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引导村庄建设有序进行、节约土地资源、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庄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合可持续发展。乌鲁木齐县结合自治区实施的抗震安居工程,对关系民生的农牧民住房问题,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采取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0,(18)
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2018年,江苏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今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要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的期盼。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宁海县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开展"净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作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点,成片连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投入少、见效快的方式,建设农村新社区,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村庄整治建设取得了明显  相似文献   

4.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腾飞,农村、农民的需求也在攀升。农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科技内涵、生活质量,转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创建生态文明村已迫在眉睫。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的一场伟大革命,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举措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5.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近年来,我区的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真正将这一战略工作落到实处,笔者认为,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需要亟待加强。一、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必要性——有利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农村的零星建设得不到有效控制,村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得不到认真落实,“新房子、乱村子”,“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就很难得到根本治理,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也就难…  相似文献   

6.
江仕敏 《创造》2019,(2):55-60
贫困和农村人居环境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补齐这两个短板。其中,农村面貌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也是当前推进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最起码要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了郊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北京市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市扎实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坚持规划引导,累计编制2915个村庄规划,基本实现了规划"应编尽编"要求。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党的二十大再次作出部署: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在乡村公共治理场域,国家、乡村社会和农民作为重要的结构力量与实践主体,共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S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说明:依托国家高位推动、地方政府专项部署与生活场域机制构建的耦合作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逐步深入农民日常生活,实现与农民以家户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接”。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治理资源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持续重塑农民生活空间,以家户为治理单元规范农民生活秩序,并通过现代化改造形塑农民生活实践,进一步赋能农民主体参与,从而建立起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林亮 《今日浙江》2013,(7):22-25
决策心声推进新农村试验区建设,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加快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在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试验区的发展之路上,要在探索中找出路、在推进中加力度、在应变中求突破,按照"粮食生产稳定、农业稳中有进,集体经济富、农民增收好,村庄环境美  相似文献   

10.
<正>再过几天,全国第二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将在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召开,这将翻开中国乡村建设新的一页。对广西而言,这既是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面貌改善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我区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次重大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点是"三农",关键在"三农",成效看"三农"。而作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场所和基础,农村人居环境的好坏,决定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和农民生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要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创建。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14,(22):35-36
正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使美丽乡村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市民的休闲乐园。杭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仅2012年,全国各地到杭州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的就有448批、3.2万人次。美丽模式一对症开方彰显各地村庄特色杭州市坚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既不搞大拆大建,也不赶农民上楼,而是突出村庄有机更新,保持乡土气息、田园风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体较差,发展状况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定区域特别是贫困乡村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乡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根据登封市总体部署,自2018年7月下旬开始,市人大常委会的5个督导小组定期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督导,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方法,为市委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海口市琼山区在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内涵,全面推进,统筹发展,整体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加快了农村奔小康的步伐。一是与优化生态环境相结合。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组织广大村民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乱搭乱建杂物;净化庭院、硬化道路、绿化村庄;大力推广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建立沼气池,使农村的面貌焕然新。二是与发展生态经济相结合。把创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上,引导农民面向市场,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瓜菜、水果、花卉、热带经…  相似文献   

15.
乡村建设需要动用公共资源,全国各地村情及农民需求差异大,要确保乡村建设取得实效,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构建一个有效的乡村建设推进机制至关重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等重点工作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为此。我们在经济欠发达的滨海县对农村人居环境作了些调查.发现了一些矛盾.并就对策作了一些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吴康 《政策瞭望》2006,(9):35-36
开展村庄整治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工程,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部署以来,通过县委、县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庆元县村庄整治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到2005年底,庆元县累计启动建设示范村9个,环境整治村90个,完成示范村建设5个,基本完成环境整治村46个,村庄整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314万元。村庄整治建设使欠发达地区农村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提升,同时,积极实施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广播…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12,(15):2-3
近年来,义乌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大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农村住房改造、生态文明建设、农民创业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等工作。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四大行动”,着力打造生态设施完善、生态经济发达、生态人居良好、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呈现出“五大特色”和“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正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市品质形象的重要举措,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近年来,晋江市大力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取得一定成效,但人居环境仍是制约晋江发展的一个短板。晋江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20年,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将《关于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列为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并对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针对督办过程中发现的"村庄规划编制指导性不强,农村裸房和无序建房现象突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垃圾分类管理、缆线整治进度较为滞后"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建议进一步落实市镇村各级主体责任,明确各部门分工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落后的农村人居环境是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文明生态村建设为发挥农村妇女潜能,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她们既是积极的建设者,也是主要的受益者。但基层农村社会男性领导者对女性作用的忽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妇女潜能的发挥。因此,在改善妇女居住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改善性别平等的人文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