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党员》2008,(10):26-26
搭建敢比敢拼的干部思想平台。用赶超发展理念“强脑”,用向东部发达地区学习“放眼”,用提升干部素质“增智”,用强化干部管理“凝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宛诗平 《党课》2011,(21):126-126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为照顾一些政绩平平、能力一般的干部的“情绪”,就另设一名副职、虚职岗位;为照顾一些年事已高、不适合担任主要领导的干部的情绪”,就让他们“享受”比原来高一级的待遇。这种以“位置”来照顾“情绪”的做法,笔者着实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3.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阿Q正传》中的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鲁迅先生用这句话把阿Q“比烂比下”的丑陋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谁能料想,时至今日,“阿Q谬论”不仅没成为历史尘埃,还有了新的表现。“要查,每个人都有事”“比我问题严重的多的是”……在纪检部门近年来查处的案例中,不少问题官员就存在这种寡廉鲜耻的“比烂”心态。面对组织的调查,不是去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反过来抱怨组织,以别人的“大恶”来为自己的“小恶”开脱。如,有的贪官在职级上与高的“攀比”,一般干部与科级干部比,科级干部与处级干部比,处级干部与厅级干部比,厅级干部与省部级干部比,这些人比上比下,比出来的结论是“你贪我贪他贪,大家全都在贪”;有的贪官在数量上与金额大的“攀比”,贪了几十万元和几百万元的与贪了几千万元和上亿元的比,这些人比大比小,比出来的认识是“我贪的是人家的零头,根本用不着小题大作”:有的贪官在事实上与问题多的“攀比”,“我查来查去就是一点经济问题,不像人家什么问题都有”,这些人比多比少,比出来的感觉是“他人属于作恶多端,自己只是白玉微瑕”。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以来,河南省周口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十七大报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科学机制”的部署,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量化比选”,在全市两次选拔处级干部102人,赢得了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5.
梓夫  右江 《支部生活》2004,(10):9-10
最近来到浙江源头的沽益,常听到这样一些口号:“民情在我心中”,“双培双带三培养”、“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机关五比五看亮身份树形象”、“千个支部帮千村,万名干部下基层”、“干部到农村上党课”、“整治农村村容村貌”等等,再到机关、农村走走看看,你会感受到实施“云岭先锋”的浓厚氛围,体会到一种崭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6.
湘江短波     
益阳市开展“群众在我心中”教育活动今年来,益阳市委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群众在我心中”教育活动。通过“一学四比”,即学习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等著作,比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比清正廉洁的公仆意识,比讲求实效的实干精神,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群众观念增强了,工作作风扎实了,廉洁自律自觉性和办事效率提高了,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的形象和干部的形象在群众中重新高大起来。(刘文凯)]994年衡阳市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创造了“六个第一”:一是在《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7.
《企业党建》2012,(6):2-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组织部长坚持原则,一要正确对待上级和领导同志的要求,实事求是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严格按照事业需要选人、按照干部标准选人、按照规定程序选人。二要正确对待部内同志的要求,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引导大家比工作、比学习、比奉献,而不是比条件、比提拔、比待遇。三要正确对待熟人和下面同志的要求,不符合原则的事不能迁就照顾。不该办的事坚决不能办。他指出,组织部长清正廉洁要把好“三关”。  相似文献   

8.
惠农县在怎样选人上以强化民众的发言权和监督权为突破口,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实现了干部任用由“暗箱操作”到“阳光作业”、由“伯乐桕马”到“赛场比马”的彻底转变。  相似文献   

9.
有的干部是“这个真没有”干部,挣工资干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不做;有的干部属于“这个可以有”干部,也叫“陀螺型”干部,“被动工作”干部。而锡尼镇育才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斯庆花要做的是“真有”干部,真有担当,真有本领……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进程中,“大锅饭”被打破,从而焕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但如今有些干部工作作风漂浮,华而不实,热衷于照抄照搬上级的文件,做表面文章,满足于当传声筒和留声机。这些如同从一个锅里煮出来的“大锅话”,表面上看虽然言之谆谆,但实质上却是一些“正确的废话”。“大锅话”比“大锅饭”有过之而无不及,弊害多多。第一,阻碍了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某些干部只会人云亦云,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难以得到贯彻落实;第二,助长了一些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那些“大锅话”虽属老生常谈,却也一贯正确,…  相似文献   

11.
“这次公开竞争科局级领导干部,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干部参与的范围广,二是竞职比选的过程公正,三是产生的人选公信度高。”富顺县人大常委会原代理主任、县委干部监督员林国阳谈起参加干部竞职举荐的体会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2.
密云县河南寨镇开展的“好搭档”评选活动,解决了村“两委”干部之间比大小,争高低的不团结局面,把村干部的心拧成了一股绳,使一些乱村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树形象作表率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乡党委,今年初在乡机关开展“树形象、作表率、创一流”活动,对干部提出“作风正、经济清、高效率、形象新”的要求后,机关来客实行工作餐,干部下村不在村里吃饭,因此全区村招待费比去年同期节省开支近100万元。乡党委书记程...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期来,干部中出现的“作秀”风使干部的形象受到损害。对于干部到底是“作秀”还是“做事”,人们往往也一时难以区分。所以,即使是真做事的干部,人们也会怀疑其动机。甚至许多干部只要做事,就有人说是“作秀”。有的干部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则被认为他是想往上爬,是“作秀”;有的干部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则被认为是“标新立异”,是“作秀”;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活动中,群众对“贪 官”恨之入骨,同时对一些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称某些干部为“懒官”、“庸官”。然而,有些人对此不理解,不服气.说我们不贪不占就够“高尚”了,难道我们比“贪官”还坏?岂不对我们要求太苛刻了?在现实生活中,群众痛恨的贪官毕竟是极少数,而群众接触最多、很不满意的是“懒官”、“庸官”,并非个别现象。时下,确有一些干部,他们对革命事业缺乏必要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更少忧患意识,工作中不是忠于职守,勤奋敬业,而是官僚主义十足,形式主义严重。还…  相似文献   

16.
沈泉涌 《共产党人》2006,(10):35-37
近年来,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干部在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其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干部学历层次趋高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手中持有的文凭为数不少含有“水分”,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文凭,伪造学历,有的违纪动用公款,占用工作时间混来“泡沫文凭”。他们将“文凭”或当作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种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斥之为以权谋“学”、“文凭腐败”。如果对越演越烈的文凭腐败不及时制止,那么对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则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信不信由你,贪官常常是比出来的。一是比升迁速度。许多干部的腐败往往是从贪图官位开始的。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求上进本是件无可非议的事,官员也不例外。然而随着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被“年龄、产值、政绩”等硬杠子限定,一些干部见别人的职务提前上去了,自己却总在原地踏步,由眼馋而性急,常常会跑官、要官、买官,这样的人一旦得逞,必将在新的岗位上“挽回损失”,从而给党和人民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比台上威风。有些官员认为,自己当了官,就该有当官的样子,由盛气凌人继而以势压人,直至称王称霸,拒绝监督,不知不觉地走向腐败。…  相似文献   

18.
春节前夕,在一次年终总结会上,一位领导干部谈到如何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各种人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出了一个用“长”帮“短”的主张。他认为,既不能用“长”,又不能帮“短”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只有用“长”,但不能帮“短”的干部,是领导才能不全面的干部;弃“长”用“短”的干部是愚蠢的干部;只有既能用“长”,又能帮“短”的干部,才是最高明的干部。我认为,这位领导的见解,是十分正确的。用“长”帮“短”,可以说是一条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使他们全面发展、各尽所长、减少失误、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9.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字”好干部标准,把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2017年以来,在市委的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帮助下,临沂市兰山区探索建立干部实绩纪实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精准度,有效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党员干部“比担当、比实绩、比贡献”  相似文献   

20.
考察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是整个干部考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考察得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考察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对考察对象的使用。然而,在实际考察工作中,获得“主要缺点和不足”的信息往往要比获得优点和长处的信息更不容易。因此,准确考察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除了在考察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外,在考察人员方面还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