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危机是警察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或面对危机时产生的一种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的功能失调状态。警察心理危机的产生有其职业原因,心理咨询师要运用专业知识,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2.
浅谈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各种危机事件,尤其是灾害事件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往往会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心理危机,主要包括调适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极度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以上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适当的干预,有可能会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因此对突发事件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策略、模式、步骤及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构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设想,以期为我国今后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由于警察职业具有高强度、多应激、多风险等压力密集的特点,使民警个体可能较多地经历一些工作生活的创伤事件。民警暂时失去应对能力和心理失衡的心理危机状态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出现四种结果。为及时有效地为民警的心理危机状态提供组织支持,文章认为各地应在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同时,确立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保障机构,形成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预案,在民警深感孤独、痛苦和内心无助的特殊时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组织关爱。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在遭遇急性应激事件并出现情绪波动、认知狭窄和心身不适等急性应激状态后,通过遵循"及时、就近、恢复社会功能和症状正常化"等原则合理安排时机,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当事人处理现实隔离感,运用情绪疏导和认知调整,降低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重建生活秩序和信心。实践表明,除了对急性应激后大学生实施干预外,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强化与干预、心理援助长效机制建立对学生心理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许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在录用警察时都将心理素质的选拔均作为首要的选拔环节,由此可以说明心理素质对做好一名警察的重要性。调查表明,在所有的应激性职业中,警察的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也最多,警察属于高风险、高强度、高负荷的"三高人员"。多种资料显示,现在我国一线民警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在我国警察群体中存在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已经明显地影响了我国广大民警的身心健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工作顺利、高效地运转。目前,我国已经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从而保持和促进警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急性应激障碍是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会严重影响人们身心的正常活动。警察职业的高风险性、高负荷性、高强度性决定警察是极易产生急性应激障碍的人群。对警察急性应激障碍的干预与治疗,可以参照Tammi D.Kolski提出的治疗方式,综合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告别仪式疗法等方法对警察急性应激障碍进行心理干预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警务工作的高度复杂性、危险性 ,基层民警心理“应激源” (包括工作应激源、生活应激源、社会应激源、个体应激源 )多于其他行业 ,严重影响了基层民警的身心健康和执法水平。因此 ,在公安院校开设警察心理辅导课 ,加强基层民警承受能力的训练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警察的敌对心理常常表现为多疑戒备、麻木冷淡、抵触对立、紧张焦虑等,其产生与警察面临的社会压力、工作压力、风险压力、家庭压力等紧密相关。警察敌意心理对警察自身、警民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警察职业心理疾病。关注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重视对警察敌意心理的治疗与消除。一是要加强民警的心理训练,增强民警的心理素质;二是大力推进暖警工程,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事件是损害民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基于非参与观察和半结构访谈,调查了创伤性事件的产生情况和影响机制,探讨了心理创伤的应对困境和解决策略。公安工作中的创伤性事件对经历者或目睹者的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都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应对民警心理创伤时,面临着政策措施落实不够、创伤事件应对乏力,社会支持系统不强、自我调适效果欠佳,心理服务水平不高、民警求助意愿较弱等问题。要帮助民警抚平创伤并获得成长,需要构建可靠的心理服务体系,提供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塑造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给予坚实的社会网络支持,探索科学的心理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因此常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心理危机,此时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十分必要。对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诸多模式进行梳理与比较研究之后发现:预防性“医学一心理一社会”多维系统化的心理干预模式应是适合我国民众心理特征的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警察分离人员的心理状况,探讨警察素质培训的方法,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卡特尔16PF个性特征量表对唐山市公安局警察分离人员施测,结果显示:警察分离人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个性心理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重视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在警察培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警察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从心理学的视角入手,分析警察心理危机的含义和类型,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展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论警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每天都在从事着高对抗、高危险、高应激的工作,随时有负伤或牺牲的可能。因此,他们所遭遇的重大问题或重大变化比一般人要多得多,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大得多,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不仅关系到警察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从警察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及对策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为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积极心理学视角的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更为关注民警心理的积极层面,强调通过调动民警自身的内在力量来促进其心理和行为的改变,遵循预防为主、激发潜能、淡化问题、协调作战、安全第一的原则,干预过程注重优化民警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民警的心理保健意识、完善民警的社会支持体系、关注民警积极情感、促进民警的内心和谐、提升民警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基于职业特点,警察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心理应激越来越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警察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刻不容缓。警察心理支持系统包括政府支持、组织支持、家庭支持、朋辈支持、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监狱人民警察高压力的工作性质,使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警察个体比其他职业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目前,我国监狱警察获得的支持和关怀远远低于其自身需要,国内有关监狱警察职业压力和心理帮助的研究也并不多,而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狱警察心理帮助系统,就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7.
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和心理危机的负面影响决定了对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前评估的重要性。在了解不同评估信度、效度和标准化程度后从多方位了解来访警察的心理状态,以制定和完善干预措施。同时也应该注意评估的客观、全面和恪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8.
三位一体警察心理教育训练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心理教育的目的是预防警察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依据警察的职业特点,其教育训练应该是一个认知训练、身体训练、心理治疗三位一体的综合训练体系。而当前我国警察教育训练中只重视认知训练和治疗训练而忽视身体训练,应构建认知训练、身体训练、心理治疗训练三位一体的警察心理教育体系,以期提高我国警察心理教育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招录的人民警察的人格状况和心理特征。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问卷(16PF)对某省新招录的基层公安民警进行心理测评。结果:(1)新民警的多数因子与常模存在明显差异;(2)男新警与女新警、山区新警与沿海新警在某些特质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对策:(1)了解新警的个性特征、合理分配新警的工作岗位;(2)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