美国国会涉台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提出涉台法案的核心诉求与上一个十年相比,立法意图更加具有指向性——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分别紧随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两大主题。美国国会在相关法案中核心诉求主要包括:强化与台湾的“军事关系”、促进提升美台关系实质、协助台湾争取“国际生存空间”。美国国会涉台立法产生了多方面的破坏性影响,一方面,对美国政府的涉台政策施加了“刚性”约束力,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增加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这些涉台法案助长了“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王公龙 《台湾研究》2008,(5):48-53,64
近年来,随着台湾岛内政局发展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演变,美国的亲台保守势力不断批评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并提出改善和加强美台关系的思路和政策主张。鉴于台湾岛内已经完成了新一轮政党轮替.新任领导人马英九当选后一再表示重视发展台美关系,进入执政尾声的布什政府也有意在任期结束前提升美台关系.保守派在这一特殊时期大力鼓吹加强美台关系,有可能会对未来的美国对台政策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道光帝与台湾军民的“抗英保台”斗争季云飞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屡屡侵扰台湾,台湾军民奋起抵御,成功地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在台湾军民“抗英保台”斗争中,作为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拟对道光帝在台湾军民的“抗英保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对海外市场与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与此同时,美台军事合作不断升级。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美国政府打“台湾牌”的心态?中国又可以从美国成长为海洋大国的经验之中,学到什么?我们须有远虑,方能看清近忧。  相似文献   

5.
陈水扁当局在美国院外活动情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会历来是台湾当局对美“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点。通过在美国的院外活动,谋求美国对台湾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支持,也同样是陈水扁当局对外活动的首要目标。本文拟从陈水扁当局在美院外活动面临的形势、目标、活动特点与方法等问题着手探讨,以求更清楚地了解台美关系走向,及其对两岸关系和中国统一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来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置中国的主权和国际法准则于不顾,视台湾为“独立”国际行为体,制定其对台政策、发展对台关系,使得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对台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变和发展,以中美关系正常及冷战结束为分界点,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探讨、分析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因素及其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更好地处置中美关系及台湾问题。一、从国民党退守台湾到60年代末,是美对刍政策和美台关系逐步形成发展时期。美国根据其全球战略的需要,图谋永久分离台湾,在国际上大搞…  相似文献   

7.
台湾问题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在台利益,美国不仅长期维持与台湾的所谓“盟友”关系,并将支持和保护台湾的“民主”纳入美国对台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前后,美国敦促台湾当局启动和完成“民主转型”,“民主牌”也成为台湾当局寻求美国支持的重要手段,成为美台“断交”后双方构筑“实质关系”的价值纽带。但是,美国推动台湾实现“政治体制民主化”客观上也为台湾当局以“民主”方式抗衡外部特别是美国压力、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1996年10月—12月)徐青10月1日台“经建会主委”江丙坤在接受美《新闻周刊》亚洲版访问时称,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已经接近上限,目前台湾的优先工作是分散投资。2日台“经济部”公布两岸贸易许可办法,赋予大陆物品进口免签证的“法源”。...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台军售及其践踏国际法行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24日,在一年一度的“台美军售会议”期间,美国宣布决定向台湾出售包括潜艇在内的价值近60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装备,这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一次性向台出售武器价值最大的一次。毫无疑问,美向台出售武器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干涉了中国的内政,是严重违反国际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以台制华”政策的制约因素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以台制华”政策的制约因素及前景范跃江冷战后,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全球战略的变化,美国调整对台政策、提升对台关系的趋势十分明显,其核心是试图突破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双方谈判达成的有关协议。美国政府的主要举措有:制定相关法规,为加强美台关系提供法律依...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的日台关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日本不断提升日台关系,在台湾问题上卷入的态势明显加强。日本此举具有明显的平衡中国地区影响力的增长,牵制和遏制中国的战略考虑。同时,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及其相关法案的通过,日本加速朝军事大国化迈进,以及日本右翼分子频频叫嚣要保卫台湾;这些无疑都助长了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增加了我解决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台湾问题成为未来中日关系发展中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在台湾问题上潜伏着中日冲突的隐忧。  相似文献   

12.
李鹏 《台湾研究》2005,(3):46-51
2月19日,美日两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在华盛顿举行美日安全谘商委员会会议,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将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台湾问题列入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表示“鼓励和平解决有关台湾海峡的问题”。这一举动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美国台海安全战略考虑的关注。在美国政府看来,台湾一直是其亚太甚至是全球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台海安全与美国的亚太和全球安全战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国行政当局和国会加大力度调整对台政策,不断冲撞历届政府遵守的“一个中国”政策。一些美国智库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具有台湾民进党当局“官方”背景的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尤其活跃。这家致力于提升美台关系的小型智库地位特殊,擅长运用多种组合策略介入美国涉台政策过程。中美战略竞争的强化,为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影响美国对台政策提供便利,但长远来看,该智库在对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仍将受限。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与“一国两制”构想陈立旭*我们党用“一国两制”方式和平统一祖国构想的形成有着几十年的酝酿、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周恩来起了巨大作用。一从“一手”到“两手”建国前后,与国民党进行军事斗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蒋介石逃往台湾之后,我...  相似文献   

15.
“吾民今日赋同仇”——记同盟会员罗福星刘经发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会员罗福星在台湾传播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把这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和台湾同胞的抗日复台斗争联系起来,并为台湾脱离日本殖民地统治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一直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爱和尊敬。一罗福星...  相似文献   

16.
刘红 《台湾研究》2005,(3):31-38
在台美关系中,军事关系处于特殊的地位,军事关系中军售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在对台问题上,政治上美国能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急独”,在军事上更多的则表现对“台独”的纵容,一再对“台独”屡屡发出错误的信号。如果说政治上限制“急独”主要表现为“政治表态层面”的话,那么在军事上纵容“台独”则更多的表现为具体的军售和直接的行动。因此,美国限制“急独”固然对台湾当局有一定约束力,  相似文献   

17.
美国霸权均势政策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后,为了防范中国发展成为“新的竞争对手和潜在威胁”,美国不断调整了它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力图凭借其超强实力,在两岸之间推行霸权均势政策,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在此目的的驱使下,美对华对台政策的两重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一方面或明或暗地继续支持“台独”势力大搞分裂活动;另一方面又希望维持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的稳定,维持两岸“分而治之”的现状,试图在美国与两岸的关系中达到谋取最大主动权和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台湾文坛“统独之争”于1977年乡土文学论战时初见端倪,80年代以后有更激烈的对抗,其影响已从文坛扩展至思想界乃至广大台湾社会。梳理这些论争,对于了解30年来“文学台独”思潮发展过程及其主要论调,以便与之展开更有效的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潘晋明  刘红 《台湾研究》2006,(3):1-5,29
面对“台独”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面对两岸关系提出的新的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以“四点意见”和《反分裂国家法》为核心的对台工作新思维,重点是开展反对“台独”斗争,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对台工作新思维作为对台大政方针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纲领,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据台湾《联合报》9月15日报道,台军方耗时8年研发的低层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Antitactical Ballistic Missile,简称ATBM)即将投入现役。台陆军“总司令”胡镇埔说:“ATBM的成功部署,标志着台湾走在所有亚洲军事强权的前面。”未来台湾的反导弹防御体系,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