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成年人是人类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牵动着整个社会和每个家庭。近几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违法犯罪年龄越来越小,违法犯罪手段和方法也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违法犯罪作为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已引起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当前,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世界各国都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也随之愈加为人们所重视。这种状况缘于未成年人犯罪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综合因素,包括未成年人所处的身心发育特殊阶段和由家庭环境、社会发展状况构成的成长环境等主客观方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已成为一项亟待高度重视而又需要长久进行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试图从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这个角度作一分析,以期对探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有所帮助。 一、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矫治之必要 所谓“偏差行为”,是指…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的快速增长,已引起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和预防,将严重制约和谐社会的发展,危害社会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走出未成年人犯罪研究的误区,客观剖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全面掌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切实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及司法防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法机关确保社会稳定而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恩平市人民检察院2004年以来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试作分析,以期对预防未成年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专门调查研究,对山东省2001-2004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做了深入分析,认为个体素质低下、问题家庭和家教方法不当、学校教育失误、社会不良环境影响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五点预防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司法保护确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普陀区看守所近年来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并不断探索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司法保护的方法,确立了“寓管于教,寓教于管”的司法保护模式。去年以来,该所以此模式积极实施对在押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一、以“四种现象”为析点,创造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条件为了有效地实施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普陀区看守所在工作中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规范程序,从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查研究入…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对事关我国教育发展方向、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精辟的论述,不仅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锐利武器,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一、江总书记的谈话再次表明,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是从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案例中引出的。他所引用的两份材料,从法律的角度看,实…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承担未成年人初次社会化的第一环节。当前,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轨迹看,很多可以从家庭功能弱化方面找到一些印记,如结构不全、亲情隔阂、教育缺损等。为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广大家长应秉承责任关怀理念,大力提高自身监护和教育能力,积极打造以责任为主轴的家庭教育链,不断优化其成长环境。努力提升其成长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9.
设计《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我国也不例外,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是我国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国策。但如何认识青少年犯罪问题,如何促进社会各方面对失足少年切实有效地实施帮教,如果缺乏可以操作的制度,全社会的帮教协调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提出并设计实施“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即“一卡制”,就是想通过这张表卡使教育、挽救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工作成为看得见,抓得住的系统工作,成为司法一条龙,社会帮教一条龙,统一、结合、协调的规范操作的标准和纽带。在“跟踪表”中,我们将未成年…  相似文献   

10.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它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简称预防法)是一对关于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姐妹法。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颁布并实施《预防法》不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它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挽救少数品质不良、行为不端的未成年人,保护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是非常及时和十分必要的。目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出现了以下新的特点和动向:1、 毒品犯罪正悄然进入校园,未成年人中吸毒、贩毒现象已不罕见。2、 未成年人利用朋友关系,引诱、欺骗、强迫少…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防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澳门特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适用不同的法律制度,较好地反映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殊性。从实践情况来看,这些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2007年出台的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制度专门用于规范12岁至16岁的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措施和司法程序的设计回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帮助违法青少年改过自新,也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和提高程序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顽症”。其中,未成年人以团伙形式犯罪更以其范围广、危害大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文章首先理清了未成年人以及团伙犯罪的内涵和外延,指出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是三人以上少年组成,具有较为松散的组织形式,共同实施违法犯罪的活动。又着重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来加以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建设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社会。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司法公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因此,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检察机关必须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切实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未成年人的权利受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对此负有重大责任。其中家庭暴力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在探究未成年人犯罪客观因素时,关注较多的是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偏颇(重智轻德),对家庭因素则一笔带过,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对未成年人痴迷网络引发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未成年人因痴迷网络而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因痴迷网络而导致犯罪的未成年犯的调查,分析了未成年人因痴迷网络引发犯罪问题的特点、原因,初步预测了这一问题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结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实践,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痴迷网络引发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少年法庭一样,我国设立少年法庭的初衷就是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1988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经验交流会上,已故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林准同志就曾明确指出:少年法庭“是人民法院直接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又一具体形式”,“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项治本措施”。现在看来,这个初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完全是一致的,相容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2001年中国青少年违法犯罪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党历来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1979年,党中央颁发了《关于提醒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1985年中央又专门下文具体部署此项工作,九十年代,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000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群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如何应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些见解,认为应开展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9.
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法制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未成年人的权利受侵害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作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的家庭对此负有很大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对未成年人家庭法制教育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少年司法引起党和国家与社会的关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急剧增多,是它启动的直接原因。为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党中央先后于1979年发布了第58号文件——《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午违法犯罪问题》的通知,1985年发布了第20号文件《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随后于1991年9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