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军  尚侠 《东北亚论坛》2011,20(3):125-129
战后日本能否始终坚持"无核三原则"的国家政策,是国际社会防止和控制核扩散的一个焦点所在,因此一直受到密切注视。作为学术选题,核政策问题通常是日本政治的领地,但日本政治在本质上是文化与人的产物,日本文化的独特性一直影响和制约着日本人关于核问题的思考与行为方式,而离开了这样的视角,对日本核政策的认识注定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世界经济军事强国,冷战结束后,在政治大国化的推动下,日本的内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作为防卫政策支柱之一的“无核三原则”在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突破。对日本而言,其核潜力巨大,制造核武器并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核武装”只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日本的发展方向。日本无核化政策存在内在的矛盾性,同时,日本国情及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着日本的核国家道路。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核潜力及日本政府核政策走向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已经具备制造核武器的能力,近年来日本的核武化趋势令人担忧.本文试图分析日本现有的核力量,总结日本政府过去的核政策,比较日本发展核武器的利弊,推测日本政府核政策的走向.本文认为,日本当前还是会公开执行"无核三原则",但是,日本的核政策受日本国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内部因素中,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日本的右倾政治势力崛起;外部因素中,美国政府将对日本的核政策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日本官方的反核政策在表面上是一贯的和坚决的,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从其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考虑,显得充满矛盾和悖论;不少高官时不时带有威胁性的发展核武器的言论,让世人倍感疑虑其政策的可信性。通过日本对核武器的反感、日美关系、国家形象、核武器的作用、技术发展等方面因素的分析,可以认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日本不大可能发展核武器,对日本的核动向保持警惕是需要的,但也不必过于担心。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以无核三原则确立自己的国家定位,日本在追求政治大国的目标中,响亮地提出了要争当无核常任理事国的主张,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国际社会也有一些国家表现出对日本这一目标的支持,在世界核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的今天,日本的这一理念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日本暧昧的核政策及其脱联合国主义的倾向使其难以达到成为“无核常任理事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日本核政策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核三原则"是战后日本的基本防卫政策之一.但是,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在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气候的双重影响下,日本在核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新动向,其核政策也发生了耐人寻味的新变化,无核化政策前景日益令人担忧.本文依据相关资料及既往研究成果,对冷战后日本无核化政策的新动向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未来日本核政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核政策与核战略的演变可分为3个阶段.当前其主要特点是发展"三位一体"的核力量结构,加强核武器的威慑力和实战能力;采取"核模糊"政策,既谋求核威慑,也规避"国际合法性"的问题;全力防止中东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以色列核政策与核战略的主要影响包括:拥有核武器有助于以色列的军事安全,但加剧了中东紧张局势;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产生严重负面效用,阻碍地区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可能促使以色列的阿拉伯和伊斯兰邻国发展核武器,增加了中东地区发生核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冷战高峰时期前苏联核政策与核战略是一个非常适宜于用现实主义分析的框架;冷战末期原苏联和冷战结束初期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是一个相当适宜于用自由制度主义分析的框架;而当前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则是一个基本适宜于用建构主义分析的框架.当前,俄罗斯在核力量建设目标上谋求与美国保持低水平的核均势.在核武器使用政策方面,俄罗斯从"不首先使用"转到"首先使用",再到"先发制人",并将核威慑作为施加压力和维持国际战略平衡的工具.俄核武库现在依然过于庞大,但在当前情况下有助于保持全球战略平衡.俄过于依赖核武器来维护其大国地位与自尊,将可能与美国陷入安全困境.俄防扩散政策有助于阻止核武器扩散和落入恐怖组织手中,但俄罗斯有时对商业利益超过对防扩散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苏联对核武器的作用、核战争是否是政治的继续等问题的认识,经历了辩证发展的过程。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了苏联核政策的制定。苏联的核政策与美国的核政策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表现出几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苏联最初坚持美国应率先进行核裁军。美国的核垄断被打破后,苏联在努力发展核武器的同时,开始与美国合作致力于限制他国发展核武器;随着对美核均势的形成,在限制他国发展核武器的同时,苏联开始实施与美国进行相互限制的核政策;冷战末期,由于自身实力的衰落,苏联努力争取与美国共同削减核武器。苏联核政策的主要结果,是使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随着苏联核政策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历史表明,反对霸权主义,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这一新安全观为指导处理与他国关系,才是各国防核扩散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南非核政策的历史透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恒 《西亚非洲》2004,(4):49-52
南非是战后世界上惟一自愿销毁自己核武器的国家 ,其政策是世界核发展史上极具特色的个案。南非政府基于对自身安全问题的考虑 ,促使它走上发展核武器的道路 ,而随着国内外局势即将发生剧变时 ,对将会出现的黑人占主导的政权和白人极端种族隔离分子可能掌握核武器的担忧 ,则使它做出了拆除现存核武器的选择。南非的举动既是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贡献 ,也给当今国际社会解决核争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要用和平协商的办法解决导致核扩散的政治和军事威胁问题 ,从而消除促使一些国家或明或暗发展核武器的意愿 ,实现防止核武器扩散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