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吸烟和饮酒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在全球11亿烟民中,中国占的比例最高,目前全国15岁以上的烟民有2.3亿,吸食的烟草占全世界的30%,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据我国1996年调查,青少年的吸烟率明显上升。2000年11月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在全国选择五个农村地区、二个城市地区的15-49岁已婚和未婚的男性及女性中开展艾滋病KAP(态度、知识及行为)调查和吸烟、饮酒情况调查。为了解这一人群中青少年(年龄15-29岁)吸烟和饮酒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本文作者于2002年6月在美国东西方中心研修期间,对有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国内有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多从原因分析着手,强调宏观教育预防工作。就陕西省而言,基于相关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吸毒青少年呈现出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经济状况较差、初始吸毒低龄化以及强制隔离戒毒青少年中农村户籍的比例较高、使用新型毒品的比例相对较高、复吸率高、戒治难度较大等特点。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是对毒品缺乏判断力、自控力以及交友不慎。预防青少年吸毒,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要提高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需要完善四级毒品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社会行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家庭结构完整性与农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2014学年以及2014—2015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为基础,基于OL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生活在结构缺失家庭中的农村青少年相比,结构完整家庭中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发生率显著较低;家庭结构通过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两条亲子关系路径来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状况;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父母监督以及父母对子女的信心等亲子互动显著正相关,而与家庭经济状况并无显著相关。这一结果揭示了亲子互动的重要意义,从微观的为人父母层面和宏观的公共政策层面都对预防和减少农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周围不良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个不同层面全面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原因,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因素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从加强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以及净化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从而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这一问题做为一个社会化的问题,要求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工程,对青少年进行广泛的权益保护、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5.
马超 《公安研究》2012,(6):49-52
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青少年违法犯罪出现居高不下趋势。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问题。公安机关在预防和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要实施完善立法、改进司法、发展机构、加强教育四项长效举措,以及深化社区警务、优化成长环境、实施挽救工程三项短期措施,抑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正>"模拟政协"活动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与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的精神、热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以前应邀参加过几次"翱翔计划"的活动,对北京市青少年教育的一些创新项目和创新措施有一定了解。对于"模拟政协"活动,我就从培养合格的中国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来谈谈我的认识。我觉得"模拟政协"活动的开展是把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做到了  相似文献   

7.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2003年7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法”)的实施情况一并进行了检查。这次检查的重点有三项:一是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情况,特别是农村和城市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情况;二是未  相似文献   

8.
对1984年全国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犯罪意识的形成所受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百分比分别为:居住条件为1.5296,个人气质为2.7563,学校教育状况为5.4025,个人挫折为8.5626,好友影响为8.9702,社会文化影响为9.2995,工作单位状况为13.7670,本人基本情况为22.7796,家庭影响为23.8804。(北京《犯罪心理学讲座汇编》296页)由此可见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它因素的影响。家庭能否起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它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就是本文力图解答的问题。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而且,在青少年的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课题组实施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问卷调查,对于青少年中的“偶像崇拜”现象,重点关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偶像崇拜”的比例和方式;(2)“偶像崇拜”的原因和认识;(3)“偶像崇拜”的体验与收获;(4)“偶像崇拜”的周围反应和对应。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追求,是想获取当代中国青少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其自身对“偶像崇拜”现象的看法和体认,反思我们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的评价或担忧,审视我们对这类言行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从而试图以更具前瞻性的视野、更有战略性的文化建设方案、更符合青少年现实需求的教育办法,来推进我国青少年阶段的人生辅导和素质教育,并同时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你对吸烟了解多少?首先,我们来做个测试。一、中国过早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A)听音乐声音过大B)翘课C)吃太多饺子D)吸烟在某些情况下,A-C可能有风险,但答案显然是D。烟草使用,包括主动吸烟和二手烟暴露是中国慢性疾病过早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吸烟者在  相似文献   

11.
试析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犯罪,我们必须利用社会的力量,形成职责明确、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切实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社区是城市管理体制的基础,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就业的重要场所。社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立足社区,可以把闲散青少年、流动青少年和问题家庭青少年等群体有针对性的管理起来,强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力度,同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预防工作整合起来,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社会联运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犯罪,我们必须利用社会的力量,形成职责明确、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切实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社区是城市管理体制的基础,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就业的重要场所。社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立足社区,可以把闲散青少年、流动青少年和问题家庭青少年等群体有针对性的管理起来,强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力度,同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预防工作整合起来,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社会联运机制。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如今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性问题。因此,预防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整个社会秩序和祖国的未来。因此,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  相似文献   

14.
“成年烟民”与青少年吸烟问题夏忠群吸烟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思想品德以及工作学习等都有很大危害,因此,这个问题一直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有关方面所关注。经过多年努力,制止青少年吸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到近几年,青少年吸烟率又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大学生吸烟率以每年4个百分,大的速度上升,高中和初中男生的吸烟率分别以每年2.3和3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不仅如此,近年的青少年吸烟还有明显的低龄化和高档化的发展趋势。如此严重的情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其巨大的危害性是不容低估的。客观地说,青少年吸烟现象屡禁不止,越演越烈,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成年烟民”的吸烟行为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即“成年烟民”的吸烟行为在客观上对青少年吸烟的促使作用,是一个最为主要原因。因此,基于对青少年的社会行为方式具有明显影响力的家长、前辈、老师等诸多身份的“成年烟民”,对令人担忧的青少年吸烟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成年烟民”都应为制止青少年吸烟作出应有努力。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学习群体的行为方式。一般认为,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有家庭、学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令人担忧.本文从社会转型期的角度审视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提出必须从社会入手,破除社会、学校和家庭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的"三角债",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青少年教育问题,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少年校外教育政策研究——一种文本内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照卡伦·皮特曼等人的政策分析框架,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旨在促进青少年校外教育健康发展的政策做了系统的解读和梳理.研究发现: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政策重点强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建设与发展规划,保障校外教育的顺利开展;(2)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对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3)加大对校外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吸收优秀人才参与校外教育工作;(4)探索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5)加强对校外社会环境的治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校外教育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出台新的政策来加以协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的青少年"涉黑"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研究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市近5年来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力图勾勒青少年"涉黑"犯罪的现实图景,意欲探究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犤本刊讯犦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主办的中国青少年研究的国家级学术网站———“中国青少年研究网”(www.cycs.org),于2004年2月15日正式开通试运行。“中国青少年研究网”(www.cycs.org)以“研究青少年,发现青少年,服务青少年”为宗旨,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1)研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青少年发展的相关问题;(2)展现中国青少年研究的成果和水平;(3)积累中国青少年研究的文献和数据;(4)反映中外青少年研究的动态和信息;(5)介绍中外青少年研究的组织、机构、专家、图书、期刊;(6)凝聚中国青少年研究的队伍和力量;(7)为青…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论述当代青少年性教育模式的问题,具体从三方面来切入:一是介绍国际上流行的两大性教育模式,由此引出国内的现状讨论和分析,指出在青少年中推行避孕教育已成当务之急;二是介绍西方的女性主义性教育,结合国内青少年的情况,指出性教育应该与性别教育相结合;三是介绍国际上性教育的研究状况,指出在正规学校教育之外,还需要审视和引导隐藏课程中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20.
张波 《青年论坛》2001,(1):24-25
问题青少年的出现在各地都是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诱发问题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而其中因教育不当、引导不当在这些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问题青少年的社区教育工作如何至关重大.本文从社区教育的角度出发,为预防问题青少年偏差行为产生和发展,提出如何进行教育的几点看法,以供同仁们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