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1.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获得通过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获得通过。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在2004年写入中国宪法后,又一次被写入一部重要的中国法律。现行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制定,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进行了修正。16年后,刑诉法完成了第二次"大修"。本次修订,主要在于完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特别程序等七个方  相似文献   

2.
时评     
《中国律师》2012,(4):87-87
"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刑事诉讼法》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确保惩罚犯罪的同时,强调对于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成为此次修法的一大原则。据此,修改后的刑诉法将中国宪法确立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到了总则当中。——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社会的共同价值观。近年来,中国对人权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人权  相似文献   

3.
2004年"尊重与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开启了我国法制史上人权保障问题的先河。2012年"尊重与保障人权"被写入刑事诉讼法,这是自"人权"入宪以来首次被写入国家基本法中。这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不仅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刑事诉讼法总则,而且还把它具体贯穿到整个刑事诉讼法分则,进一步凸显出我国刑事诉讼法强化人权保障的价值取向。这意味着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正在不断地朝着更  相似文献   

4.
杨超 《法制与社会》2013,(33):105-106
“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我国《刑事诉讼法》,它必会引发中国刑事司法领域思维方式的转变,这将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笔者将从保障人权的意义出发,结合新刑诉法的修改,探讨侦查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司法业务文选》2012,(Z1):2+97
亮点一:"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本次刑诉法修改一个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刑事诉讼法总则,并在多项具体规定和制度完善中加以贯彻和体现。此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坚持统筹处理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既要有利于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  相似文献   

6.
黄勇胜 《法制与社会》2012,(22):259-260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我国人大自建国以来对刑事诉讼法进行的第二次修正.这次修正明确将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二条,这对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我国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进一步体现,更是我国司法机关依法有效打击犯罪、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武器.本文在详细分析新刑事诉讼法条文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新刑事诉讼法在尊重和维护人权方面的一些具体特点和要求,以明确新刑事诉讼法在促进刑事诉讼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永河 《法制与社会》2012,(36):156-157
人权保障尤其是刑事制度中的人权保障是当今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关注的话题.人权保障在我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我国人权保障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发展.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条款从225条增加到290条,分为“总则”“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审判”“执行”“特别程序”以及“附则”.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了总则.这是宪法有规定以来,我国部门法第一次有了人权规定.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加大了人权保障的力度,对检察机关侦查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围绕人权保障条款的变化,来阐述检察机关侦查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安 《法制与社会》2013,(15):259-260
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了总则.在刑事诉讼领域,犯罪控制和保障人权始终是两大主要的价值目标.本文从犯罪控制和人权保护的概念入手,结合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通过分析两者的关系,探求实现两者价值平衡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五、中国刑事法律援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刑事法律援助面临的发展机遇如前所述,1996年3月立法机关对《刑事诉讼法》的第一次修改正式确立了中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相当大的进步。但是,随着法治的进步,人权保障理念的传播,特别是2004年国家宪法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社会对法律援助包括刑事法律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刑事诉讼法》第二次大修完成。此次修改,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坚持统筹,处理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既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又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着力解决在惩治犯罪和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刑事诉讼法》修改取得了重要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正>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第4修正案》,我国首次将"人权"上升为一项宪法原则。随后,2005年8月28日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第2款明文规定:"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2条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  相似文献   

12.
聂帅钧 《法制与社会》2012,(10):273-274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庄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具有特殊意义.我国的人权问题却一直遭到西方国家猛烈抨击,我国在人权方面的保障到底如何,从这次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可见一斑.新刑事诉讼法中第二条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将其作为刑事诉讼法的立法任务第一次写进了刑事诉讼法.新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有许多条文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这说明此次修改不仅仅是在总则中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空话,而是结合实际,真正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上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3.
羁押制度作为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及时惩罚犯罪,还关系到公民人身自由权的维护。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总则,还在分则中规定了许多相应的制度,如羁押必要性审查等,进一步体现了刑事诉讼制度在保障人权上的进步。因此,为了切实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落实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必须对羁押必要性审查进行深度思考,明确制度存在的基本问题,完善制度实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体现了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进步,本文从内涵、理论基础、立法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该制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陈萍 《法制与社会》2013,(25):131+133
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新刑事诉讼法不仅仅具有宣示性的意义,而是通过律师阅卷权范围的扩大、当事人辩护权范围的拓展、非法证据的排除等一系列的制度使保障人权落到实处,同时也对公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无可置疑的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诉法,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作为公诉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6.
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次修改宪法中,明确写入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一贯方针,也为进一步贯彻这一方针提供了宪法保障.同时,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此举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人权保障写入宪法,反映了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宪法自身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陆春镁 《法制与社会》2012,(26):113-114
新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并通过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审判程序等方面的修改加以贯彻落实,充分体现了控辩平衡的现代法治思想.作为新时期的公诉人,需要切实理解控辩平衡思想的内涵和价值,了解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构造中存在的失衡现象,深刻领会刑事诉讼法修改内容所蕴含的法治思想,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正确的诉讼理念,迎接法制的进步,为法治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方炀城 《法制与社会》2012,(28):175-176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诉法(简称新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刑诉法修改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做出了重要补充和完善,是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举措,对于更好地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法第一次明确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既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又有利于切实维护各方诉讼参与人的权益,必将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吴坤 《政府法制》2012,(34):34-35
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出台,到新一轮司法改革实现预期目标,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前行的脚步铿锵有力。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1979年制定、1996年第一次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典进行了第二次修正。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秉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强调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