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遵义会议历史地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遵义会议历史地位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倾向性观点认为 :遵义会议结束了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长期统治 ,迅速打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局面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遵义会议是毛泽东领导地位在全党和全军逐渐得到认可的开端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开始根本性转折 ;遵义会议摆脱了外国经验的束缚 ,是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问题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遵义会议关于党的政治路线问题的决议既是基于客观事实基础上的一种斗争策略 ,又存在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同时 ,我认为 ,研究遵义会议历史地位还需要着重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遵义会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遵义会议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规律认识的关系、遵义会议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遵义会议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关系、遵义会议与中国对外政策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开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品质。在新时期,遵义会议精神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实事求是是遵义会议精神的精髓,独立自主是遵义会议精神的核心,灵活机动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鲜明特征,民主团结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标志,坚定信仰、敢为人先、听党指挥,是遵义会议精神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正>我喜欢遵义会议邮票,几十年来,我为收集、研究有关遵义会议的票、戳、封、片、卡等邮品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编组了《伟大的转折——遵义会议》的邮集,参加了全国邮展获得铜奖。我还利用有关票、戳、封、片制作了一些颇有纪念意义的邮品。遵义会议是我国革命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201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书中指出: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  相似文献   

4.
遵义会议不但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意义重大,而且在每一个参加者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遵义会议的伟大精神照耀着1935年以后的中国革命史,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途上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前进。通过梳理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遵义会议亲历者的相关评述,让人们对遵义会议的召开情况,以及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意义,得到更深切、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以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实事求是、独立自主,顾全大局、民主团结为基本内涵的遵义会议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正陆培法在10月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文介绍说,寻找遵义会议会址是段曲折的过程。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和极为保密的情况下召开的,遵义本地没有知情人。而有关遵义会议的记录也失落了。原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馆长、党史专家费侃如,披露了当初寻找、确认遵义会议会址的种种鲜为人知的历  相似文献   

6.
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所以这样讲,主要在于遵义会议实现了党中央领导核心、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军事战略方针的三大改变。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与其前后召开的系列会议密切相关,既包括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准备的系列会议,也包括"鸡鸣三省"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等对巩固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发挥重要作用的系列会议。没有系列会议的基础作用,就不可能有遵义会议的主导作用。反之,如果没有遵义会议标志作用的凸显,系列会议的合力作用也很难为历史所承认。以遵义会议为界,可以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划分为两个14年,从前后两个方面来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我们党的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作用,也有助于更加理性地全面认识党领导的28年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7.
遵义会议前后,张闻天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促使遵义会议成功召开,实现红军军事战略的转变,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和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探讨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问题,可以从"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时期"两个概念,即从遵义会议本身和从遵义会议的酝酿、召开及其决议的最后通过乃至下发、传达与贯彻这一完整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遵义会议本身虽然并没有推举毛泽东"在党内负总责",也没有让他成为"最后在军事指挥上下决心的负责者",但是,在贯彻和运用遵义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在领导各路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并取得长征胜利的英勇斗争中,在克服"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分裂主义挑战、维护全党与全军团结统一的过程中,在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艰辛探索中,在完成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并最终促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历程中,毛泽东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领导作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不仅是这段历史亲历者的共识,也是基本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9.
体现在遵义会议中的民主团结精神表现为四个方面:遵义会议是集体领导对独断专行的胜利;遵义会议是通过民主酝酿来争取多数人支持的绝好范例;遵义会议是据理力争,以理服人的成功典范;遵义会议留下了注重党内团结,不打击报复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文汇》2021,(1):F0002-F0002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由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等11个纪念场馆组成。遵义会议会址是纪念馆的核心部分,会址建筑为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会议室在二楼,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保持了当年开会时的原貌,墙上有挂钟和两个壁柜。  相似文献   

11.
阮鑫 《党史文苑》2007,(10):32-33
遵义会议前后,张闻天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促使遵义会议成功召开,实现红军军事战略的转变,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和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前,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遵义会议上,作长篇发言陈述正确主张,为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又力促组建成熟的党中央和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3.
钱运录同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热爱贵州、建设贵州、振兴贵州,积极投身到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当前,全省上下正按照省委的部署,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结合我省实际学习遵义会议精神。本刊特刊发了潘健等同志对遵义会议精神研究的文章,以带动对遵义会议精神的深入研讨,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从而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毛泽东因遵义会议而彪炳史册,遵义会议因毛泽东而光耀千秋。毛泽东与遵义会议留下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情缘。毛泽东最先提议"搞个扩大会议"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15.
1985年1月,为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遵义会议文献》。该书第一次公开发表了《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提纲》是一份非常难得的重要的历史文献,它的发表,对弄清遵义会议的一些疑难问题,推动党史学界深入研究遵义会议及其前后的历史,发挥了很大作用。《遵义会议文献》一书中,对《提纲》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5,(5):18-20
<正>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确立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战略战术,使党领导红军完成了具有伟大意义的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形成的革命传统、孕育的宝贵精神,始终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张闻天在《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中说:"遵义会议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这是一。第二,遵义会议改变了领导,实际上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中心的中央的建立。第三,遵义会议克服了‘左'倾机会主义,首先在革命战争的领导上。第四,教条宗派开始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分裂。"遵义会议增补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分工为周恩来军事指挥的帮助者。会后不久,选举张闻天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可是,张闻天为什么如此评价遵义会议呢?这到底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真相呢?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19.
费侃如 《当代贵州》2012,(23):20-21
为纪念遵义会议,1951年在遵义地区专员公署和中共遵义地委领导下,成立了“遵义会议纪念建设筹备委员会”。由于遵义会议是在绝对秘密的情况下举行,因此,寻找会址颇费了一番周折。根据一些同志的回忆,当年红军曾在老城杨柳街的天主堂开过会(后经证实,红军确在此处召开过各界群众代表大会和红军干部会),就初步判定天主堂为遵义会议会址,并挂出了“遵义会议纪念堂”牌子。  相似文献   

20.
《党史纵览》2013,(7):53-53
一件未署名的文件长征途中所召开的遵义会议,随着毛泽东的影响日益扩大,政治地位日益提高,对于这个会议的研究也就日益深入。然而,由于在档案中没有找到遵义会议的记录,关于遵义会议的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一份关于遵义会议的手稿的发现,一下子解决了许多历史难题,引起广泛注意。这份手稿,是1956年中共八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