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最近收到一本天津新创刊的刊物《文学自由谈》,看来好象是一本比较活泼的文学评论刊物。躺下来随便翻翻,第一篇是蒋子龙的《自由的生命是真诚》。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这篇“文章”主要就是为了介绍他的下面这段话,我自己是并没有什么新见解的:  相似文献   

2.
在今人看来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白话文及新文学方面的首倡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在当时人看来,胡适在新文学的倡导中,尤其是白话新诗的倡导中,却是并未得到认可的,甚至是一个"孤单的蝴蝶"。造成这种尴尬境地主要有当时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更有胡适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撕裂。  相似文献   

3.
刘亦实 《各界》2013,(10):22-23
胡适学识渊博,一生著述甚丰.仅白话诗就写了千余首,其中有一些诗,胡适自称之为"应酬诗".如《胡适日记》(1937年卷)中就有他做的几首"应酬诗"的记载:"1月6日,傅作义为先父子余公建纪念堂,来函征文,附上行状.历述他年少时种菜挑担,赶马车,颇能纪实,今特做小诗:拿得起鞭子,挑得起重担,靠自己的力气起家,这是个有担当的汉子."傅作义将军读了胡适寄来的诗,很是高兴,认为诗写得好,朴实洒脱,挺有味道,很感谢.  相似文献   

4.
浅析“批判的社会理论”与生产方式理论的对立赵巍,邢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自产生以来的全部历史,首先就是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历史。社会形态之所以一个比一个更高级、更复杂。其根本原因和根本标志,就在于它们有效的更发达的生产力和同这个生...  相似文献   

5.
张冠生 《各界》2014,(12):1-1
胡适的宽厚能容是出了名的。他主张“宽容比自由还重要”,亦知亦行,一生如此。但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他始终守着“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立场,对欠缺证据的说法寸步不让,以维护心中的学术尊严。  相似文献   

6.
谢泳 《各界》2014,(7):27-31
《读书》1999年第3期有陈红民先生一文:《智者千虑》.主要意思是说当年蒋介石请胡适入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虽然胡适最终没有“被湿了羽毛”,但“胡适怦然心动,有欲迎还拒之态,虽然属人之常情,但也可见在一定条件下,修炼了三十年的‘独立地位’是可以放弃的,‘诤友’也能成‘战友’.”  相似文献   

7.
胡适的名片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名片上写了《独立宣言》起草人、《维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起草人、维吉尼亚大学的创建者,唯独没有告诉人们他是美国总统。因为在他眼里,《独立宣言》起草人和大学创始人远比总统更重要。胡适有三十二个博士头衔,还有北京大学校长、驻美大使、中央研  相似文献   

8.
2010年,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各项活动中,展示了许多改革发展成就,"深圳十大观念"最为瞩目。"深圳十大观念"的产生经过了几百万人参与投票和数十位专家学者反复辩论。"深圳十大观念"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实现市民文化权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十大观念"一经推出就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深圳十大观念》一书也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追捧,自付印以来已加印5次,发行遍及25个省区市和港澳地区。本刊发表此文,以纪念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十大观念不仅是深圳30年奉献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心路历程、历史纪录和经典表达。""深圳十大观念"之所以会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与"南方谈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回顾深圳从"南方谈话"到"深圳十大观念"的思想历程,对于我们把南方谈话彰显的改革开放和敢闯敢试精神传承下去,推进深圳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宝昌,在影视圈里被大家尊称为“宝爷”,不仅在他倾尽毕生心血为我们奉上《大宅门》这部盛筵,更在于他宅心“义”厚的待人处事之道。对于众多明星大腕不计报酬,主动支持《大宅门》这件事,郭宝昌说:“我这人什么本事都没有,就是混了一好人缘,大家伙还觉得我这个朋友值得交,帮他一把吧,就全来了。”  相似文献   

10.
张书克 《各界》2014,(8):2-2
1921年,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译所所长的高梦旦多次向胡适提出,希望胡适从北京大学辞职,到商务印书馆去工作。高梦旦很诚恳,他说:“我们那边缺少一个眼睛,我们盼望你来做我们的眼睛。”胡适当然知道商务印书馆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得着一个商务印书馆,比得着任何学校都更重要:商务印书馆的编译所也的确是一个很要紧的教育机构,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势力。但胡适还是婉言谢绝了高梦旦的好意。胡适的想法是:自己还年轻(当时胡适30岁),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至少还应当再做10年、20年自己的事业;至于编译所的事业,则是“完全为人”的事;他不应当放弃自己的事情,去办那完全为人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责古典经济学的范畴是非历史的,而没有将其看成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在阿尔都塞看来,这一"历史的责难"并不是马克思最终的批判,且引起了极其严重的误解:把马克思的"历史"概念混淆为历史主义。一切历史主义的基本结构就在于黑格尔历史概念的同时代性,这种同时代性被作为理论条件强加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于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重新变成了意识形态的历史概念。在阿尔都塞看来,马克思的"历史"是以社会整体结构为基础的一个"没有主体或目的的过程",《资本论》构成了"真正的历史科学"。它所追求的完全不是理解作为历史的结果的社会的产生机制,而是理解这种结果即现存的现实社会产生社会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第一次在法律上把个人的财产置于和国家财产平等对待,目的就是要更充分的关注民生,保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物权法》。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物权法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其平等保护的立法精神和理念。具体说来,无论是公有制单位,还是私人企业,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是其合法所获得的财产,就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曾经有个别人声  相似文献   

13.
蒋勋功 《党政论坛》2014,(20):51-51
有人说,没有比指出别人缺点更高兴的事。这不,就是名人奇才有时也不能免俗。苏东坡被称为旷世奇才,学问深不可测。一天,当他看到宰相王安石写的《咏菊》诗,其中有一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他心生质疑,认为菊花耐寒抗霜,哪能一起风就被吹落一地呢?就自作主张改成:"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当时还悠然自得,直至那一回,他在某地赏菊,一阵风起,菊花便片片飘落,洋洋洒洒,遍地金黄,果然应了王安石诗中的景象。他疑惑不解,一问,方知此地有小气候,菊花耐不住秋风,不比别的地方的菊花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14.
言论自由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小云 《理论探索》2006,(6):133-135
对于个人而言,自由抒发己见是个人人格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保障人作为人存在的根据;对于国家而言,言论自由的价值更在于它是社会公众借以制衡公共权力,防止其侵害公民权利的一种手段;就整个社会而言,自由言论更多地与宽容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舒缓、分解乃至消除矛盾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自由!这是一个熠熠闪光的名词,是千百年来亿万人民为之追求、奋斗的崇高信念和伟大理想。一八九四年,当朱泽培·卡内帕要求恩格斯找一段能够概括地表达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题词时,恩格斯回信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恩全集》第39卷第189页)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人的自由的发展还是人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20年代,在清华大学决定筹建国学院时,校长曹云祥听取了胡适的建议,实行宋、元导师制.并邀请胡适仟导师,但胡适推辞了,向曹云祥推荐了梁启超、王国维以及章太炎。梁启超和王因维同意了,章太炎坚辞不就,只好作罢。这时,身为国学院筹备处主任的吴宓向曹云祥推荐了当时还在柏林留学的陈寅恪。从现有的资料看来,曹云祥当时没有立即答应。  相似文献   

17.
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观杨明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又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李传玺 《各界》2013,(10):15-16
上世纪50年代,大陆系统批判胡适思想,胡适都持着"理解的同情"去看待这些亲朋师友的"火力".同时,并没有因为这些批判而对大陆学术的发展持一概拒绝或否定态度.他不仅利用一切可能给予密切关注,而且只要一看到好的,都会在日记和书信里留下分析与赞扬.本文将这类材料做了一定综合,可以说反映了胡适晚年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9.
高荣伟 《侨园》2012,(1):49
世人只知胡适是中国著名的学者、诗人,一生获35个博士学位,而不知他还是一个幽默大师.胡适性情随和,宽容隐忍,温文尔雅,其幽默风趣的谈吐常令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爱国人士杨杏佛同样幽默,是胡适的关门弟子,此人鼻高嘴阔,绰号"杨大鼻子".一天,胡适去他家,适逢杨不在.等得无聊的他忽然掏出笔写下一首《致杨大鼻子》的诗贴在门上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筒.亲嘴全无份,闻香大有功.江南一喷嚏,江北雨蒙蒙.写毕,适逢杨杏佛回来,看见后连呼:"好诗,好诗!"紧接着对恩师就来了一个响亮的喷嚏,"蒙蒙雨丝"洒满胡适的长袍马褂,二人捧腹大笑不已.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孙泉明一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154页)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和民主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民主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也不可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