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治漫谈     
“法治”(Ruleof Law)是什么?古今中外,概莫一是。中文“法治”一词最早见于先秦诸子文献。《管子·明法》中有:“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商君书·任法》中有:“任法而治国”。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有过“儒”“法”两家关于“人治”与“法治”之外辩。梁启超在1922年出版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分别用“人治主义”和“法治主义”来概括儒、法两家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洪浩 《中国司法》2004,(5):78-80
商鞅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战国时期,他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进步思想。同时由于他在秦孝公在位时期先后任左庶长(拥有军政实权)、大良造(相国兼将军),有将其变法思想变为现实的政治基础,所以在法家思想当中,只有商鞅的思想真正付诸于实践,成为官方思想,并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从而加快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步伐。因此,又可称其是一位伟大的实践家。 一种思想就像一座大厦,其中一定含有支撑这种思想的基石。那么,商鞅能够说服秦孝公变法的主要基石是什么呢?读过《商君书》后就一定会体会到其真正支撑商鞅变“法”思想的基石是法、信、权。下面就这三者在《商君书》的含义及关系作以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人治”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法律思想领域中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课题。当时所谓“法治”,用法家自己的话说,就是“以法治国”(《管子·明法》、《韩非子·有度》)或“垂法而治”、“缘法而冶”(《商君书·壹言、君臣》)。  相似文献   

4.
商鞅是中国古代法家学派防治犯罪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同儒家注重礼义道德的感化作用相反,商鞅否定礼义道德,一味强调“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突出强调刑罚的威慑作用,以达到一般预防犯罪的目的。本文对商鞅的人性“好利恶害”、“定分(确定事物的名分)止争”、“制民以法”、重刑止奸等防治犯罪的思想主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秦自战国奉行法家主张,“缘法而治”(《商君书·君臣》)在长期的法制实践中以“寄治乱于法术”,“属轻重于权衡”,“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韩非子·大体》)的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6.
《商君书》是在现代社会中,记录商鞅法律改革思想的主要辑录。商鞅的刑罚目的理论,以人性恶为理论基础、以重刑、必得等方式为内容,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同时这一理论也为日后的秦法残暴及国势渐衰埋下了伏笔,以史为鉴,本文探讨了商鞅法治思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商鞅是战国法家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重刑主义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过去对商鞅的研究中,常见有两种倾向:一是单纯强调商鞅主张法治的一面;另是单纯强调商鞅的重刑理论。前为褒,后为贬。其实,商鞅的法治并非只“缘法而治”,而是采用重刑的  相似文献   

8.
陶阳  肖阳 《政治与法律》2007,(3):185-190
法家商鞅代表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的立场。他认为,任何事物的价值都要用它所能够导致的后果或效果,即以它是否能够富国强兵来衡量。商鞅认为刑罚的唯一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富国强兵,国家应当利用重刑、暴力与恐惧来防止人民犯罪。孔子、孟子与荀子所代表的儒家则坚持非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主张刑罚的目的不可能是其外在的实际效果,而应当以“仁”与“义”之实现为目的。他们主张利用道德感化的方法来教育人民,反对法家的“刑治”,反对国家利用刑罚与恐惧来防止人民犯罪。  相似文献   

9.
在没有开始正文之前,首先使我感到困难的是,这个题目所要展现的究竟是管仲与商鞅这两个人物的比较呢?还是《管子》与《商君书》这两部书的比较?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来讨论管仲和商鞅这两个人物,其材料来源主要是《管子》和《商君书》。但是,历史科学的研究表明,《管...  相似文献   

10.
张诺 《政府法制》2012,(29):28-28
秦孝公“焚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商君教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但商鞅的“燔《诗》、《书》”主张,在实际上并没有认真执行,因而对古代文化没有什么大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11.
【说明】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分析了在他以前各个法家的学说,总结出“法”、“术”、“势”相结合的一整套法治理论。《定法》就是对申不害的“术”和商鞅的“法”的一篇总结。在这篇文章中他肯定了“术”和“法”都是“帝王之具”,即都是封建君主须必具备的统治工具,二者缺一不可。同时也指出申不害重术而无  相似文献   

12.
商鞅“改法为律”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鞅“改法为律”之说始于《唐律疏义》和《唐六典注》,可谓由来已久。《唐律疏义》云:“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商鞅传授,改法为律”。《注》云:“改法为律者,谓《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也”。《唐六典注》云:“商鞅传《法经》,改法为律以相秦,增相坐法,造三族之诛,加车裂镬烹之刑”。睡虎地秦简出土之后,学术界普遍认为,《简》文为商鞅“改法为律”之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因为“律”字在简文中出现88次,其中不少的法律条文为商鞅所作。于是,商鞅“改法为律”说遂成为不易之论。笔者以为,仅据以上史料,还很难说“改法为律”始于商鞅。故在此提出质疑,以求教于  相似文献   

13.
商鞅是先秦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依法治国。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贤,以变法图强,商鞅投奔秦国,在秦国主持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于公元前359-前350年两次进行变法。他的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领域。在变法实践中.发展了先秦法家的理论,提出了明确的实行"法治"的基本要求。(一)"明君治国,不可须臾忘于法"商鞅认为,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关系到社会治乱、国家兴亡、政治得失的大事。"夫利下天之事者莫大于治;而治莫康于立君,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①只有建立法制才能立君,立天下。囚此.明君治国,"不…  相似文献   

14.
经济分析法学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制度的界定 “制度”一词,在中国思想史上久已有之.《商君书》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法治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抟也.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法治明,则官……  相似文献   

15.
更法     
《更法》选自《商君书》,记述了商鞅和他 的政敌在变法问题上所进行的一场论战。甘龙、杜挚代表 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以"法古"为旗号,主张"循礼",死守 "秦国之故",企图维护风雨飘摇的奴隶制和反动的奴隶 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商鞅从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以 "前世不同教"、"帝王不相复"的历史事实,驳斥了他们的 谬论,得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结论,论证了 变法的合理性,击败了奴隶主贵族的反抗。文章表达了商 鞅的进步社会观,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生 气勃勃的改革精神。但是,商鞅轻视人民群众等思想,也 反映出他的剥削阶级本质。  相似文献   

16.
"刑无等级"这个口号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法学家商鞅提出的.他在《商君书·赏刑篇》中写道:"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人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从商鞅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刑无等级"的主张包含两点基本含义:(1)"刑无等级"的对象包括了封建社会中除国君以外的全体臣民.(2)它包含着除国君外全体臣民在"王令"、"国禁"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思想.对于商鞅的这个口号,我们有这样两点理解:第一、商鞅的"刑无等级"虽然含有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但决不同于近代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以后,法家代表人物就成为这个阶级的代言人。及至地主阶级逐步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以后,法家的法治理论也日益走向成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通过与文族保守派的论战,为法治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后来慎到与申不害又从“术”与“势”这两个侧面对法家学说予  相似文献   

18.
商鞅的“普法”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鞅的“普法”思想是其“法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商鞅主张法律的普及要以成文化和明白易知为前提;通过明确法官责任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来推行;还要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用厚赏重罚的办法加强人们知法守法的自觉。商鞅的“普法”实践是卓有成效的,短期内使秦法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在信息手段极期落后的战国时代是非常难得的。研究商鞅“普法”思想及实践,对于当今加强中国的法制建设,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秦国依据其法治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与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变法过程中,商鞅主张依法而治,树立法的公正性、平等性、公开性与公信力。商鞅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因此君主应当制定法律,明确臣民获得利禄的途径。在法与德的关系上商鞅指出"德生于刑",并认为社会的安定有序才是真正的德。商鞅还主张通过"壹赏"、"壹刑"、"壹教"的手段来规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最终建立一个"大治无为"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封建法律随着封建制经济基础的确立和地主阶级政权的建立而产生。由战国至清,经过二千多年的延续发展,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沿革关系。战国时期,魏相李悝“撰次诸国法”制作《法经》六篇。《法经》是我国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成文法典。它以“王者之改莫急于盗贼”为指导思想,贯穿了“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法治原则,体现了“重刑轻罪”和维护专制主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