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确立了公职人员双轨惩戒制度。该制度的基本价值包括公正价值、秩序价值、效益价值。在一定的情况下,公职人员双轨惩戒制度的基本价值之间存在冲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基本价值之间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秩序价值是价值体系的保障;公正价值是价值体系的源泉;效益价值是价值体系的归宿。  相似文献   

2.
《公安研究》2014,(8):57-57
白利寅在《理论探索》2014年第1期撰文认为,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从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和规范国家职能履行这两个层面为民生建设提供保障,这主要表现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合理分配民生资源;落实民生权利救济,依靠法治途径化解社会矛盾;以法治思维创新建设方式;强化权力监督,保障民生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相似文献   

3.
关于自由与秩序的理论源远流长,两种理论自产生时起,相互之间即充满张力。人的自然本性与非理性特征倾向自由,而人的社会本性及理性特质则偏好秩序。但自由和秩序并不是超越历史的概念,自由存在于法律秩序之中,法律秩序的目的在于保障自由,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是自由与秩序的合谐和统一。在现代法律的价值体系中,自由是目标性价值,秩序是基础性价值,两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人生哲学在理论基础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西方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中国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主义。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目标理论,强调个人具有至高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反对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提倡个性独立和解放,推崇个人奋斗;整体主义强调整体大于个体,认为个人没有个性、人格,个人必须融入整体。整体主义体现为国家本位和家庭本位,即个人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个方面。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的影响下,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七大报告中的一大重要理论创新。正确解读、全面领会其基本内涵,需要科学分析其基本内容的辩证关系,深入探究其建设的当代价值。该思想体系是当今时代的需要、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生命之魂,它对社会多元诉求具有强大的整合力;是新形势下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导力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保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它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切实关注和改善民生,理顺新形势下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尊重人的合理利益与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君平 《前沿》2010,(13):42-46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构建了一个以法权人格为核心的现代法权理论系统:以自由自我为支点,以平等独立的法权人格之间自由交往的市民社会为载体,以国家宪政为保证。离开自由自我,个人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普遍性的人格;离开市民社会,独立自由平等法权人格就不会生成;离开现代成熟的国家,个人自由和特殊利益就会与社会文明之普遍性利益和秩序相"分裂",导致市民社会伦理失范,个体之法权利益和人格就不会得以普遍保证。这对我们当今法治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会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西政报》2007,(3):1-1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讲的一段话,也是温总理今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的主题。政府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之义务,有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之责任。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只有真正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生,只有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9.
古时,曹孟德“哀民生之多艰”,今日,温总理“国民之福便是国家之幸”。他以国家总理身份于世界面前坦言民生为其所痛。这除个人情怀之外,似乎还可看见政府执政价值的温和取向。近日,记者走近吴忠民,与这位研究社会公正的学者、教授一同感受中国的“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努力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特别是核心价值追求有效地转化为广大社会个体的自觉价值追求,使其真正成为广大社会个体的内在需要与行动的指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着力点。有效推动这一转化,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特别是个人的合理利益追求与满足。具体到现阶段,就是要着力改善民生,同时应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为转化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王健  赵亭富 《长白学刊》2000,2(5):12-14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法制理论,郑重提出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与当今社会的价值体系构建相关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体系的支持,同样,技术的良性应用也是社会大众生活、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必要条件。从价值理性的角度来看,技术只有创造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才能保证其良性应用,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民生视野下的技术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自由、秩序与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和秩序都是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法对自由和秩序的追求源于人类的本性,人的个体性表现为对自由的向往,人的社会性则通过秩序予以表达。由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价值需求、价值期望的多层次性及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法治的自由与秩序价值的冲突频繁。于是,积极、适时地化解法的自由与秩序价值之间的冲突,协调冲突各方的利益,是建设法治国家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正民生为国家之根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民生保障的底线不断提升,向着整体均衡、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随之,底线民生保障的话语表述也发生了转变。如何打破贫困话语的解释力与局限性,提出符合中国底线民生保障与改善的话语?贫困治理与基本民生保障有何本质区别?"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如何完善各项民生保障制度,实现从底线民生向基本民生保障的稳步推进,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贾玉娇。  相似文献   

15.
时代先锋的价值引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现过程,是幸福江阴建设永续精神动力。在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江苏省江阴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  相似文献   

16.
赵利 《湖北社会科学》2004,(12):160-163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其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教育权之价值包括平等、自由、秩序、效率等,其中平等是其基本价值,自由是其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价值体系由主观目的价值、实践评价价值和客观功用价值构成。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市场中的不利处境,决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中小企业政策法规的主观目的价值目标。中小企业政策法规的实践评价价值目标是由自由与秩序、实质公平与社会效率构成的统一整体。政策法规的客观功用价值是其自身具有的权威性和实施机制。中小企业政策法规因缺乏一般法律所具有的法律责任规定,应提高政策法规制定的民主性来促进其客观功用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王友良 《群众》2023,(21):45-46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了“四个新”重大任务,强调“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市县巡察是管党治党的利剑、国家治理的利器,在促进基层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苏州市县巡察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巡察价值取向,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巡察工作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9.
刘洪 《广东民政》2010,(12):4-5
加强民政法制建设,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要求.也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民政法制建设关系到改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民政立法是党和国家爱民之心、为民之策、利民之举的法律体现。全省民政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加强民政法制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20.
人的行为是受个人主观因素与客观环境决定的。在影响个体行为的众多因素中,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标准的定位是个体行为的起点。社会环境主要是通过影响或改造个人价值系统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社会物质文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对原有价值体系产生了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