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法庭内外》2009,(6):58-59
法官:我和丈夫均系老年再婚,膝下各有儿女。1个月前,丈夫突然病重。记得丈夫原来曾说过,如果他先我而去,我们居住的一套住宅归我继承。想不到,还没有立遗嘱,一向身体健康的丈夫突然不行了。于是我草拟了一份有关“丈夫与我婚前所购的一套住宅归我继承”的遗嘱,让一个邻居重新抄录1份,然后和两个邻居一起赶到医院,由邻居将遗嘱给丈夫读了一遍,并让丈夫在遗嘱上签了名,我还握着丈夫的手捺了手印。此时,丈夫已处于弥留之际,一直没有开口说话。  相似文献   

2.
域外     
醉酒丈夫命妻开枪丈夫有罪妻无罪美国科罗拉多州阿拉帕霍县一名35岁女子日前持枪击伤丈夫,但免遭起诉,原因是丈夫醉酒后请求她开枪。据报道,这名女子对警方调查人员说,她丈夫喝醉酒后,两人发生了激烈争吵,她当时抓住一把枪自卫。丈夫向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位老人来到河南省偃师市公证处.申请办理遗嘱公证。原来.老人共有三个子女: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因为自己身体不太好.也为以后对子女有个交待.所以趁神智清醒时想立个遗嘱。遗嘱的内容是处分她与丈夫共有的一处房产,等她去世后,将这处房产中属于她的产权给三个子女共同继承。公证员同老人进行了谈话.得知她的父母早已去世.她与丈夫是原配夫妻.现其丈夫已去世一年多了.只有三个子女。公证员向她解释,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是父母、配偶、子女。如果她不立遗嘱.等她去世后.她的遗产应由其三个子女共同继承.如果她立遗嘱也是给三个子女共同继承的话.那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结果是一样的。一般来讲.公民要将遗产留给法定继承人中的某些人或某个人.或者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来实现。像她这种情况,即使不立遗嘱.也能实现她的愿望。她听了公证员的解释.还是坚持要立个遗嘱公证一下.并道出其中的隐情。  相似文献   

4.
母亲病亡后给一对儿女留下了一处价值不菲的房产,可是,兄妹两人却分别握有内容截然相反的遗嘱各一份,由此引发了一场遗产争夺大战,并将官司打到了法院。那么,究竟哪份遗嘱有效呢?2006年8月28日,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真假遗嘱案作出了终审判决,持有母亲最后遗嘱的哥哥,本以为胜券在握,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手中的母亲最后的遗嘱,却敌不过妹妹持有的时间在前的遗嘱,不但输掉了官司,而且输掉了亲情。母亲病亡后给一对儿女留下了一处价值不菲的房产,可是,兄妹两人却分别握有内容截然相反的遗嘱各一份,由此引发了一场遗产争夺…  相似文献   

5.
江中帆 《检察风云》2006,(22):52-53
两份遗嘱内容截然相反,兄妹争执不下对簿公堂。那么,究竟哪份遗嘱有效——母亲病亡后给一对儿女留下了一处价值不菲的房产,可是,兄妹两人却分别握有内容截然相反的遗嘱各一份,由此引发了一场遗产争夺大战,并将官司打到了法院。那么,究竟哪份遗嘱有效呢?2006年8月28日,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真假遗嘱案作出了终  相似文献   

6.
祝荀 《中国公证》2004,(10):54-54
牟平区81岁的张翠兰是典型的农家妇女.她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信奉的是女子无能便是德.这样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老妇,却在丈夫五份遗嘱的逼迫下,无奈而又坚决地走上法庭,状告三个儿子,为自己居住的两间房屋确定所有权.  相似文献   

7.
公证处为何走上被告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豪 《中国公证》2001,(3):14-17
2000年3月29日,57岁的赵风林来到河南省新野公证处,申请办理公证.赵风林说:我的丈夫叫梁保山,我们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因丈夫身患癌症,1992年2月17日,梁保山在几人在场的情况下,立下录音遗嘱:我得了治不好的病,为使赵风林过好晚年,在我还清醒的时候立下遗嘱,我把房立转赠给赵风林,子女无权干涉.  相似文献   

8.
两名女子争风吃醋互殴,一女子被推下山崖致瘫。其丈夫嫌其丢人,赌气将其抛弃至情夫家。由此,衍生了一起盘根错节,涉及赡养、财产、继承、婚姻、伦理的案件。程翠翠为孝老爱弟而建房程翠翠一家是山西省农民,家里贫困,祖祖辈辈住在依山坡而挖的土窑内。程翠翠有一位80多岁的母亲和一位已经40多岁的弟弟。已经嫁到邻村的程翠翠希望家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少量笔划字迹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情简介原告陈某某(女、26岁)持一有其丈夫张某某(已病故)签名的遗嘱,落款为“一九九九年三月六号”(以下简称“遗嘱2”),内容为:张某某生前所有的财产票据归其妻陈某某所有,以前所写遗嘱从即日起一律作废。并诉其公婆所持另一份遗嘱(以下简称“遗嘱1”)。其中的“九九年三月一三号”中“一”字是添加的内容为:张某某存有的叁万捌千元给妻陈某某壹万元,其余的给张某某的父母作为养老费。诉该份遗嘱系无效,遗产应按“三月六号”遗嘱内容执行。其公婆另持一词。双方争论的焦点为“一”字是添加的还是原始的。2检验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因对已故的前夫爱得刻骨铭心,加上平时与丈夫的矛盾纠葛无法化解,临死前,她前着丈夫立下了自己死后与已故前夫合葬的遗嘱。谁料,就是这样的份奇特的遗嘱,不但让她死后都无法得到安宁,而且还连累了生者,让他们之间陷入了一场尴尬的名誉侵权官司。  相似文献   

11.
天平 《检察风云》2007,(20):50-51
因对已故的前夫爱得刻骨铭心,加之平日里与丈夫的矛盾纠葛日积月累,无法化解,临死前,她背着丈夫立下了自己死后与已故前夫合葬的遗嘱.就是这样一份奇特的遗嘱,不但让她死后都无法得到安宁,还连累了生者,让他们之间陷入了一场尴尬的名誉侵权官司.……  相似文献   

12.
贵州女子查英(化名)发现丈夫有外遇后,下决心杀掉丈夫。去年4月查英开始谋划拉拢丈夫的表弟,不仅花了重金.还和对方发生了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一流浪女子被人收留后,用捡来的身份证与一名男子办理了登记结婚手续.10年后,丈夫外出打工身亡,丈夫的哥哥以弟妻身份存疑为由拒绝将弟弟的工伤死亡补偿金交给弟妻.为此,妻子将丈夫的哥哥起诉到法院索要亡夫抚恤金.法院能否支持她的主张? 借名嫁夫 事情还得从12年前说起.2004年1月的一天,家住湖南乡村的赵桂兰到外村去办事,看到路边有许多人正围观一位昏倒在地的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女子.热心的赵桂兰觉得该女子是因饥寒交迫导致的昏厥,便跑到附近饭店要来水和米饭,一口一口地喂给她吃.  相似文献   

14.
刘老太有两个儿子.丈夫去世后一直与大儿子一起生活。房改时.刘老太让大儿子一家出钱将他们居住的公房买了下来.但房子的产权人是刘老太。之后刘老太写了一份遗嘱,内容为自己名下的该房产。在自己去世后,由大儿子继承,并作了公证。2004年刘老太死亡,但房屋管理部门没有给大儿子办理继承过户手续,而是要求他去办理其他合法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公证手续。于是大儿子就请他的弟弟一起去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的公证.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因经受不往金钱的诱惑而坠入经济犯罪深渊的案件不断发生.这其中还有一个现象颇引人注意,即“夫受贿必涉其妻”.不容置疑,一个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廉洁自律,家庭一关很重要.尤其与家中有位什么样的夫人有很大关系.贪污了要往家里拿,受贿了要往家里放,如果家里有位“廉内助”常给丈夫吹风,“管”住丈夫不贪财爱财,必能为防止腐败的侵蚀发挥积极的作用.反之,如果官太太贪财爱财,经常给丈夫吹怎样弄钱的邪风,丈夫难免不下水、不犯罪.有些当妻子的明知代夫受贿会遭受牢狱之灾,甚至会人头落地,但仍是照收不误,有的竟然公开索贿.人  相似文献   

16.
声音.花絮     
声音一毛钱能买什么东西!———因为对方只给了一毛钱,乞丐接过之后就将钱撕成了两半。就算离婚,现在还是夫妻,不好管。——26岁的北京女子董珊珊被丈夫王光宇虐待致死,案发前她曾8次报警,却因警察的无奈最终没逃过劫难。  相似文献   

17.
丈夫弥留之际留下口头遗嘱,将共同财产商品房一套留给与前妻所生的儿子,妻子作为代书人在遗嘱上签下名字, 本以为一切妥当,孰料刚过几个月,继子却为房产将她告上了法庭。日前,上海市奉贤区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离奇的遗嘱继承案。  相似文献   

18.
孙玉梅 《中国公证》2010,(11):24-25
实践中.根据遗嘱人设立遗嘱的动机与目的的不同.可以把遗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遗嘱人设立遗嘱的目的是为防止其死后出现遗产继承纠纷,并基于公正、善意的愿望.立遗嘱时把遗产留给那些尽了主要或较多赡养义务的子女.或把遗产留给生活较为困难的子女.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也是道德的底线.我们将这类遗嘱称之为“情感性遗嘱”。  相似文献   

19.
老人遗产 想给谁就能给谁吗 吴老汉生有三子三女,三儿子平时对老人不甚孝敬,得知老父订立了遗嘱,便经常偷偷翻箱倒柜找遗嘱.今年2月,趁老人不在家,三儿子终于找到了那张梦想许久的遗嘱.然而,他却见到老人在遗嘱中安排给他的财产不多.勃然大怒的三儿子竟称遗嘱无效,并撕毁了遗嘱,胁迫老人重新订立……  相似文献   

20.
云歌 《法庭内外》2006,(9):36-38
江苏南京有一对夫妇,不能生育的丈夫金开一心想当“爸爸”,妻子借助人工授精怀了孕。谁知,孩子刚怀上,金开富就被查出患了晚期癌症。弥留之际,金开富留下了“坚决不要人工授精孩子,唯一的房产赠与父母”的遗嘱。正是这份遗嘱,在金开富死后引发了一场婆媳遗产争夺大战…… 2006年4月20日,南京市秦淮区法院经过两次开庭审理,最后判决借精所生的儿子合法享有其父金开富遗产继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