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银华  ;邓成明 《求索》2008,(2):92-94
所谓民生,就是人在其所生活的国家中所应当享受并得到充分保障与实现的各种权益。德国法上作为客观规范或客观价值秩序的基本权在宪法价值体系上的本质是指个人拥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个人自由与平等乃为国家整体之永续价值;基本权是一独立、持续、恒定、动态、融合等特性的价值体系。客观价值秩序理论为保障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客观价值秩序,人权对国家产生法律上的效力,由此产生了国家保障民生之义务。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湖湘论坛》2009,22(2):24-2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归根到底就是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民,即追求民生幸福的最大化。社会发展价值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必须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出发,满足社会主体发展的基本需要,并指向主体的理想要求。面对互相冲突的多重价值体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崇尚以人为本,关心人类社会的生存状况和命运,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是一个全新的价值世界,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佳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3.
利益是社会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动力,也是社会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目标。任何价值观念的价值由文本状态向现实转化,都是基于一定的利益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要求和目标取向,这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本质上必然深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它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切实关注和改善民生,理顺新形势下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尊重人的合理利益与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彰显了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我们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普世价值"是较早流入我国并影响较大的西方政治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剖析"普世价值"思潮的本质,从其概念本身、逻辑起点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看都具有虚伪性。"普世价值"对我国的渗透具有国际国内二方面的动因: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给"普世价值"的泛滥提供了滋长的温床;西方国家借助其发展优势、话语霸权及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等强行向他国输入其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诸多价值观上的冲突。这些冲突根源于利益的冲突,尤其是经济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充分认识价值冲突的表现和根源,以便建构既体现民族国家特色,又体现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3,(5):92-92
王琼英、唐代剑在《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11期撰文认为,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旅游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广义视角上来看其功能和价值还需要重新界定。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价值应包括旅游者价值和居民生活价值两方面。基于此,应重构乡村旅游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从实践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旗帜,有效发挥其功能,关键在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覃采萍 《传承》2011,(4):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航标,其于国于民的重要性可用"精神领域的万里长城"来形容。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当今,核心价值体系要能抓住群众就必须抓住群众的根本需要,那就是改善民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价值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的既定事实,西方价值多元论规范性地描述了当下政治社会的生动现实和理论困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价值多元论认为的价值冲突在本质上是价值具体实现形式的冲突。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并不排斥多元价值的存在。普适价值不等于普世价值,价值的普适性也不等于价值的具体实现形式。应对处于强势的西方价值体系的冲击,需要构建起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正确认识普适价值问题,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促进各种文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语义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的诸多核心价值所构成的价值系统,该概念包含社会主义的——核心的——体系性的——价值等逻辑层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霸权主义盛行的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既走向世界、同时又自主发展的精神旗帜;是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历史阶段。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发展的理论基石;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下,中国共产党有效防止非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化和保持执政地位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发展慈善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玉沛 《中国民政》2010,(10):13-19
<正>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社会、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如指导思想、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等。价值体系是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但一旦形成之后,它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当一个社会中存在多种价值体系时,就有可能形成一种主导价值体系,并以它为统领,建立和形成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本文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关系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共享发展既是当前党和国家施政的重要理念,也是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目标、公共权力对资源的再分配、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等方面来看,共享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共享发展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其具有实现政治平等、维护政治稳定、培育政治信任和建构参与式民主四大政治价值。在新时期新阶段,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政治的价值取向,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转型和战略重构以及维护政治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警察文化价值是指警察群体创造、积累的满足国家主体、社会客体需要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警察文化价值体系由价值层次、部门价值,精神价值、物质价值,表层价值、深层价值等构成。警察文化价值的制约因素有: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态的制约,警察文化目的、作用、性质的制约,社会变革指向的制约——警察文化创新动因的制约和警察人的价值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转型的过程,转型的终极目标就在于价值实现和效率实现。价值实现与效率实现相背离正成为当前中国转型发展的困惑。价值实现是劳动回报,是社会公平性的关键。价值实现受主观价值判断与价值认同影响,还受客观的技术实现程度和资源获取能力制约,经济主体通过技术(包括组织方式)实现经济效率,改变单位物品的价值量,从而创造出社会效益。在耗散的系统结构中,价值实现与效率实现背离,影响到结构优化。该文揭示中国社会转型中,系统结构受控,效率脱离民生;两部类生产体系的价格无关效率;失衡结构中价格无视价值等困惑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18.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认识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公民的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提出的新要求,在建设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觉追求精神,促进和提升价值担当精神,树立和发扬永久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9.
张全峰 《传承》2014,(7):68-6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表达体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确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用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致力于其"自身建构"与"社会认同",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浅谈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青年论坛》2008,(4):154-155
图书馆的特性决定了其价值是读者价值、社会价值、资金提供者价值、馆员价值的有机结合。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决定着整个图书馆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方向,为价值体系的其他价值提供合理性依据,它决定着图书馆在社会系统中的核心能力,是形成职业价值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