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毅  ;滕新才 《求索》2014,(12):173-177
刘勰“辨骚”是从汉人的“骚辩”开始的,其目的不仅仅是要对之进行评论,更重要的是要在汉人“骚辩”的基础上树立己论。刘勰借汉代“骚辩”而立的己论主要有四个方面:肯定屈骚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并高度推崇其意义和地位;肯定屈骚文学的巨大影响;对文学与经书(经学)的关系给予了较为正确的区分,且对文学创作原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较为科学的文学批评原则。这四点乃是刘勰屈骚批评的重点,亦是南朝屈骚批评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屈骚的经典化是在不断被模仿、被诠释的过程中完成的。屈骚诠释史中,屈原的自沉是一个兴奋点,历代士人往往从忠、怨、谏、隐等几个方向去解读屈原的自沉。解读者的诠释过程中,往往言说他者与言说自我两种声音并存,解读者甚至未必意在还原屈原的历史原貌,而是借诠释屈原,表达自己的政治文化见解,从而塑造出了各自心目中的屈原形象。这些屈原形象或暗示出诠释者对其面对的政治文化价值的批判,或暗示出诠释者对其面对的政治文化价值的认同。对屈原自沉的解读深刻反映出历代士人在君与臣、道与势的碰撞中,对于行与藏、出与入等安身立命方式的思索与选择。这正是自沉成为历代士人解读屈原及其作品的焦点之原因所在,也正是屈骚不断被模仿、被诠释从而成为文学经典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李白的对庄、屈“并之以为心”的理想人生模式在中国士人心态轨迹中有着“始”的重要地位,它的具体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庄”与“屈”的思想行为的彼此渗透,整合屈原和庄子实现理想人格的过程,继承并发扬庄子和屈原的人格独立性。以这种人格影响为基础,李白作品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境界的伟大与情感的激越。  相似文献   

4.
朱熹晚年采用以儒注屈的方式 ,以儒制儒 ,否定班固等人用“中庸”的尺度来衡量屈骚思想 ,建立了新的评屈理论模式和格局。同时 ,对扬雄否定屈原的言行作了批驳 ,这是朱熹尊屈倾向的又一表现  相似文献   

5.
梁颂成 《求索》2012,(6):158-159,151
龙膺的一生,始终以屈原"枌里(故里)后生"自居,对屈原崇敬有加。他自觉以屈原、宋玉为楷模,结合自己坎坷的仕宦经历,在诗文中尽情倾吐人生的屈怨骚情;他将屈原的行事为人、文学境界作为一种标杆,来评论文坛现象,论诗衡文。龙膺的思想,是在不同的"国家"理念背景下,调和了屈原人生矛盾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钱澄之的屈骚阐释,游走在诗学、易学、庄学之间,庄与易因时而相合,屈与诗因性情而相连,易与诗因为感应而相通,钱澄之以庄解骚、以易解骚的阐释视野,依托于他的庄学、易学宏大的学术研究背景,并以一种深刻的比较意识,凸显了其屈骚阐释的学术新路。钱澄之作为明代遗民群体中的一员,遗民群体生命情感的介入,又使得他这一时期的屈骚阐释天然地具有了其它时期所无法彰显的独特诗学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毅 《湖湘论坛》2001,14(6):37-39
文学是民族文化心理历程活的“化石”。文学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有许多通融的地方。本文就选择这样的角度,去探视冯子振与湖湘文化的关系。一冯子振(1257—1348年)的文学创造带有独特的湖湘文化的印记。这从其作品的以下三个特点可看出来。其一,对屈原,贾谊的景仰,并刻意以骚赋为楷模。“自楚汉时期屈原流寓沅湘、贾谊谪宦长沙之后,流波所及,始开湖南文学风气。尤其是屈原的辞赋……在开创了一个与《诗经》风格迥异的南方楚辞,离骚文学流派的同时,也奠定了湖南文学的基石。屈、贾一直是古代湖南士子引为骄傲的文章和道德…  相似文献   

8.
南宋楚辞创作衰微,高似孙《骚略》载拟骚之作33篇,可谓独盛。但高氏既明言反对楚辞创作的蹈袭,所作《骚略》又有极大的模仿痕迹,此诚不可解。本文对《骚略》的命意和体例做出分析。认为他编选《骚略》的命意是"以骚解骚",即用自己的拟骚创作来对屈原的情志做出阐发。而他对屈原情志的阐释可以概括为"芳香雅洁,冲淡自守"。最后指出高似孙的"离骚不可学"、"以骚解骚"等观念是北宋以来拟骚创作求新、求变失败后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9.
曾毅 《求索》2013,(10):143-145
屈骚批评从汉人开端之后千年不绝。在这历时悠久的批评历史里,其批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这种丰富性很鲜明地体现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屈骚批评内容的多次发展和转变上。两汉到南朝间就有一次比较大的转变,我们将之简单归纳为:从以《诗》评《骚》到诗骚同源。这次转变,不仅使屈骚批评的内容发生根本改变,呈现出与汉代屈骚批评不同的内容和特征;而且意义重大,对以后的《楚辞》批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多年里,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之间,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战略思维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各国以民族自主、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为主要追求的国际共识。大国的意愿依然左右着世界秩序,但全球格局已开始由美国主导的“一极化”逐渐向“多极化”迈进。“9·11恐怖袭击”发生后,随之而来的“反恐战争”,之后的金融风暴以及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国际事件,对西方社会震动颇大,也迫使其对所推崇的所谓“普世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和研究,大致可分为魏晋和南北朝两个阶段。魏晋人学“骚”、拟“骚”者不乏其人,但无突出成绩,亦少精到或警策之语;至南北朝,评“骚”、拟“骚”又显活跃,诸家言论,有誉有毁:誉者视《离骚》为“奇文”,赞曰:“屈平联藻于日月”;毁者将屈原视为“狂人”或“轻薄”之人,认为其死不足惜。无论是誉是毁,是对是错,在历史上均产生过一定影响。今天,随着楚辞研究领域的扩大和深入,对于这个历史时期楚辞研究的情况,有必要加以全面、系统地搜集和梳理,以便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估价。魏晋人论及屈原并有所评价者有:曹丕、刘毅、挚虞、谢万、陆云、曹摅、皇甫谧、葛洪、陶渊明、萧统等。  相似文献   

12.
蒙金含  林树明 《求索》2008,(5):177-179
《文心雕龙·辩骚》作为刘勰文艺思想的“枢纽”,全面反映了他对楚辞的审关方式和评价标准。刘勰对屈原的高度赞扬和欣赏,表现了他对楚辞的钦慕式的审关认同,这种审美认同感最终导致刘勰对楚辞审关超越意识的形成。刘勰的文学批评是以其思想素养为基础的,他将不同的思想糅合在文学审关活动中,形成独特的审关经验,这种审美经验也是他在《文心雕龙·辩骚》中对楚辞形成钦慕式审美认同感、实现审美超越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与黄河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数千年来,长江以自己甘美的乳汁浸润着荆楚大地,孕育了无数英才俊杰,陶冶了众多文坛巨匠.而屈原和宋玉就是其中两位杰出代表。正如文学史家陆侃如所说:“谁是中国文学之祖?我毫不迟疑的说:屈原与宋玉。他们不但给予楚民族文学以永久的生命,并且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稳固的基础……古代若无屈、宋,则文学史决没有那样灿烂;而楚民族若无屈、宋,则楚文学也决占不到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屈原“放逐”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司马迁提出屈原“放逐”说之后,两千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治骚者。人们在诸如屈原放逐的次数、时间、地点以及原因、背景等问题上,各立其说,相互辩难,却始终未有趋于一致的结论。令人不解的是,人们对这个问题争论了两千多年,却始终未有人对问题本身提出怀疑——屈原一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1月12日至15日,“’96屈原文化研讨会”,在宜昌市隆重举行。省内外屈学研究专家及宜昌市的领导、学者130余人到会。会议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宗旨,以弘扬主旋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以“屈原与爱国主义”为主题,共收到论文50余篇。到会代表着重就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作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同时也涉及屈原与楚辞研究的其他问题。关于“屈原与爱国主义”问题,到会学者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了更为深入、系统的阐发。有的学者在论述屈原爱国主义的思想体系时指出:屈原的爱国主义,是在楚国…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丰富多彩。而文学史上最早运用神话传说进行创作的文学家,则要推战同时期的庄子、屈原。他们对神话的加工、运用,把浪漫主义文学推上第一个高峰。明陈子龙《谭子庄骚二学序》指出:“二子所著之书用心恢奇,逞辞荒诞,其宏逸变幻,亦有相类。”把庄屈的特点概括为“恢奇”、“荒诞”。但是,他们同中有异,龚自珍《最录李白集》云:“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就指出了他们作为“这一个”的独有的创作个性。本文试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上古神话传说如何融化在他们的作品之中,从而形成各自的术艺特色。  相似文献   

17.
“屈原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大树,是汉民族文艺的总的根源之一。”作为在湖湘大地度过了后半生,自沉汩罗,创作了大量与日月争光的辞赋的屈原,更是湖湘古代文学的开创者。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组织并领导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支文学创作队伍,这就是以他为首,包括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在内的“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的楚辞创作队伍。虽然现在还没有材料证明宋玉等人到过湖湘,但它至少是一支楚辞创作队伍,而湖湘也是楚辞的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金相玉质,百世无匹”的屈原诗作,充溢着前所未有的强烈爱国精神。因此,人们称屈原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之所以异乎寻常的强烈,乃是历史、社会以及家庭、个人等多种因素交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则是他那超乎常人而达到时代高度的哲学认识。屈原的爱国精神,正是以先进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欲要充分阐发和大力弘扬屈原的爱国精神,就必须认真探讨和深人理解屈原的哲学思想。屈原的哲学思想,最为集中地表达在被誉为“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的长篇诗作《天问》中。在此诗的开篇,屈原就提…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大国国民意识不是“以硬对硬”而应是“软硬结合强调和平”;不是“零和博弈、阻碍人家的发展”而应是“合作发展共赢”;不是“弱国自卑”而应是“大国自信”;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而应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国民心态”。  相似文献   

20.
袁晞 《春秋》2012,(6):9-15
武训(1838-1896).山东堂邑(今冠县)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以乞丐之身而行兴学之事,艰苦备尝.终生不渝。为表彰他的义学善举.清政府赐其“义学正”之名号、“乐善好施”的匾额和象征最高荣誉的“黄马褂”。清国史馆将其事迹列入清史列传孝行节内。建国前,各界要人和社会名流对他都极其推崇。蔡元培、黄炎培、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