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忆抗战二事     
廖伯群 《黄埔》2009,(3):36-36
昆仑关大捷 1939年底,日军决定发动桂南作战,派遣其精锐二十一集团军率两个师团、两个混合旅,从北部湾登陆,经钦州、防城,迅速攻占了南宁,进而推至高峰隘、昆仑关,切断了国民党政府取得国际援助的重要通道,直接威胁我西南大后方的安全。鉴此,国民政府责成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收复南宁,其主攻任务交给当时中国唯一的全机械化军——杜聿明第五军。12月18日拂晓,反攻战打响,杜聿明指挥郑洞国荣誉第一师在炮兵和战车掩护下向昆仑关发起攻击。先是炮轰,继而战车开道,后由步兵攻击。  相似文献   

2.
南昌会战     
《黄埔》2016,(1)
正1939年初,中日两军围绕守卫与攻占南昌,在赣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争夺战。3月至5月,日军5个师团12万人从赣北进犯南昌,攻势极为猛烈。赣北属第九战区,中国守军为本战区所属的4个集团军10个军33个师,计20万人。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代理司令长官薛岳,罗卓英以战区前敌总司令的名义负总责,是中国军队的总指挥。此役中,黄埔军人指挥的部队主要有: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黄埔1期教官)、第1集团军  相似文献   

3.
刘良惠 《黄埔》2008,(2):34-34
抗日开始后,我前线部队急需大批干部予以补充。在此形势下,我们黄埔十六期三总队学员,就在1940年4月23日,于四川成都本校提前毕业了。我和张鸿基、葛义明、温广义共四位同学,一起被分发到抗日前线太行山区第二十四集团军任少尉见习官。该集团军直辖三个军即四十军、二十七军和新编第五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兼四十军军长,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7,(3)
正高吉人,陕籍著名抗日将领。黄埔4期毕业。1933年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手持大刀、身先士卒,荣获"云麾勋章"。全面抗战爆发后,接连参加淞沪、徐州、武汉、随枣、第一次长沙会战,屡立战功。1939年12月桂南会战,率部在"炮火交炽于山林,血肉横飞于山麓"的昆仑关重创日军,荣获"宝鼎勋章"。不久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入缅作战,与戴安澜师  相似文献   

5.
王权裕 《黄埔》2013,(1):35-37
1942年3月,日军开始进攻缅甸,企图截断我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中国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组成以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的中国远征军,以罗卓英为司令长官,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为副长官,受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史迪威将军的节制,浩浩荡荡,入缅参战。当时,我在第五军所辖新编第二十二师炮兵营第二连当排长。部队由云南的楚雄运入缅甸,  相似文献   

6.
丁占福 《黄埔》2009,(6):32-33
1937年2月,我进入黄埔军校汉中第一分校学习,成为第十七期学员。1939年11月毕业后,正值日军从北海登陆,南宁失守。我被分配到杜聿明第五军直属军部的补充二团一营机枪连二排。南宁失守后,日军继续推进,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5,(4):28-30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先后调集70余个师抗击日军,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  相似文献   

8.
常德会战     
《黄埔》2016,(1)
正1943年11月初,日军调集7个师团约10万兵力进犯湘鄂西的常德地区,我军集中第6战区和第9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约21万兵力迎战。我军依托阵地节节顽强阻击,迟滞日军进攻,给敌重大消耗。12月20日,会战以我军的胜利而结束,计毙伤日军4万余人(毙1万余人)。我军伤亡5万余人。参加此役的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师级以上指挥官有40余人,所指挥的部队主要有: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黄埔1期)、第  相似文献   

9.
防守南津关     
郑振声 《黄埔》2010,(6):40-40
南津关位于长江北岸,在湖北省宜昌市外围,是入川要塞。 1940年底,我从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毕业后,被分配到第六战区第二十六集团军第七十五军,在第四预备师的第十二团重机关枪第三连任少尉排长。当时日军自侵占宜昌后,又占据宜昌外围南津关以南高地。第七十五军所属第六师、第十三师、第四预备师防守宜昌外围长江北岸阵地,对妄图突破长江三峡、进犯四川陪都——重庆的日军进行阻击。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 《黄埔》2015,(2):67-76
记者:在抗战中黄埔将领指挥的著名战役有哪些?陈宇:除本刊上期所载之外,还有以下多次著名作战。(九)南昌会战1939年初,中日两军围绕守卫与攻占南昌城在赣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争夺战。3月至5月,日军5个师团12万人从赣北进犯南昌,攻势极为猛烈。赣北属于第9战区,中国守军为本战区所属的4个集团军10个军33个师,计  相似文献   

11.
正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捷,在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台儿庄战役及外围作战中,出身黄埔的军、师、旅、团中高级指挥官有40多人,还有数百名营、连、排级下级指挥官。由黄埔军人指挥参战的部队主要集中在以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地区和豫东战场,他们或坐镇中枢、运筹帷幄,或指  相似文献   

12.
黄埔老照片     
《黄埔》2006,(3)
延安的黄埔生1939年11月,黄埔校友郭化若(左一)、王诤(右一、黄埔六期)与滕代远(左二)、曹祥仁在延安合影。(本刊资料)抗日宣誓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勇抵抗。时任第八十七师二六一旅旅长的黄埔一期学生宋希濂(前立者)率全旅官兵向国民党当局提出赴沪参战的强烈要求,图为全体官兵宣誓抗日的情景。(本刊资料)毕业时分黄埔十七期同学李正福(前排左二)与第十九总队第三大队第十一队步科的湖北谷城籍同学们在1941年11月毕业时合影留念。(李安录供稿)捐款购飞机齐心打鬼子1933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师生为支援抗战捐款8万元购买了…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戴安澜将军在缅甸抗击日寇,为国殉难四十周年.我们和戴将军是黄埔军校先后同学,同受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的感召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势的熏陶,后来又在北伐和抗日战争的战场上并肩战斗.戴将军的飒爽英姿,至今仍时常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戴安澜将军,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戴当时担任国民党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旅长,曾先后参加保定泺河之役、彰德漳河争夺战和太行山游击战,出奇制胜,重创日寇.一九三八年鲁南之役,他率部以火攻阴墩,计取朱庄,奠定了台儿庄的胜利基础.一九三九年一月,戴将军调任第五军第二百师师长,当时杜聿明为该军军长,洞国为副军长,庭笈为该师步兵指挥官兼第五九八团团长.那年冬天,该师参加广西昆仑关攻坚战,戴将军身先士卒,正面强攻,首先占领昆仑关口,全歼日寇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  相似文献   

14.
张修忠 《黄埔》2008,(3):74-75
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为阻击日军于国门之外,1942年春,中国组建远征军,由罗卓英、杜聿明分别担任正副总司令,率领精锐部队3个军(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共8个师兵力达10万人,由盟军中、印、缅战区美籍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全权指挥,协同英军阻击日军,血战近半年。由于指挥不当,部队士气虽然旺盛,前仆后继,但兵力、装备均处于劣势,且缺少空防力量,信息不灵,情报不准,部队分散使用,牺牲颇重,致使击败歼灭日军挽救缅甸战局的希望化为泡影,不得已以突围撤退而告终。  相似文献   

15.
1946年9月3日至9月8日,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亲自指挥下,发起了著名的定陶战役,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书写了我军历史的灿烂篇章。战前态势1946年8月28日,蒋介石调集14个整编师,32个旅,共30万人的兵力,以齐头分进的战法,分东西两路向陇海路以北的鲁西南解放区展开了“钳型攻势”。徐州绥靖公署之第五军、第十八军、第四十八军、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八十八师等东路之敌经丰县、沛县、单县向成武推进;郑州绥靖公署之敌整编第三师、整编  相似文献   

16.
湘西会战     
《黄埔》2016,(1)
正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雪峰山大捷、芷江作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1945年初,日军在印缅战场、太平洋战场上已经处于强弩之末,但侵华日军仍作垂死挣扎。4月9日,日军调集8万兵力向湘西进犯,我军在第4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指挥下与敌鏖战两个月。双方参战总兵力共28万余人(日军5个师团,我军9个军26个师),战线长达200余公里。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17.
平型关战役,从军事意义上说,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历时10天的小规模战役.中国军队参战部队主要是山西阎锡山(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所辖的7个军和中共领导的第8路军第115师.   “七七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中央系统与国内各派军事系统达成了团结抗战的共识.在华北地区军事系统长官的同意下,中央系统军队才向华北地区增援.但7月底平津即告失守,中央系统军队没有来得及与日军交战.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北调的中央系统主力大部南调,参加会战.中国军队主力在上海一线集结,中日战争的主战场南移上海一一南京一线.……  相似文献   

18.
我于1916年12月出生在确山县顺山店乡袁庄村,幼年入信阳明港高小读书,后考入信阳县立初中,毕业后考进河南省立第三师范(现信阳师范),1934年夏,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13期,校址在南京)。193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军陆军第一一一师(张学良部)三三三旅六六六团一营二连三排任少尉排长,当时驻防河南淮阳县。  相似文献   

19.
正"临汾旅"是解放战争时期临汾战役中涌现出来的一支英雄战斗部队,前身是决死三纵队,后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60军179师,现为第71集团军临汾旅。新近从山西省浮山县东郭村发现的一组临汾旅战士杨俊杰家藏革命文物文书,包括抗属证明、歼敌立功证、立功喜报、解放战争胜利纪念章、家书等,  相似文献   

20.
升任军长1945年2月,蒋介石乘追究桂柳会战失利责任之机,撤消第四战区及第十六军(桂系)、三十一军(桂系)等番号,撤换夏威(桂系)等11名将级军官的职务。在蒋桂两方面都信得过的韩练成被任命为四十六军军长。蒋对韩说:“四十六军是桂系主力之一,李、白抓得很紧,我已经同意扩编,并且补充装备,我本来准备派甘丽初去当军长,他们不表态,前几天突然另外提出两个人选,一个是冯璜,一个就是你。李德邻、白健生,哼,还想拥兵自重?——我要你去当军长!练成啊,你要把这个军牢牢抓在手里!”白对韩说:“老蒋再精,还是没能得手!——别以为凡是广西人我就能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