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长期的信访实践在客观上却产生了消解司法权威、破坏法治社会基础的严重后果.本文指出解析其张力关系,变构其动态模式,是理顺信访制度与司法救济途径关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刘树桥 《人民检察》2012,(11):77-78
信访作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体现,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理论上对信访功能的争论,笔者认为,回归权利救济功能的信访制度设计,才能真正按照权利救济的思路去处理信访问题。一、善待信访制度:法治背景下信访制度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的信访工作已经进入了法治化的轨道。因此,从信访的文化传统及信访的制度确认、信访的功能表达考虑,要善待信访制度,在法治背景下坚持司法最终裁决纠纷的  相似文献   

3.
信访制度变革与弱势群体权利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华 《河北法学》2007,25(2):90-93
作为国家机器中的一种权力技术装置,信访制度曾经完成了国家许多阶段性的控制任务.直至今天,对于弱势群体,信访制度仍然被他们看成实现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信访的救济功能到底是更有助于弱势群体维护权利还是更不利于他们实现权利救济,这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信访救济属于一种逆法治的维权方式,对现有的法治框架下的其他救济制度是一种冲击.讨论信访制度应该怎样改革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和弱势群体维权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张衔峰 《北方法学》2013,(6):135-146
现代司法作为西方法治的舶来品对中国固有的司法传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依法治国的今天,现代司法与中国传统的接触更多地表现在当下的农村社会。设置在乡镇中的人民法庭代表着司法权在基层社会中的渗透,作为一种权利救济途径的司法救济将民众与人民法庭联系到一起,将传统的纠纷解决模式与现代司法联系到一起。在这个传统与现代相互交错的时代,我们应当关注于司法救济如何落实抑或人民法庭如何在基层扎根。  相似文献   

5.
在民主法治社会中,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活动方式越来越普遍的适用于行政管理中。行政合同制度在我国法律上却未得到确立,合同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其救济上。本文指出完善我国合同救济制度需在法律上确认行政合同制度,并通过完善行政合同的司法外救济途径与司法救济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放眼当今世界,随着现代法治建设的脚步,各国纷纷将司法救济权纳入到公务员权益救济手段中,而我国立法者却把公务员寻求司法救济的途径截断,致使我国公务员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或不公正对待时,无法得到全面的救济,这有悖于"有权利必有救济"的现代法治理念,本文则是尝试在我国构建公务员权益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启龙 《时代法学》2009,7(3):56-60
作为司法救济补充手段的信访制度,因其简便、经济、有效、全面的特点,被群众普遍认为是优于司法救济的一种特殊权利救济方式,并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权利救济期许,但由于当前信访制度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信访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必须对现存信访制度进行适当改革,完善与其相配套的运行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权利救济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信访制度在保护公民个人权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完备、有效的行政救济制度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维稳思维下,我国现有行政救济制度的内在机制与外在运行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渠道不畅,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也影响了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安全有序、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的法治社会。弘扬法治精神、保障行政救济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权力监督与制约、扩大行政救济范围以及畅通行政救济渠道是加强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征地领域的纠纷日益增多,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由于我国司法救济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因而凸显出行政救济机制的重要性。目前构成我国行政解决机制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信访等制度的设计还存在法律效力和程序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完善各种行政救济途径、构建科学的行政救济体系,建立行政救济机制与其他救济机制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行政解决机制在我国农村土地征收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冯泳 《中国公证》2005,(6):45-48
公证争议,指的是与公证文书有关的争议.公证争议救济制度包括争议人解决争议的途径、争议救济的方式和内容.现代法治要求有权力就要有救济,没有救济也就没有法治可言,公证争议救济是关系到当事人在公证法律关系中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程序制度,会证救济制度的完善程度不仅影响着当事人的公证救济权,而且对公证行为的信誉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信访救济的制度化与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修改的<信访条例>出台以前,信访部门的地位一直处于尴尬状态,这与人们对信访的功能认识不清有很大的关系.不少人常误解信访部门是万能的,人民内部矛盾皆可通过信访化解,这不仅混淆了信访部门与司法系统的职责,同时也增加了信访部门的工作量,人们将不是由信访来接受的案件,都走进了信访程序,并视其为唯一的救济途径.因此要规范信访工作,首先要明确信访的概念和范围,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只有信访制度法制化,才能最终实现信访的目的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信访制度曾在某些历史阶段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提出,这种试图用行政救济代替司法救济的方式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却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背道而驰,信访制度已经走到了制度变迁的关口,出现了困境。本文拟从信访制度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信访制度面临的问题,以期能够寻找到走出信访制度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现行法)对裁定救济的相关规定不仅混乱,而且极不完善,常常造成当事人权利保障的缺失。在何种原则的指导下构建裁定救济体系、各种救济措施应如何具体设置、其相互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这是本文写作的意义和讨论的重点。一、民事裁定的救济意义司法公正通常是以承载着司法结果的判决和裁定这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司法不正不仅存在于法治文明发展程度低的社会,就是在法治高度发达的超理想状态下也有其发生的必然性,这主要是由法律技术的漏洞、司法人员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4.
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陈邕凌 《行政与法》2006,(1):101-103
信访制度曾在某些历史阶段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提出,这种试图用行政救济代替司法救济的方式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却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背道而驰,信访制度已经走到了制度变迁的关口,出现了困境。本文拟从信访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信访制度面临的问题,检讨信访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以期能够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私力救济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昕 《中国法学》2003,31(6):66-77
本文运用经济分析等跨学科方法 ,从成本、收益、效率、机制、功能等角度对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比较 ,解释了为什么私力救济 ,提出私力救济行动内含着一种经济逻辑。从私力救济角度切入 ,结合一个民间收债案例 ,本文论及司法和法治的基本问题 ,展现了司法的弊端和改革的紧迫性 ,并指出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涉诉信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诉信访尽管不完全符合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但当前它在利益表达、权利救济、矛盾化解三方面的功能是不容抹杀的。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清官文化情结、经济转型期纵横交错的矛盾冲突、法律信仰缺失构成了这一制度深厚的社会背景。本文从形式、途径、内容、类型、目的、运作机制等六个方面对涉诉信访进行实证剖析,建议完善涉诉信访工作机制,逐步弱化信访权利救济功能,发挥其投诉与建议的作用,并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量,使涉诉信访本身不再被"问题化"。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社会矛盾化解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矛盾不断恶化,传统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越来越难以应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新的社会矛盾必将相伴而生。新老矛盾交替,必将给社会稳定带来更严重的压力。针对当前权利救济文化缺失、矛盾化解资源配置不合理、矛盾化解程序设计不科学等问题,应切实转变观念、以民为本,积极培育权利救济文化,重新整合和合理配置各种社会矛盾化解资源,建立以司法救济为核心的权利救济机制。这是及时矫正改革偏差、排解社会怨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服刑人员司法救济权的缺失已不能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法律道德化传统、义务本位思维、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和监狱行刑权司法性质的认识,阻碍着我国服刑人员权利司法救济制度的建立。另一方面,监狱管理行为的行政性质、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修正、权力控制和权利保障的要求、司法干预监狱管理的发展趋势又为确立我国服刑人员权利司法救济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因此,应修改我国的《监狱法》,确立司法对监狱管理的审查,健全服刑人员与律师接触制度以及完善服刑人员与法院的通信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论信访制度的行政救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信访制度的行政救济功能,信访制度应当作为一种补充性的行政救济途径予以保留,并且信访制度应当被进一步法治化,但法治化并不等于强化。随着法治化建设的发展,信访作为一种补充性的行政救济手段会自然弱化,这是客观法治化的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贺石默 《法制与社会》2011,(36):106-107
本文着重介绍了私力救济与国家追诉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概念和联系.通过私力救济和国家追诉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的阐述,结合在司法实践中对二者关系的理解以及在司法中应如何运用以使受害人合法权益最大化,同时也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