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民警心理危机干预——“6.3”劫持人质事件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6月3日,武汉大学发生一起劫持人质事件,武汉警方及时出警处置,击毙犯罪嫌疑人,人质平安获救。此后,武汉市公安局在48个小时内,及时组织心理专家对相关参战民警、特别是处在一线的突击队员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当事民警从应激事件中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是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民警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构建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做好民警心理健康工作。  相似文献   

2.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民警心理健康维护和提高队伍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能够提高民警身心自我保护的意识,促进民警学会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避免由于心理创伤而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从而达到不断增强民警心理素质的最终目标.对民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协调性、组织性、专业性、认同性和保密性六项原则.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为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积极心理学视角的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更为关注民警心理的积极层面,强调通过调动民警自身的内在力量来促进其心理和行为的改变,遵循预防为主、激发潜能、淡化问题、协调作战、安全第一的原则,干预过程注重优化民警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民警的心理保健意识、完善民警的社会支持体系、关注民警积极情感、促进民警的内心和谐、提升民警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指由公安机关建立的一整套针对民警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处理、评估和快速反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各地在管理制度、干预模式、危机评估和队伍结构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包括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尚不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预警机制缺失、心理危机评估过程重视不足、心理危机干预力量薄弱等方面。建设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需要资金、人力的全面投入,需要各方的广泛重视和参与,需要通畅的工作机制来运行。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解新疆地区突发事件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调查采用卫生部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根据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四版(DSM-Ⅳ)中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标准编制"PTSD检查表",对亲历"7.5"事件现场半年后的民警进行取样。调查显示:有21.2%的民警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其中刑警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数最少,派出所民警人数最多。在PTSD症状反应频率中主要以警觉性增高、回避行为和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主。在PTSD症状反应强度中主要以躯体上的反应和回避行为为主。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突发事件发生后会给现场救援的警察带来严重的心理影响。因此,对他们的心理干预不但要及时有效而且更要做好长期的心理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危机是警察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或面对危机时产生的一种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的功能失调状态。警察心理危机的产生有其职业原因,心理咨询师要运用专业知识,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事件是损害民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基于非参与观察和半结构访谈,调查了创伤性事件的产生情况和影响机制,探讨了心理创伤的应对困境和解决策略。公安工作中的创伤性事件对经历者或目睹者的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都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应对民警心理创伤时,面临着政策措施落实不够、创伤事件应对乏力,社会支持系统不强、自我调适效果欠佳,心理服务水平不高、民警求助意愿较弱等问题。要帮助民警抚平创伤并获得成长,需要构建可靠的心理服务体系,提供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塑造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给予坚实的社会网络支持,探索科学的心理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危机干预是个案工作的治疗模式之一。危机干预是指为危机状态下的个人、家庭及团体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调适的过程,主要是及时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们恢复心理平衡。文中运用危机干预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丧亲大学生进行干预治疗,预估案主面临的主要问题,协助案主确认亲人已故的事实、改善案主的心理社会环境,基本达到预估目标。  相似文献   

9.
浅谈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各种危机事件,尤其是灾害事件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往往会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心理危机,主要包括调适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极度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以上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适当的干预,有可能会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因此对突发事件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策略、模式、步骤及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构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设想,以期为我国今后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执法权益被侵害的公安民警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公安民警维权的一项新内容,对于保护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提高执法积极性,体现从优待警的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执法权益被侵害对公安民警的消极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根据不同执法权益被侵害的类型和不同民警个体的特性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走向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和心理危机的负面影响决定了对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前评估的重要性。在了解不同评估信度、效度和标准化程度后从多方位了解来访警察的心理状态,以制定和完善干预措施。同时也应该注意评估的客观、全面和恪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急躁心理是影响警察执法工作的一个不良因素。导致警察出现急躁心理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自身心理因素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压力感;职业因素中警察的社会角色,维护权威性的需要,以及警力不足的实情;社会环境因素中来自社会阴暗面的不良刺激和大众媒体的负面报道。为了防范民警在执法中出现急躁心理,要从提高警察心理素质、改善工作环境、打造社会支持网络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公安民警压力源于公安工作性质、工作任务、职业成就、人际关系等,也与民警个体心理相关。疏导公安民警心理压力应多管齐下,社会应有较好的支持系统,确立从优待警;公安机关组织层面应增加警力、优化警力配置,引导公众舆论导向,实行新警录用的心理测试制度,对在职民警加强心理训练;民警应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加强自我心理的疏导,学会释放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未来警察角色功能应适应世界潮流的趋势,从传统的社区安全维护角色,提升为国土安全维护的角色。借鉴美国国土安全预警、危机处理、情报收集、分析、共享警务模式,我国在社会管理创新战略指引下,警察机关应围绕着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全管理创新进行一系列的机制、策略、模式等改革,以适应当前的复杂的治安趋势和反恐工作的需要。所以,国土安全警务模式予以我国的启示是:警察机关应重视国土安全维护的任务,制定以情报主导的国土安全警务模式,建立国土安全警务的监督机制,从而应对当前的国际及国内的反恐形势。  相似文献   

15.
警察网络公共关系危机的频频发生,使警民关系及警察形象严重受损。如何正确应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已经成为构建现代警务机制的重要内容。沟通机制的应用是应对警察网络公共关系危机、快速恢复警察形象的必要手段。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需要公安机关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健全危机沟通方面的法律法规;培养警察的危机沟通意识;设置科学的危机沟通管理机构;提升全体警察的沟通能力;引导媒体成为危机沟通中公安机关的代言人;培养和提升网民在危机沟通中的互动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公安文学是以讴歌人民警察、塑造人民警察形象、记录公安工作历程为要务的。公安文学高扬时代主旋律,把握主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繁荣公安文学创作,对于凝聚警心、激励斗志、弘扬正气、树立形象、密切警民关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EEP模式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个人与机构绩效提升的人性化服务模式。在警察幸福文化建设中应用EEP模式,可在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上开展增进警察文化与警察心理资本之间"契合"度的文化活动,实施自觉的人格管理,激发内在工作动机;重视情感需求,增强团队凝聚力;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提升民警的希望、信心、坚韧性和乐观等心理资本,增强民警间的相互信任、合作和群体效能感,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进而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8.
当危机出现时,若不及时控制事态的发展,就会导致问题复杂化,甚至出现事态愈演愈烈的情形。为了在危机出现的第一时间抓住处理问题的关键、找准化解冲突的办法、把握事态发展的趋势,必须迅速作出规划决策,这对规划决策人能否应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化解危机是一个考验。为此提出,民警培训应当加入逻辑思维的训练内容,并创新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9.
论警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每天都在从事着高对抗、高危险、高应激的工作,随时有负伤或牺牲的可能。因此,他们所遭遇的重大问题或重大变化比一般人要多得多,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大得多,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不仅关系到警察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从警察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及对策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