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太湘 《法制与社会》2015,(1):80-82,84
《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的"经有关机关证明"的宣告死亡类型,其立法本意在于迅速稳定失踪者的法律关系,但是在法律逻辑上却经不起推敲。我国法律应当参考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及瑞士立法例,引入自然人"证实死亡",将之界定为一种与真实死亡、宣告死亡并列的死亡类型,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现行法本身的逻辑自足性,而且有利于迅速稳定失踪人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生活中 ,偶有因确认死亡而引起的纠纷 ,比如曾经就有过送殡仪馆后“死”而复生的案例报道[1] 。笔者在实践中也处理过类似的案例 ,如车祸现场交警在没有法医或医生到场检查的情况下通知殡仪馆将事主收殓 ,香港媒体也曾猛烈抨击过 ,认为“交警充当死亡判官草菅人命”[2 ] 。“死”而复生的事主还算是比较幸运 ,然而在现行的体制下 ,每年是否有因错误确认死亡被稀里糊涂的送进殡仪馆或太平间就无从考证了 ,随着低温冰箱的普及 ,相信“死”而复生的案例恐怕会越来越少。问题何在 ?笔者认为是由于目前我国缺乏确认死亡的相应的立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孙栋  贾力  张峰 《刑事技术》2005,(6):54-55
1案情资料1·1案情简介某日晚22时许,严某和一朋友回家,发现卧室门反锁,遂用钥匙打开房门,发现其妻吴某(30岁)躺在床上,颈前缠绕电线,遂打120,医生来到发现吴某已死亡,严某遂报警。据严某讲,他们夫妻俩常因琐事打架,在案发前一晚,他们夫妻俩又曾大打出手。现场门窗完好,系封闭现场,床头柜上见较多白绿黄多种药片药丸(对乙酰胺基芬片、一清胶囊、阿昔络韦、三金片和维生素E等);另见一把菜刀,刀刃上见血迹;床头柜旁见一蓝色塑料桶,内见呕吐物。床上见数张写有字迹的纸片,死者双上肢也见写满字迹。摘抄部分:“……为什么只是头晕,我怕靠这些再…  相似文献   

4.
宣告死亡是一项通过法律推定的方式确定失踪人丧失法律人格的制度,但是对于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时间问题,目前的立法规定多有歧义,学界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司法实践中法官对此更是莫衷一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问题却是不可回避的。笔者从一个相关案例出发,对目前立法规定提出质疑,并给出了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法医实践中,消化道或呼吸系统急性出血死亡并不罕见,但是咽—食道交界处出血死亡较少。由于出血部位特殊,在尸检时往往容易疏漏,现将笔者在法医实践中所遇的1例报道如下:1案情简介2004年2月5日中午,公安机关接死者亲属报案:“因2天未发现死者行踪,寻找中发现已死于自家寝室床下,下半身赤裸,多间房间凌乱,床上及地面到2分析讨论根据对死亡现场和尸体的勘查检验,金某被他人加害致死可以排除。结合模拟现场重建分析:金某应是在睡眠状态疾病发作,大量呕血及便血,在紧张、慌乱和恐惧下,下床寻找药物自救,并到卫生间清洁处理身上的污物,多次碰撞…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以判决宣告日为失踪人死亡日期的立法例面对汶川大地震中失踪人数量的巨大以及身份的复杂已无法适应.在以失踪日或遭遇意外事故日、判决宣告日、法定期满日、法官推定日为失踪人的死亡日期四种立法例中,立法者应根据确定性、合理性、灵活性、可行性四项原则,选择法官推定日为失踪人死亡日期的立法例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侵权法上,死亡赔偿制度系以赔偿死者近亲属的损害为核心,而对受害人生命的丧失则未提供任何救济措施。这不仅使死亡赔偿金的性质难以界定,同时也无法解决死者近亲属缺位情形下的死亡赔偿问题。我国应当把"生命的丧失"本身纳入侵权法的救济范围,加害人应对此承担惩罚性死亡赔偿金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罪犯死亡认定程序做了简要的论述,以期为罪犯死亡认定程序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婴儿之死     
阿碧 《检察风云》2012,(20):44-46
婴儿时期是人生中脆弱的阶段,稍有不慎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每年究竟有多少婴儿死去?科学家用婴儿死亡率来表示,指的是婴儿出生后一岁之前死亡人数同出生人数的比率。一般以年度为计算单位,以千分比表示。根据2011年修订的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世界婴儿五年内每年平均死亡率为49.4‰。2012年9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提供的数据显示,我  相似文献   

10.
李伟  罗成生 《法医学杂志》1995,11(3):122-122
豆薯子中毒死亡2例李伟,罗成生(1.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南平3530002.福建省建瓯市公安局;建瓯353100)豆薯子中毒死亡在法医检案中少见,国内仅见一例尸检报道[1]。笔者曾见二例豆薯子中毒死亡案例,其中尸检一例,现报告如下:1案例死者郑...  相似文献   

11.
王倩 《法制与社会》2014,(14):292-293
死亡赔偿请求权是指自然人的生命权利受到侵害后随之产生的权利,它是一种维护受到侵害的生命权本人与其近亲属权利的救济手段。本文结合《侵权责任法》具体分析死亡赔偿请求权的理论基础、请求主体与请求内容,并在请求权主体与诉讼时效方面提出建议,以此来探讨死亡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监管场所非正常死亡案例进行筛选、收集,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法医学特点。方法收集某鉴定中心2000—2015年间受理的监管场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案例25例,从性别、年龄、历年发案数、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等方面分析其特征,并对公安类监管场所和监狱类场所的案件性质进行对比。结果涉案死者均为男性,中青年人群为高危人群,历年发案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公安类监管场所的伤害案件发生率(64.7%)大于监狱类场所(12.5%),而监狱类场所的自杀率(62.5%)高于公安类(23.5%)。死亡原因以损伤和窒息为主,其他还有中毒和电击等。结论监管场所非正常死亡案件暴露出执法不规范、监管有漏洞、医疗水平差等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尸体解剖对于查明此类案件的死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 案件资料 某女,38岁,1999年10月4日因故与他人发生争吵,左腹部被踢了一脚,遂倒地,面色苍白,神志模糊。被送往医院抢救,20分钟后死亡。  相似文献   

14.
李春生   《刑事技术》2011,(2):68-69
1案例资料某日12时许,某旅馆房间内发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要求法医勘验。现场位于某旅馆3楼某房间,房间门窗无撬压等暴力痕迹。卧室西南角为双人床,床上有一具女性尸体,尸体头西北脚东南,其上覆盖有白色棉被,与口鼻相接触的棉被内面留有血迹,与该血迹相对应的棉被外侧面可见血指纹。床北侧地面有一具男性尸体,呈头东脚西仰卧状,头上罩有白色塑料袋,并用一条白色女式裤子将塑料袋口缠绕封闭,  相似文献   

15.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死者,男,2岁。某日因"发热3d"就诊于某三甲儿童医院。现病史:3d前开始发热,最高热峰39.7℃,伴有声音哑和咳痰。查体: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未见脓点,呼吸28次/分,呼吸音粗,心率120次/分。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4.67×109/L,中性比例84%,CRP正常。医院初步诊断为支气管炎。门诊予以抗炎、退热治疗。次日凌晨1时患儿再次高热,遂予以复方水合氯醛(灌肠退热);灌肠5min后患儿出现面色青紫、反应差、烦躁不安,随后呼吸、心跳停止,积极抢救45min后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偶有因确认死亡而引起的纠纷,比如曾经就有过送殡仪馆后"死"而复生的案例报道[1].笔者在实践中也处理过类似的案例,如车祸现场交警在没有法医或医生到场检查的情况下通知殡仪馆将事主收殓,香港媒体也曾猛烈抨击过,认为"交警充当死亡判官草菅人命"[2]."死"而复生的事主还算是比较幸运,然而在现行的体制下,每年是否有因错误确认死亡被稀里糊涂的送进殡仪馆或太平间就无从考证了,随着低温冰箱的普及,相信"死"而复生的案例恐怕会越来越少.问题何在?笔者认为是由于目前我国缺乏确认死亡的相应的立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死刑存置论和废除论是对死刑制度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理论,本文对这两种理论进行论述,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评析。认为,鉴于我国现阶段某些极其严重的犯罪还大量存在的现实,并不盲目主张废除全部死刑适用,但是对我国现行刑法中的个别条款的死刑适用是否符合刑罚的理性依据,能否达到其一般预防效果,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察王某,女,25岁。某年8月5日凌晨1时许,与情人白某争吵后从宾馆三楼坠楼身亡。现场位于一临街宾馆三楼房间,房间内柜子及内窗台放有盛满啤酒的瓷杯及塑料杯、矿泉水、啤酒瓶等,室内未见明显搏斗痕迹。内窗台高89cm,窗外墙壁瓷砖上有"X"形擦痕。窗户下方为人行道,有血泊形成。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额部有星芒状创口,创口中心区软组织挫碎,创周片状擦挫伤。眼睑青紫肿胀,左眼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今年3月发生两起未成年犯死亡事件,其家属通过网络传播有关信息,加上云南"躲猫猫"事件影响,这两起死亡事件备受关注。检察机关已介入调查,法医进行了尸体解剖,但最终报告还需时日。  相似文献   

20.
<正>非正常死亡事件,是指公民因生理健康原因自然死亡以外的,依法需要公安机关查明死亡性质的死亡事件,主要包括缢死、烧死、溺死、中毒、高坠、割脉、注射和电击等死亡性质不明的事件。死亡时间推断(Estimation of time since death)是推测死亡至尸体检验时经历的时间,目的是还原死亡时间节点,划定侦查时间范围~([1])。公安机关在处理非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