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保障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根据国家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策和中共湖南省委的部署,结合长株潭城市  相似文献   

2.
张强  王忠生 《求索》2008,(7):5-7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充分发挥金融业在“两型社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需要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从当前的情况看,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在经济基础、资金融通体系、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和和体制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更好地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促进长株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具体特点,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当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当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伍博超  朱方明 《求索》2011,(4):46-47,50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集群,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长株潭城市群现阶段"两型"产业集群建设面临问题分析,论琢发展"两型"产业集群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不可或缺性,对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系统性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两型社会”逐步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如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也就成为新焦点。农村城市化是“两型社会”的一个核心内容,该文从农村城市化资金供给和需求方面入手,探讨民间金融的制度安排,为解决“两型社会”建设中农村城市化资金缺口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6.
大众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元素,地域特色鲜明的湖湘文化是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文化发展的应然根基:对于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文化的发展,北京奥运会对全民健身热潮的天然推动力为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天时”的契机;国家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倾斜与扶助为长株潭大众体育发展提供了“地利”的条件;初见端倪的“大学城”为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和”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服务业对两型社会城市群发展的驱动与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区域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提升制造业产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生产性服务业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也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长株潭城市群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主要从加大金融服务和现代物流发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匡跃辉 《湖湘论坛》2010,23(5):39-43
在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湖南省首次提出要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应系统地分析生态型城市群的深刻背景、战略意义和本质要求,以期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刘战平 《求索》2010,(12):91-9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目标要求其农业发展方向定位于"两型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功能进行深化和拓展有利地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本文对其促进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抓住一条主线,推进两大重点战略,创新三个体系的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综合试验区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按照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整体要求,从核心带、空气污染、水资源、绿地系统、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从而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黄楚平 《政策》2008,(8):26-28
咸宁是湖北南部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位于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两个“试验区”的连接线上,必须全力以赴承担起建设“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重任和使命,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着力打造极具个性魅力的生态城市,加快实现咸宁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2.
《湖湘论坛》2013,(6):F0004-F0004,F0003
株洲县位于长株潭城市群南缘,境内渌水东来,湘江北去,雅称“渌湘”。全县辖14个乡镇,总人1334.1万,总面积1053.6平方公里,属“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范围。其中274.76平方公里被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作为“两型”建设的前沿阵地,更应该加快转型步伐,在全省新一轮转型升级发展浪潮中走在前列,为打造湖南经济发展升级版,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大》2010,(8):56-56
湘潭地处湘江中游,是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之一。现辖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五个县(市)区和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高新区,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总人口293万。  相似文献   

14.
中三角是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潘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基础构建的新兴特大城市群.中三角通过“两型”社会和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领航.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我认为,应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进一步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又好又快发展,打造“美丽中三角”.  相似文献   

15.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钰  康灿华 《湖湘论坛》2009,22(3):29-32
文化产业是真正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在高效益、低消耗方面的突出优势,把握机遇,充分发展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两型产业”。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之际,长株潭文化产业更应该“弯道超车”发展,我们要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营造更优的环境。打造更宽的平台,推动长株潭文化产业大步前行。  相似文献   

16.
肖德荣 《求索》2011,(9):98-99,16
通过城市品牌的建设,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城市社会、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增强城市凝聚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本文从城市品牌理论出发,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品牌塑造的途径,从而为长株潭城市群品牌建设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肖安民  赵炜 《政策》2008,(1):23-26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如何正确认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武汉城市圈、  相似文献   

18.
刘大洪 《湖湘论坛》2009,22(4):79-83
两型社会的构建对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理论演变以及“新发达”模式的实践来看,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良性互动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从“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实际情况来看,应采取强政府和强市场的调节模式,合理划分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边界,加强政府调节行为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发展体育产业契合长株潭城市群对低碳经济增长方式的追求,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运用态势分析法对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曾黎 《政策》2008,(11):24-27
从去年12月14日圈家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今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圈批同意“总体方案”,湖北在重庆、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4个去年国家批准的综改试验区中,总体方案最先获得批复,创造了第一个“试验区速度”。这标志着武汉城市圈试验区正式承担起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经验、做好示范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