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法律   26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诉权的理论解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意志、刑罚权、程序正义是决定公诉权确立和发展的根本的法理依据。在权能的实现上 ,公诉权与刑罚权互为条件 ,公诉权来源于刑罚权 ;程序正义是公诉权发展的永久的根据之一。公诉权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公权力和具有系统制约性的诉权 ,以及具有对应性的事实主张权  相似文献   
2.
法律职业同质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检察制度自1949年创建至今走过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期间改革相生相伴,构成了制度发展的重要路径依赖。检察制度与检察改革的发展同时也是中国法治实践进程的真实展现。历史孕育着未来,检察改革的历史发展是中国检察制度内生演化的实践展开。本文侧重刑事检察领域对检察改革进行宏观回顾,通过界定检察改  相似文献   
4.
祝贺《人民检察》创刊55周年和出刊600期。作为《人民检察》的忠实读者,多年来受益良多,心存感激并衷心祝愿杂志越办越好。借此时刻,对检察理论期刊的发展问题进行座谈,意义重大。我认为,检察理论期刊的发展这个议题的提出十分重要。其涵盖的内容丰富,所关涉的讨论语境也是多元的,比如关涉到法学研究规律和现状、  相似文献   
5.
检察引导侦查属于侦查监督 ,还是公诉职能 ,抑或二者的结合 ?在程序上如何操作 ,范围又如何 ?它有哪些理论上和法律上的依据 ?为此 ,周口市人民检察院召开了“检察指导侦查”研讨会 ,邀请了众多学者、专家进行论证。本文将一些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发表的观点作一摘编 ,希望有助于对“检察指导侦查”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庭审方式改革的思考徐鹤喃一段时期以来,庭审方式改革成为我国司法界和诉讼法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门话题,也引起了舆论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亦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以期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一、改革的提出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在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7.
建设新型公诉人队伍的设想郝坤,徐鹤喃一般而言,庭审方式是最集中体现一国一定时期刑事诉讼制度基本特征的环节,而公诉人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实现这种诉讼制度的关键之一,因为,正是控、辩、审三大诉讼职能的运作,构成了庭审的全部。根据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8.
刑事司法中的犹豫——兼谈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鹤喃  郭云忠 《法学家》2006,2(6):79-87
犹豫是刑事司法权行使的固有禀赋之一.刑事司法中的犹豫制度可以分为侦查阶段的移送犹豫、检察阶段的起诉犹豫、裁判阶段的宣告犹豫和执行犹豫等.从保障被追诉人享有不脱离社会权和复归社会权、克服刑事司法中的有限理性和非理性、增进社会的总福利与总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的宽容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思考,犹豫制度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实证分析表明,现行不起诉制度呈现出不良运行的态势,表明我国刑事司法权的行使带有较强的刚性和机械性.刑事司法改革中需要在司法理念、刑事政策、制度构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拓展不起诉制度的适用,以改进刑事司法的僵化禀赋,促进司法的社会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公诉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刑事起诉制度。公诉与私诉相对,它表明了国家对犯罪的否定态度和对犯罪的追究,表现为国家的某种方式控制对犯罪的追究权、并把犯罪交付法庭审判,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谈论的是审判程序问题,以及美国视角的庭审控辩技巧。在现代诉讼理论和实践中,审判程序是全部诉讼活动的中心所在。审判程序的设计和运作,体现了一国诉讼制度的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最终承担着体现社会正义的使命。我国刑事诉讼法在1996年作了重大修改,其中有两个热点问题,即律师辩护制度和审判方式改革。审判方式改革构成了这次刑诉法修改的核心,它带动和影响了其它程序的改革。在研讨法庭控辩技巧的同时,应当对中国的审判程序有个总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