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形势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国际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规模扩大,直接投资的主体进一步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在继续超过全球生产增长的同时,国际投资增长速度又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长。尽管1990-1991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继陷入了衰退,但直接投资仍有显著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投资流量甚至增长了50%。80年代中期至今,外国直接投资已占发展中国家私人直接投资的10%,是近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增长更为迅猛,1985—1990年,智利增加了130%,泰国增加了100%。在投资迅速增加的同时,投资场所进一步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累计已超过二万亿美元,其中几乎80%是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而投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仅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2.
论日本核政策的走向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日本核政策的主要特点包括:坚持"无核三原则",但为拥核埋下伏笔;反对横向核扩散,积极参加国际核不扩散和促进核裁军进程;大力发展民用核能项目.从技术上说,日本具有发展核武器的能力,但要造出核武器还需相当的资金和时间.日本国内在政治和法律上对拥核仍有很大限制因素,但这些因素正受到某些挑战.国际环境与国际机制对日本拥核的制约作用远大于刺激作用.从长期来看,日本是否发展核武器,主要取决于三大矛盾的发展趋势:日本广大民众反对发展核武器与极少数右翼政客企图核武装之间的矛盾;日本"无核三原则"国策与成为"普通国家"国策之间的矛盾;日本依赖美国核保护伞与要求全面彻底消除核武器之间的矛盾.日本坚持"无核三原则"将有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日本核武装将严重损害日本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日本拥有发展核武器的技术和材料,引起国际社会担忧.  相似文献   

3.
日本技术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主要采用既包括技术、又包括资本和经营诀窍的直接投资渠道。总部设在日本的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形态在东南亚国家里设立许多家生产合成纤维的的合资企业。合成纤维产业对东南亚国家工业化(特别是泰国工业化)起着重大作用。就日本技术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情况看来,泰国合成纤维产业的发展同日本企业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复杂多样、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式呈现多层次多渠道的背景下,中国应当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最适合的国际直接投资策略。从中国和越南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来分析,越南应当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应当结合这些环境优势,加大对越南的国际直接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5.
国外关于非洲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定义,外国直接投资是指: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所经营的企业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6.
近年,日本、亚洲“四小”的海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东盟国家成为投资热点。这些亚洲资本的大量涌入,加快了东盟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和区域内产业分工的发展。本文拟就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日本、亚洲“四小”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现状、动因及其影响作一分析。一、日本、亚洲“四小”在东盟国家投资的现状1985年日元大幅度升值之后,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呈现跳跃式增长,继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货币普遍升值,引致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急剧扩张。在东盟国家,形成了  相似文献   

7.
一 投资环境及其评估方法 国际直接投资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投资,投资国必然要寻求一个理想的资本接受国--东道国进行投资,以实现资本的增值和经济效益.而东道国(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影响和决定国际直接投资进入并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的有机整体,即投资环境,成为开展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外部条件,也是国际直接投资赖以进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概观 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日本对各国、各地区的直接投资实绩”,2000年度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4.4175万亿日元。就日本投资各大洲的情况来看,欧洲在1998年以后连续5年成为日本最大的投资对象(图1)。第二位除了2001年度的中南美之外,其余年度均由北美占据。亚洲的比率不怎么高。 图1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各大洲) (亿日元) 就1998年度以后日本对中国和东盟的直接投资来看,对东盟5国(原成员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的投资每年都多于对中国的投资(图2)。但是,1999年以后,对中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日本对西欧的直接投资猛增,这已成为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一个新的发展动向。据统计,1985年日本对西欧的直接投资仪为21亿美元,1988年增至91亿美元,1989年已高达144亿美元。目前日本有530多家公司已在西欧建立了1200多家生产企业和近2000家贸易公司、银行分行和保险公司,累计直接投资总额超过430亿美元,约占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际范围内直接投资的数量和方向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七八十年代一直处于国际资本市场边缘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已成为资本流动的主要目的地.80年代中期,在全世界吸收的资金总量中,发展中国家吸引的资金不足15%,而1998年这一比重已达42%①.从数量上来看,1991~1996年间,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820亿美元②.但并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少数国家,即通常所说的"新兴市场",拉美国家也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经济结构发牛的深刻变化,以及"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增长.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高达55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有8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2000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1839.7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越南实行革新开放后,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越南企业就开始探索对外直接投资问题。1999年以后,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越南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至今,越南对外直接投资的对象国主要是老挝、柬埔寨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以及美国、新加坡、中国、韩国、日本等与越南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主要投资领域包括油气开采、农作物种植、通讯网络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往来日益密切。考虑到沿线各国文化差异明显、法律水平参差不齐、投资风险难以掌控,建立"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便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传统的ISDS机制正处于变革的浪潮之中,ICSID、欧盟、USMCA等机制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提供了许多借鉴。"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必须充分考虑投资争端的特点、投资争端的价值目标以及构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现实障碍等因素。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应当从:试点先行,完善国内投资法治环境;尊重他国意愿,确保争端解决方式多元化;承担大国责任,推进国际ISDS机制改革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4.
高兰 《国际观察》2005,(5):60-65
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思想从冷战时期的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在具体形态上,则从冷战时期美日同盟体制下的非自主性模糊战略逐步转向强调自主外交的清晰战略;在战略理念上日益强调国家利益,进而强调"日美共同价值".以申请"入常"为标志,日本正逐步从地区大国战略向世界大国战略演变,目前这一过程仍在酝酿、发展之中.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转型的两大基本任务是实现"普通国家化"和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为此,中国如何应对日本国家战略的转变,是一项十分迫切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正深人推进,投资争端引发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面对新形势,固有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弊端已完全暴露,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要求。同时,亚洲已成为全球直接投资的首选区域,但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出现了大量失败的投资项目。基于此,为妥善解决可能由"一带一路"项目投资争端引发的争议,应尽快建立以亚投行为主体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在该机制的实体规则构建中,需要充分考虑沿线国家的司法体制与环境,物化命运共同体理念,将沿线区域内我国国有企业与东道国之间发生的投资争端作为解决突破点,以期增强各方合作信任感,提升国际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逐渐形成了以知识、金融活动、信息技术为中心,以跨国企业为依托的国际经济新格局.在经济全球化中,任何国家都融入国际市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开展国际直接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从单向引资国到双向投资高水平均衡发展国的重大转变。日本、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中、日、韩三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流向、行业结构等展开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结论:一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其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存在密切关系;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将越来越多地流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自身的优势产业部门;三是中国与日本、韩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互补性高于竞争性,投资合作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形势:繁荣与危机并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国际金融领域中 ,国际直接投资进一步旺盛 ,但是 ,全球股市和货币市场起伏多变 ,国际债务形势依然严峻 ,繁荣与危机并存。一、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保持着呈旺盛势头。 1 998年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笼罩着严重金融危机的阴影 ,世界经济增长率从上一年的 3.8%骤然下降到 2 % ,但并未构成对国际投资活动的影响 ,全球直接投资大幅增加。据统计 ,1 998年全球直接投资总额达到 640 0亿美元 ,比 1 997年的 460 0亿增加了 39%。 1 999年在国际金融形势趋于稳定 ,特别是亚洲经济和金融状况日趋好转…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是中小企业最多的国家。中小企业在日本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日本中小企业为了寻求新的发展途径,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掀起了一个继70年代初期之后的又一个高潮,并且在投资重点的地区分布上从北美转向亚洲,在亚洲又从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即亚洲“四小龙”)转向东盟和中国。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经历30多年的曲折发展,出现过两次高潮,现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地位和投资结构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而日本经济则陷入长期停滞,前景黯淡,日本企业纷纷以中国为中心开展海外事业,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可望进一步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为此,我国要采取积极的对策,进一步推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