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广告影响下的青年消费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广告注重研究青年消费者心理,利用青年群体的特点和弱点,对青年产生巨大影响,并且促进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总之,现代广告影响下的青年消费文化动摇了传统的消费观念,在强调个人价值和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可能对青年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张苗 《检察风云》2023,(22):38-39
<正>近年来,以剧本杀、极限运动体验、萌宠会馆、付费自习室、特色酒吧、街舞工作室、脱口秀、音乐剧等为代表的新消费业态增长明显,正成为青年消费的新选择和青年追求个性化生活以及消费升级的主战场。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社会学视角的国际大都市研究”课题组调研显示,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新兴青年群体人数规模快速增长,新兴青年正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新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徽商作为明清以来中国的第一大商帮,雄踞中国商场上百年之久,当这一类商人群体致富后,他们大多采取大量购置土地的方式来消费自己积累的资本。本文通过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徽商这一行为的心理状态,进而进一步了解徽商群体,最终帮助我们了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商人群体经商及消费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书主要对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出现的一种奇怪的消费现象——“厌消费”进行分析与解构,其实现在的中国,也已经有了这样的苗头:年轻的一代会因为没团购就不吃大餐,会坚持租房而不买房,会因为停车位的收费和交通堵塞坚持不买车。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出现了主力消费群体(80后群体)大面积的厌恶消费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呈现出即使收入增加,消费也没有随之增长的反常结果,  相似文献   

5.
《北方法学》2020,(4):42-55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曾经规定了追续权条款,引发了追续权是否具有正当性的巨大争议。反对者主要秉持着"挨饿的艺术家"学说、"首次销售"原则与价值学说驳斥追续权的正当性。不过,这些观点对追续权存在误读,不具有说服力。从著作权原理上看,我国创设追续权制度具有正当性。一方面,艺术家有权依著作权法获得利益,但现行著作权法对艺术家仅存有限的实践价值,追续权能够使得艺术家与其他作者在获益上处于平等地位;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原件再次出售会产生新的消费群体,这一消费群体将因此有机会观看并使用艺术作品,根据作品使用等级体制,艺术家对于最终消费群体使用作品的直接报酬请求权转为对中间商的间接报酬请求权,此即为追续权的由来。  相似文献   

6.
论消费变迁对贿赂犯罪的影响宫晓冰本文侧重从消费角度研究公职人员产生权钱交易的思想动机,亦即从公职人员群体而不是从个别公职人员的消费变迁来探究消费这样一种社会经济行为与公职人员权钱交易的内在关系。一、公职人员的消费行为是决定其权钱交易动机的主要因素(一...  相似文献   

7.
"80后"、"90后"的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在消费观念上与同龄人具有相同与相异之处。比较而言,他们属同龄人中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较好的群体。因此,他们的消费观念对同龄人具有表率与示范作用。重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不仅有益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利于为社会同龄人提供良好的示范与表率作用,这要求大学生应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遵循相关的消费伦理原则,即:合理原则、适度原则、健康文明原则、节俭原则。  相似文献   

8.
青年就业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并由此在世界各地产生不同于传统的青年群体亚文化和行为模式。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工是构成青年就业的两大主力。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各大城市近年来都新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出现了不同的看法。论文在批判性地回顾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的经验资料,认为大学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大都市中的在职贫穷问题,并建议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制定干预政策。  相似文献   

9.
狱内罪犯弱势群体是一个易发案件的群体。其心理特征是安全感缺乏,缺乏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和信心,悲观、失望、消极、颓度、紧张、焦虑、多疑、孤僻,普遍存在迷信思想和宿命意识,自暴自弃,情感脆弱,承受能力差,在强烈刺激下易发生意外。在新形势下,要确保狱内良好的改造秩序,维护正常的监管安全形势,对弱势群体进行科学的管理,必须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人格、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干预,以此化解危机,促使罪犯安心改造。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就业结构中的特殊群体,其消费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回顾,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进行全面的综述研究,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对于进一步发掘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特征背后的深层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学者研究此类课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冯军芳 《法制与社会》2010,(23):187-188
高校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而青年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的主要运用和影响的一个重要群体,网络与高校共青团青年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本文以郑州大学为例分析网络对高校共青团青年工作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能更好地利用网络做好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群体诉讼制度是为了解决人数众多的消费纠纷所设立的一种法律制度。本文指出消费者群体诉讼制度具有诉讼当事人人数众多、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判决效力具有扩张性,诉讼有公益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心理学界对自我研究的逐渐兴起,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里健康影响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中群体,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塑追期,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大学生积极关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帮助大学生健全人格,拥有阳光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青年律师,我认为职业道德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以前我在法院工作了很长时间,与许多律师有过接触。现在到了上海,又在上海司法界与律师界交了很多朋友。我认为,职业道德是一个应当引起青年律师高度重视的问题。谈职业道德离不开律师职业的目的,从律师协会对青年律师进行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促使青年人选择律师职业依次排在前三位的因素是收入、具有挑战性和较大的自由度。没有多少青年律师是因为律师能为现实社会正义和公平起到促进作用而选择这个职业的。这固然有一个社会环境问题,如律师地位低、法制水平差等因…  相似文献   

15.
陈飞 《中国司法》2001,3(8):49-50
恩格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2页)。这就是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体系和整体之中。对于犯罪现象来说,产生犯罪的各种原因、条件等相关因素,也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系之中。为了更好地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预防他们重新犯罪,本文拟就刑释解教人员的心理特征,以及由心理特征引起的行为偏差的纠正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刑释解教人员的心理特征与行为偏差 刑释解教人员是指公民违…  相似文献   

16.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投向青年:一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事业前进最活跃的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中国公证协会青年公证员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工委)成立以来,紧密结合中国公证协会整体工作目标,研究并厘清发展思路,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以加强青年公证员思想政治教育为切人点,以加大青年业务骨干培养力度为工作重点,通过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公证员队伍,推动公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犯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改造群体,其犯罪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心理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特定年龄阶段密切联系,同时家庭、学校、社会等一些负面因素也对他们缺陷心理具有一定影响。在教育改造未成年犯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缺陷心理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18.
刘世宝 《中国律师》2010,(10):87-88
亲爱的青年律师朋友们,你是否对律师这一职业产生了困惑和烦恼而信心不足?你是否觉得自己处于“我是一只小小鸟想飞也飞不高”的困境之中?你是否对律师业勃兴和法治的春天感到渺茫?那么我作为青年律师群体中的普通一员.把朱树英老师对青年律师的教诲真实记录下来并作为见证者.呈献给青年律师以及有志于从事律师职业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高端品牌的设计和质感一方面不断提升了市场的消费品位,但另一方面,高端品牌又促使了无休止的消费攀比心理,加剧了消费群体两极分化的严重性,诱发了一个新的崇尚  相似文献   

20.
作为物权客体的物,在物权法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物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物具有四个特征即与人身分离,可为人所支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是一个有体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物的类型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有些已经突破了这四个特征。物有许多种分类,如不动产与动产,消费物与非消费物,替代物与不可替代物,可分物与不可分物等等。但是本文认为,以下几对概念更有探讨价值,即物与物的重要成分,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孽息,单一物、合成物和聚合物。对它们的区分在物权法上确实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