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们的祖先炎、黄二帝作为两个部落的首领,其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炎帝神农氏主要的历史功绩,从古籍来看有:①“制耒耜.教民农作。”②“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③“神农耕而陶。”④“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⑤“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炎帝时发明了用草药治病的医术。黄帝轩辕主要的历史功绩,从古籍看有:①黄帝“艺五种”,即种植五谷。②“黄帝作宫室,以避寒  相似文献   

2.
烈山氏,或云“传说时代”的一个人物,或云系“炎帝神农氏”之别号,皆本于传说或神语。虽无足实之佐证,但从所传“事迹”观察,烈山氏”,或“炎帝”,“神农氏”处在人类社会由采集、渔狩的获取经济,转入农耕定居的生产性经济的时代。作为这一时代的象征,“烈山氏”,或“炎帝”、“神农氏”,是古人观念形态上的“人”,并与传说中的黄帝齐名,完全是应该的,否则,我们何以言为“炎黄子孙”呢?这个问题,我有另文论及,恕不赘述。本文仅就己意,对“烈山”、“烈山氏”之名源或名义,谈谈与所传“烈山氏”之得名的不同认识或理解。(一)“烈山氏”名源于“烈山”之置疑揆诸史籍,“烈山氏”作为“炎帝”或“神农氏”之别名,与“炎帝”  相似文献   

3.
追溯古代蚕丝渊源,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所见的蚕纹及殷墟所见玉蚕、甲骨卜辞中的“蚕”“桑”二字到一系列生动的民间传说,如“伏羲化蚕”“嫘祖教民养蚕取丝”“马头娘化蚕”等,可探知中国丝绸何以能作为东方古文明最早流传世界的原因.四川古称“蜀”.甲骨文中有“蜀”,乃蠋(野蚕)之象形.《说文》释“蜀,葵中蚕也”.《尔雅音义》释葵即桑.古蜀族部落首领称为蚕丛,大概是古四川蚕桑盛于世,其地遂称蜀或蚕丛国,其主“穿青衣劝农桑”遂称为蚕丛吧.《华阳国志》载夏禹王在会稽受各路诸侯朝拜时,巴和蜀的首领所带去的礼品就是玉帛.那时,丝织品非常珍贵.西周青铜器曶鼎上的铭文记载了一匹马一束丝就可换得五个奴隶.周代已设立了“典丝官”,专门对丝织品的质检、储存、发放等行使职责.战国丝绸名品是“齐纨鲁缟’,真“冠带衣履天下”.汉时,丝织品的加工已长足发展.其品类有纨、绮、缣、绨、紬、缦、綮、素、练、绫、绢、縠、缟、罗、锦、纱、绣等.尤其是蜀锦的生产已达很高水平,为当时丝织品之冠.《诗经》郑笺“贝锦”.以为“女工之集彩色以成锦文”.刘  相似文献   

4.
西汉著名古文纾学家孔安国将伏羲、神农、黄帝列为三皇,将少吴,颅顼、高辛、唐尧、虞舜列为五帝。东汉班固,西晋皇甫谧、南宋郑樵等不少学者都采用了这种说法。曾经向孔安国从师问教的司马迁虽未采用这种说法,但是《史记》也承认黄帝是继炎帝之后而兴起的。传说中神农氏炎帝的存在并且曾有很大社会影响,这在古代是为人们所公认的。现今对于神农氏炎帝兴起的地点,却有不同说  相似文献   

5.
始于黄帝时期的方姓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方性是"方雷氏之后"。方雷氏,相传为炎帝神农氏八世孙帝榆罔之长子,因协助黄帝伐黄尤有功,被封于方山,其子孙以地为氏,遂有方氏。那么,方性因以为氏的方山又在哪里呢?据记载位于河南省中北部的嵩山,最早被称作"方山"...  相似文献   

6.
话说五帝     
帝为何物?关于他的传说亘古至今不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史记》)。《国语·晋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昔少典娶于有乔(原乔字是:左边一个“虫”旁,右边一个“乔”字,《汉语词典》不见此字,有些典籍用“乔”字代)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为成,炎帝以姜水为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相似文献   

7.
引言 先秦的“道家”一名、初见于西汉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西汉早期称之为“黄老”。“黄”是追家夏、商之前伏羲、神农(炎帝)黄帝所谓“三皇”和黄帝、帝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帝尧、帝舜所谓“五帝”中的黄帝;“老”是指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哲学家春秋时的老子(老聃或李耳)。东汉以后的道教祖“黄老”;尔后,“黄老之学”或“黄老思想”包括道家和道教;两者与彝族原始虎宇宙观的关系,十分密切。拙著旨在揭明和论证历来被忽视彝族虎宇宙观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国外科学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蔡杰 《协商论坛》2008,(4):17-20
回顾历史,追溯渊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从古到今有许多立下丰功伟业的先祖,就“史前史”提到的,与“黄帝”同期或比“黄帝”更早的祖先,比比皆是。像构木为巢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神婚造人的伏羲氏和女娲氏,以及被称为“炎黄二帝”父尊的少典氏,母亲附宝氏,还有有蠕氏及西陵氏等。溯根追源被推崇为最早的祖先,该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氏了。  相似文献   

9.
炎帝神农时代:大同思想之源──兼论古代“大同”的实质及其影响刘永国炎帝神农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相传他生活在伏羲之后,黄帝之前,他殖五谷,尝百草,首倡日中为市,开创了我国古代原始农业文明。他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家。有实践,便有思想,炎帝神农文化思想中最具代...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身份在中国早期话语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在炎帝身份转变的四个阶段中,春秋时期的炎帝逐渐分化为具有盛德的炎帝和被黄帝征伐的炎帝,前者往往被视为炎帝本人,且在时间上先于黄帝统治天下,其后与神农合体,上升为“三皇”,并与黄帝组合成前后接续的定式;后者则逐渐被贴上无道、反叛的标签,以至被视为非炎帝本人,而是炎帝后裔或其他人。炎帝身份的转换与分化,深层原因在于华夏大地族群融合的客观进程,其中蕴含着华夏地区文化自觉意识的丰富和提升,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身份认同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基石。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而炎帝神农文化的史料头绪一直非常纷繁。本文从浩瀚的先秦文献中理出了六个源头,即《国语》与《左传》是一个源头,而《逸周书》、《管子》、《周易.系辞》、《世本》、《竹书纪年》是另外五个源头,并分别作了考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炎帝神农的称谓、活动地域、贡献等作了论述,认为先秦时期的神农、炎帝、厉山氏这三个称呼曾经单独采用,后来才逐渐合一。炎帝神农是一个多重内涵的文化符号,分别指人名、部落名、原始农业社会的一个时期。炎帝神农的突出贡献在于以"神农之教"创造了最早的农业文明,其族群不止一个,其活动的地域也不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华民族素有“炎黄子孙”之称,素有“炎黄”开拓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新纪元之说。对于炎帝神农出生地之考,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纷纷考研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华申报》、《光明日报》、《襄樊日报》、《随州报》等对炎帝神农出生于随州厉山(今随州市厉山镇)均作了考研性报道。历史学副教授李汉伟在《襄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以大量历史资料专题论证了“炎帝神农出生于随州厉山”。湖北电影制片厂两次拍摄了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2021,(9):49-50
正"北祭中华之父黄帝,南祭华夏之母嫘祖"。嫘祖,亦称"蚕神",系轩辕黄帝的元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也是蚕桑文化和丝绸文明的发明创造者,与炎帝、黄帝同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四川盐亭县是中华人文女祖嫘祖的出生地和归葬地,被誉为"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  相似文献   

14.
炎陵考辨     
关于炎帝身世的记载,最早见于相传是左丘明著的《国语》一书。《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有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根据《国语》的说法,炎帝是少典的儿子,与黄帝是兄弟,生长于姜水。早于《国语》...  相似文献   

15.
龙源 《协商论坛》2008,(4):43-43
炎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所在地。 据史料记载,炎帝遍尝百草,为民治病,曾“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炎陵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鹿原陂西汉时已有帝陵,自唐代开始即有奉祀,至五代而辍。宋王朝建立,宋太祖赵匡胤遣使臣遍访天下古陵,在茶陵县南一百里之康乐乡鹿原陂觅得炎帝陵,  相似文献   

16.
重农轻商一直是中国历史中的历代统治者安天下的一项强制政令,商人们始终是处于社会各阶级的另类,尽管有过辉煌却又几度沉浮!  湘赣两省同属南方,曾均是先祖神农氏炎帝的属地。中国商业文化的最初奠基者,就是炎帝。“……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日中为市”,就是炎帝的杰作与创举。  湘赣两省之间,罗霄山脉巍巍然然横亘其间,但两省间的商贸交往却是高山无法隔断的,不仅商缘源远,并几乎如同一血脉中流动的血流,从静脉到动脉地循环着,活跃地维系着两省商业的共同繁荣与生存。  湘赣两…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大致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由野蛮到文明,这中间大家努力所得的成绩,表现在各方面的,如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的综合体。黄帝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市),故当时人称他为轩辕氏,因建都于有熊(新郑市)故号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黄帝聪明能干,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于作战,又精于治国平天下,先在阪泉击败了炎帝,继有“涿鹿之战”,黄帝征诸侯的军队,与蚩尤在涿鹿(河北涿鹿附近)决战,结果擒杀蚩尤,于是被诸侯尊为天子,代神农氏治天下。因土德之黄瑞(当时民众深感黄土的…  相似文献   

18.
世上原没有缙云这个地方。"缙云"的本意是上古时代的一个氏族。缙云氏的称呼最早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谓:"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聚敛积实,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杜预注:"缙云,黄帝时官名。"《集解》也说:"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任缙云之官也。"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1月22日至24日,由湖北省社科联,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首次“炎帝文化暨炎帝故里研讨会”在湖北随州市召开。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大学、襄阳师专、神农架林区、湖南省酃县炎帝陵管理局等单位的30多名专家、学者、教授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收到湖北省内外专家、学者、教授的论文30余篇。这些论文从文献考辩、考古发现、炎帝神农本事索隐、炎帝神农氏族的繁衍与迁徒、地望与姓氏、炎黄与炎楚关系、农家学派与神农及神农故里关系、炎帝神农氏在中国史前传说的地位等诸方面,对炎帝神农的故里及炎帝神农文化的蕴涵进行了论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3月1日,“两岸同祈福神农佑中华”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线上交流活动在台湾新北市瑞芳青云殿与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同时举行,为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祈福。上午10时30分,祈福活动正式开始。在台湾,来自新北市中和福和宫、新北市二重先音宫、新北市土城五谷先帝庙、新北市瑞芳青云殿和台北市北投慈生宫的负责人与信众代表近百人齐聚瑞芳青云殿,恭迎神农炎帝祖庙圣驾人殿驻驾安座,之后举行祈福除疫献礼仪式。在湖南炎帝陵,击鼓九通,鸣金九响,大陆代表向炎帝神农氏敬献贡品与花篮,并向炎帝神农氏鞠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