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当前查处的一些干部腐败的大要案件看,被查处的对象不同程度地都有一层或多层“保护伞”。事实告诉我们,干部中存在“保护伞”,干部监督的许多措施就难以落到实处和见效。所以,研究如何打破和消除“保护伞”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从当前查处的一些干部腐败的大要案件看,被查处的对象不同程度地都有一层或多层“保护伞”。事实告诉我们,干部中存在“保护伞”,干部监督的许多措施就难以落到实处和见效。所以,研究如何打破和消除“保护伞”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0,(2):63-64
逸仙同志: 你好! “听”了你的倾诉,让我颇受感触,也颇有感慨。令我感触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还真遇到不少不善“听话”的干部;令我感慨的是,通过你的来信,我们还真不能小看了“听话”之事。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期来,干部中出现的“作秀”风使干部的形象受到损害。对于干部到底是“作秀”还是“做事”,人们往往也一时难以区分。所以,即使是真做事的干部,人们也会怀疑其动机。甚至许多干部只要做事,就有人说是“作秀”。有的干部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则被认为他是想往上爬,是“作秀”;有的干部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则被认为是“标新立异”,是“作秀”;  相似文献   

5.
钟河 《廉政瞭望》2006,(8):18-19
一向颇不平静的安徽政坛近日再起波澜——安徽省副省长何闽旭6月26日在北京被中纪委宣布“双规”。这也是今年6月以来,继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接连被中纪委实施“双规”后,又一名副省级干部被斩落马下。又是一个“事发突然”何闽旭被中纪委实施“双规”,也与此前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被“双规”一样,令外界颇感突然。“半个月之前我还看到何闽旭在电视上讲话的镜头。”安徽省政府一位官员说。记者在查阅《安徽日报》最近发布的消息时,发现何闽旭最后一次在媒体公开露面是6月21日。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6月22日,何…  相似文献   

6.
在组织部直接从事组织干部工作近十年,对公道正派这一组织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从未像这次“树组工干部形象”作风建设这样令我深思、催我警醒。深感干部工作岗位责任重大,如履薄冰,必须心中常念公道正派,言行遵循公道正派,真正认其根本,知其使命,明其职责,识其危害。对此我的体会是在履职中要做到“五忌”。  相似文献   

7.
一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这样重大的军事行动是在严格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事前不仅没做任何群众性的思想动员,连政治局都未开会讨论过。一些令“左”倾领导者不喜欢的干部,被内定留下来打游击。瞿秋白是其中一个。关于瞿秋白留在苏区的决定,吴黎平回忆说:“(决定宣布)两天之后,我曾  相似文献   

8.
从当前查处的一些干部腐败的大要案件看,被查处的对象不同程度地都有一层或多层“保护伞”。事实告诉我们,干部中存在“保护伞”,干部监督的许多措施就难以落到实处和见效。所以,研究如何打破和消除“保护伞”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一腐败分子的“保护伞”,有的来自上级,如乌云蔽日,遮住一方;有的存在于周围,亲朋好友,哥们兄弟,相互关照,相互庇护;有的延伸到下级,一帮子亲信爪牙,说客打手。个别的还与社会犯罪分子和黑社会势力串通,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种:亲缘型“保护伞”。以血亲、姻亲…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进程中,“大锅饭”被打破,从而焕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但如今有些干部工作作风漂浮,华而不实,热衷于照抄照搬上级的文件,做表面文章,满足于当传声筒和留声机。这些如同从一个锅里煮出来的“大锅话”,表面上看虽然言之谆谆,但实质上却是一些“正确的废话”。“大锅话”比“大锅饭”有过之而无不及,弊害多多。第一,阻碍了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某些干部只会人云亦云,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难以得到贯彻落实;第二,助长了一些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那些“大锅话”虽属老生常谈,却也一贯正确,…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00,(5)
马善记在2000年3月22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公生明,廉生威”,廉洁对于每个干部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廉洁的干部不仅难以服众,而且往往还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遗憾的是有些地方和部门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往往只考虑干部的所谓“才”,而忽视了干部的“德”,对干部的廉洁情况没有严格考察。近年来,在党内干部中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组织上失察特别是选拔任用前没有考察被提拔者的廉政情况有一定关系。为官先过廉政关。廉洁决非“小节”,乃是干部的立身之本。“当官即不许发财”,应当成为当代领导干部的一种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初,由群众点将、党委拍板的李永海被推向了前台,当上了翁牛特旗哈日敖包嘎查党支部书记。面对一个缺路、缺水、无村部、无集体经济、无个体工商户的“两缺三无”嘎查,李永海没有畏难,而是果敢地燃起了“三把火”。他上任烧出的“第一把火”顿时令苏木领导觉得不同凡响。他向苏木党委提出了在支部班子配备中要坚持“六不用”的刚性条件:一是工作没能力、没魄力、长期打不开局面的“无能”干部不用;二是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维持”干部不用;三是没有奉献精神、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懒汉”干部不用;四是作风不民主、办…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3月,当马发洪得到被“歇职”的一纸通知时,像是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半晌才回过神来:“应该是我在工作中方式方法有点简单粗暴了,才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了不好印象。”“歇职”之前,他是四川荣县度佳镇度佳社区的居委会委员。因为在民主测评中群众满意率低于70%,按该县试行的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办法,被镇党委宣布歇职。在荣县,和他一样受到“歇职”处理的村社干部,已有26人。“歇职”,正是自贡一些区县在推行干部反向测评中的一种形式,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如何构建推动干部  相似文献   

13.
胡海军在《天津支部生活》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一段时期以来,干部中出现的“作秀”风使干部的形象受到损害。对于干部到底是“作秀”还是“做事”,人们往往一时难以区分。所以,即使是真做事的干部,人们也会怀疑其动机。甚至许多干部只要做事,就有人说是“作秀”。有的干部兢兢  相似文献   

14.
“正”论     
“正”字,是我们政治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汉字之一。做到“正”,是干部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广大群众对各级各类干部的基本要求之一。很久以来,群众在选举干部的时候,一般都用“正”字来计算得票多少,这是为什么?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正”字一共五笔,用其计票便于书写和计算。实际上,五笔的汉字还有不少,如田、目、立、业、示、禾等,而为什么计票偏偏选用“正”字,而且被广泛采用?我想,其中必定另有缘故,那就是,以此“正”字来寄托选举者对被选举者的殷切期望。你看,那满黑板大写的“正”字,不就是选举者一片无言的心声吗?它分明是在说:——为官应清正。清正廉洁,是对领导者最为重要的素质要求,也是领导者正确行使权力、获得群众拥护的基本前提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清正廉洁,是领导者、执政者的“资格证书”。正如古人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吏不畏吾严,而  相似文献   

15.
涤非 《党建文汇》2005,(4):54-54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3月7日在与江西代表团代表座谈时透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去年,我到湖南考察血吸虫病的情况。当我看望一名血吸虫病患者时。一群农民围在外面要找我反映情况,被当地的干部拦住,把他们拽开。我当时非常生气,就说“请干部出去,农民进来。”  相似文献   

16.
郭远君 《求实》2003,(Z1):120
近几年来,干部“走读”现象在一些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临近县城附近乡镇较为普遍。这些干部“走读”现象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给乡镇工作的全面开展带来负面效应。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必须刹住干部“走读”现象。造成干部“走读”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策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仅凭自己多年从事乡镇工作的体会对干部“走读”现象剖析一、二。 一、造成干部“走读”现象的原因 1、宗旨意识较淡薄。个别“走读”干部往往把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望抛在了一边,把在乡镇工作当作是“发配”,认为自己吃亏,导致不是一心一意干工作,而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日钟,甚至当了和尚不撞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十分淡薄。 2、生活、办公条件差,距县城近。乡镇生活、办公条件简陋,工作环境艰苦,业余精神生活单调,与县城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氛围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走读”干部普遍心理不平衡,难以耐得住寂寞和清贫,存在攀比心理。  相似文献   

17.
民主推荐干部是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有效形式,是贯彻人民群众公认原则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的民主推荐干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注意和解决。 一是人情现象。表现为以“情”为标准,在推荐中被亲情、友情、同学情、师生情所左右,将德才兼备的标准放在一边,一切围着“情”字转,谁跟我要好,我就投谁的票。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以前 ,我担任国务院秘书厅秘书室主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 ,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就被打倒了 ,几个副秘书长也靠边站了 ,国务院组成了一个国务院值班室 ,指定我担任国务院值班室主任。以后又叫我主持国务院办公室的工作 ,一直到粉碎“四人帮”。在这期间 ,我亲眼见到许多周总理为保护干部、解放干部不懈努力的事。“文化大革命”中 ,周总理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如何对待老干部 ,是周总理同这两个反革命集团斗争的重要方面。“文化大革命”一开始 ,林彪、江青两个反…  相似文献   

19.
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我从一名学 生,走上了副县级的领导岗位,多次被 评为省、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思想 政治工作者,并且在职工群众中享有一 定的威望。我感觉,在群众面前实话实 说,不讲大话,有啥说啥,是我这个政工 干部这些年得以“生存”的重要经验。 1987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 一个远离市区、经常停水断电、职工思 想比较混乱、已处于停产状态的几十个 人的小厂,做政工工作。报到那天,我听 到的第一句话是“来了个卖狗皮膏药 的”。听了这话,我一夜未眠。我们政工 干部怎么成了“卖狗皮膏药”和耍嘴皮 子的代名词了…  相似文献   

20.
无悔的选择     
我是从事纪检工作 18年的一名老兵。先后在澄城县纪委、富平县纪委、临渭区纪委工作。 1990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纪检干部”。 1996年 7月,所在单位被省纪委、监察厅评为先进集体;同年 10月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被中纪委、监察部评为先进集体;就在这一年,我自己也光荣地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了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十多年的苦乐年华,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纪检干部有案不办是失职,办不好案件是不称职。作为纪检机关的领导干部,必须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