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的名字就像他的性格,而他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有人这样形容他:竹本生就真性情。他如猎猎风中一根竹,挺拔、坚韧、毫不动摇地在人生的画卷中着色。 笔者采访他后,却觉得他的人生甚至他的罗曼史更像郑板桥的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他就是“神舟”号飞船的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  相似文献   

2.
他是主持人、歌手、演员,他的故事足够励志,他曾主持过凤凰传奇曾毅、张瑶等众多明星婚礼,发行中国首张原创婚礼歌曲专辑《圆梦》,他与郭富城、孙红雷联合出演的电影《全民目击》近期上映,还被誉为中国首席婚礼司仪。他就是马智宇。他用自己的方式传递亲情、友情、爱情的珍贵。马智宇五六岁时父母就离异了,妈妈一手把他拉扯大,为了他一直未再嫁人。他从小就喜欢唱  相似文献   

3.
他被誉为西方现代艺术的最后一位大师,他被艺术界称为"多媒材之父"和"非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与毕加索、杜尚、萨尔瓦多·达利、胡安·米罗齐名的抽象艺术先驱,他还是西方画坛少数受到过东方哲学思想影响的艺术家之一。他就是西班牙前卫画家、雕塑家安东尼·塔皮埃斯。  相似文献   

4.
王力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汉语音韵学、语法学、词汇——— 训诂学、 汉语史、诗律学、语言学史诸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同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 和诗人。王力先生之所以成就过人首先在于他的为学术而献身的精神。他刻苦专一, 博通古今, 由博返约;他善于以科学的语言理论之矢射汉民族语言特质之的;他善于处理材料与观点间的辩 证关系;他既富于创新精神, 又勇于内省, 故能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5.
他喜欢搞笑,带给身边人总是无数的欢笑;他面相慈善,给人以值得信赖之感;他功力深厚,阅历丰富、满腹经纶,是年轻人的好老师、好长辈……他的心态永远就像"老顽童",是青少年的好朋友。去年此际,我伴着他在科尔沁草原播种了散文诗新的种子。今年今日,他却不能再回到那里去欣赏美景,我只有在思念中,伴着怀念仰望蓝天,看着他正携着星光远行……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发生那年,鲁迅在家乡绍兴教书。虽然他此前没有参加革命组织如光复会、同盟会等,但他对这场革命是企盼、拥护的。绍兴光复前夕,他组织学生宣传革命,张贴告示,后来,他出现在绍兴府欢迎革命军的人群中。但是他很快失望于这场革命,以为只是换了招牌,社会的“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批评新政府,他失去了工作。幸运的是,经朋友推荐,他到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  相似文献   

7.
把一生化为音符——记作曲家教育家郭祖荣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有这样一位老音乐人:他在国内音乐家中绝无仅有两度进京举办个人音乐会;他的交响乐作品深受李德伦、殷承宗、韩中杰等大家的好评;他用他的交响乐作品“把福建提升到音乐的‘第二世界’”;他从事音乐教育数十年……但,在诸多荣誉面前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多少坎坷,付出了怎样的心血,他就是华人中创作交响乐最多的音乐家——郭祖荣先生。  相似文献   

8.
心语     
姚玉红 《新青年》2015,(1):36-37
他对她而言曾经是满眼的威严,很少见到他的笑容,只能是敬而远之。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看到他感觉很温暖。坦率地讲,她很敬重他,不仅欣赏他善解人意的为人处事,也喜欢他雷厉风行、敢做敢为的担当,更享受他那风趣幽默的话语……总之,她和我说她迷上了他。那些日子她很烦,常约我去小酌。我能看得出她的内心很矛盾,什么心思也没有,她总想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笑容。但我知道她内心装着沉  相似文献   

9.
对王良的第一印象,是他温文尔雅的外表和炯炯有神的双眸。面对他,你不仅能感受到他对创作的谨严与深情,更能感受到他喷薄而出的创作欲望。走进他家,饭桌上、冰箱上、书桌上、陈列柜中,到处摆放着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让你仿佛置身于根雕艺术展厅;迈进他的工作室,一帧帧篆刻作品,一枚枚印章,刻刀、印泥、古书……甚至于一桌一椅也都沾染了灵  相似文献   

10.
健康与财富     
朋友最近中风,卧病在床,趁着周末去他家探访问候。 他才年过半百,却是百病缠身,所有有钱人的都市疾病都患上了。他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中风之后,连视觉、行动也成问题。他自嘲说自己中了大满贯(jackpot)! 表面上他好像还很乐观,对自己的病情似乎若无其事。但言谈之间,他显然对自己健康恶化感到忧虑和心有不甘。他嗟叹自己年轻时拼命赚钱,焚膏继晷,日以继夜地工作,疲于奔命,透支了生命。 小时候他的家境不好,父亲生意破产后,一家人便过着贫困生活,受尽亲戚的奚落。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摆脱贫穷,要…  相似文献   

11.
罗雨笙 《海内与海外》2014,(6):23+22-22
正我的爷爷罗章龙活到了99岁,1995年大年初四那天去世。在他90多岁时和他接触交谈过的人都对他清晰的思路、敏捷的反应、稳健的步履、爽朗的谈吐惊讶不已。他的晚年并不寂寞,在窄小的椿园书屋里,每天都能接到一些来信,他为能得到这么些理解而感到快慰。爷爷的一生经历波澜起伏,多少带有传奇色彩。在中国近代史上爷爷很欣赏的人物是毛泽东。在载记中他引用了毛泽东青  相似文献   

12.
我认识青年篆刻家、书法家于同新还是由于贾诚隽先生的介绍,数次樽酒论文,颇为相得。但对于他于篆刻、书法领域的笔耕不辍,却疏于了解。一日曾前往他的工作室,看见他的万枚图章,看见他的大篆十数米长卷,始不由不发出内心钦佩,而且对他的艺术人生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凤翔 《海内与海外》2014,(10):37-38
由于已故诗坛泰斗臧克家同志与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关系密切,更由于他关心、支持我的工作,在他生前,他每有新的书籍出版,常常签上字赠我一部,使我获益良多。他驾鹤西归业已十年,没有想到,今天又得到了一部新出版的他的大作。这部新作,是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臧克家的四个子女臧乐源、臧乐安、臧小平、郑苏伊选编的《友情和墨香——臧克家和他的师友们》。在书的扉页上有"凤祥先生惠存臧家兄妹2014.6.28"等字样。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沃尔福维茨深受关注,他任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是众多人眼中的鹰派人物。他曾在卡特、里根、老布什和布什四届政府中任职。如今,他是世界银行行长。前不久他到中国访问,向笔者发表了对中国经济发展、减贫等诸多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是如此感佩那些梦中才可见到的诗人,我是如此迷恋着那些在我生命里让我刻骨铭心的诗句。尤其喜欢古人写的悼亡词,情真意切,"人生有情泪沾臆"我读得直落泪。我欣赏的有苏东坡的《江城子》,还有纳兰的《浣溪沙》和《蝶恋花》。古往今来的人世间,我最喜欢的古人就是苏东坡了,他的才气、他的豁达、他的随遇而安、他的以苦为乐都让我动容。他的《江城子》更是已经刻在了心里。他和王弗应该  相似文献   

16.
当兵团班长、排长、党支部书记、机耕队长,他的赞成票数一路领先;当干事、团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场长,他的民意票数一路上扬;2000年当选海南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当选全国劳模,他一路奋进有为。  相似文献   

17.
会飘的石头     
25岁的舞蹈家黄豆豆,身兼数职,舞星、教师、艺术总监等,第天早上7点起床跑步练功……风雨无阻,他总是停不下来。他个矮、下肢短,先天条件严重不足,但他却成为世界“舞”林高手。他说,他早就知道有个成功公式是:1%的天赋加上99%的努力,但他身边没有这样的人,而他做到了,这令他倍感自豪。  相似文献   

18.
王光英先生总是一口地道的京腔,因为他是北京生人。今年8月将满90高寿了,真快呀,当年健步壮实的英才,转眼已是期颐之年矣!他是北平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他曾任过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又曾任八、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知名度很高,海内外工商界都认识他,这当然也因他曾任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有关系了。他还是个京戏迷,一直任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19.
当年红军中的一代名将、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于1937年1月20日在河西走廊壮烈牺牲后,至今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中沉寂了数十载。尽管他在陵园中是军职最高的烈士,尽管他的遗物望远镱、皮包、手枪仍然陈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尽管他生前担任过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军团长、红五军军长(原红五军团与红四方面军33军合编后称红五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等要职.尽管他一生骁勇善战、屡创战功,但后来不少有关长征的书籍却几乎很少提及这位红军名将。他的战死、他的传奇经历也愈来愈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  相似文献   

20.
有才能的人遭受有权势的人压制、排挤、甚至打击,古往今来并不鲜见。最典型的,当属三国的曹丕与曹植,南宋的秦烩与陆游了。曹丕、曹植本是同胞兄弟,二人都善诗文,并同其父曹操齐名诗坛,被誉为"三曹"。而曹植在兄弟中表现得最有才能。曹操爱重他,不仅因为他长于文学,而且认为他"最可定大事",所以曾考虑立他为太子。但因为他任性,动摇了曹操对他的信任。此议虽未实现,却因此招来了曹丕对他的猜忌。曹丕即位后便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