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受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本研究在梳理高校毕业生就业相 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毕业地、高校类型、学科及家庭因素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劳动力需求收缩、就业稳定性变差、“慢就业”现象升温及就业歧视加剧等, 原因主要是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性失衡、用人单位适合毕业生的岗位稀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及就业服 务缺乏针对性等。研究建议,为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应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 建立健全教育与就业的联动机制,提高高校就业工作实效性,同时毕业生也应顺应变化转变观念,制定职业规划, 培育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就业结构性失衡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就业领域重大结构性失衡表现为城乡间失衡、区域间失衡、产业间失衡、所有制之间失衡和技能结构失衡等。劳动力要素未能实现最优配置,究其原因,主要可归结为经济增长模式偏向性,政府经济政策干预不当,劳动力、人才的社会性流动面临制度性障碍等因素。研究建议,以渐进式改革推进经济增长驱动力平衡,转变经济政策的干预模式,消除阻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来解决就业领域结构性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失业问题仍是困扰社会的大问题。反观我国高校失业现状,比较明显的是结构性失业。高等教育类别结构错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高等教育传统观念意识均导致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失业。为此,必须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政策帮扶、构建更加合理的高教体系结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抗疫三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积累,2023年将有1158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政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强化就业措施:强化高校毕业生集成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互相推动;着力产业链供应链提升,满足双循环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于数字经济时代导向,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就业;满足更加优质教育期盼,突出“职普融通”引领作用;重视人才战略布局定位,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由此,实现“专业—产业—职业—就业”的四业贯通,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突破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时代风采》2011,(13):20-21
云南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白皮书 云南省教育厅近日发布了全省高校2010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白皮书(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统计了全省所有毕业生分校分专业年终就业情况,发现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金融学、经济学等本科专业的年终就业率相对偏低。而小语种专业的就业率居高。此外,一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也容易就业,突出的如学前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时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手持弱势文凭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对于高职院校就业原因和对策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广东高职院校的情况,我们认为就业困境在于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关联性不足和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尚未与市场建立联动机制。要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应在扩大高职院校管理专业权限,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管理部门功能,建立非营利就业服务组织等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时代风采》2011,(7):20
云南省教育厅近日发布了全省高校2010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白皮书(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统计了全省所有毕业生分校分专业年终就业情况,发现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金融学、经济学等本科专业的年终就业率相对偏低。而小语种专业的就业率居高。此外,一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也容易就业,突出的如学前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8.
《时代风采》2009,(11):17-18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意见和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也不乏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由于毕业生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致使其不满足于或主动放弃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其他工作,即自愿性失业。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引起自愿性失业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避免大范围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对策,以改善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09,(5):48-49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多项具体计划,力争实现6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 通过与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充实城镇基层民生工作特设岗位计划”,总计招募8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  相似文献   

11.
青年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情况是分析青年就业问题的关键。研究使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对“十四五”及更长一段时期我国青年劳动力供给和分行业的新增劳动力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扩张趋势,供给不断增加;预测结果显示,从当前到2035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将面临供大于求的非均衡态势,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和扩招积压效应叠加,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凸显。研究建议,可以从增强人岗匹配度、优化就业条件、加强就业帮扶、积极引导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等4个方面化解供给冲击和结构矛盾,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2.
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下行压力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行为能否 提升其就业质量及促进职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值得探究。本研究基于 9 个省份 23 所高校 2019、2020 届本科 毕业生的网上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始时间、长远程度对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稳健性。研究发现,总体而言,职业生涯规划越早、越长远,大学生就业质量越高。 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研究建议:各级学校需要构建需求驱动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明晰辅导员在 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专职定位,父母应重视对子女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时代的命题,大学生创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措施,创新会给大学生创业带来良好机遇。大学毕业生是高等教育的"产品",促进大学生创业要进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实行适应市场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扩大国家和社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基于市场需求定位进行人才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内外部两方面的措施:内部措施即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广博知识才学、优秀创业素质、创业实操技能和市场经济观念等;外部措施有发挥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的作用,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拓宽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来源,推进大学生创业立项审核制和招标制,持续帮助已立项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CLDS(2014)数据,首先构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职业资格证书如何影响其就业质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级指标共有11个,其中职业资格证书和工作培训构成的工作技能排在第四位。计量回归结果显示:职业资格证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且随着分位点数的提升呈现倒U型特征。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职业资格证书对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要显著高于男大学毕业生;在所有分位点上,职业资格证书对农村户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城镇户籍的大学毕业生,且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分位点数的提升逐渐缩小。因此,大学毕业生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高校要合理引导,理性考证,提高大学毕业生自身技能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发展、逆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新冠肺炎疫 情不断加大产业链供应链传导压力。研究认为,在全新发展形势下,制造业就业面临着产业链延伸不断衍生新 岗位新职业、传统制造业转型推动劳动者转岗提质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助力提升就业能力的重大机遇;同时, 也面临着国际间在智能制造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关键核心链条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以及数字经济过度服务 化加大就业风险等主要挑战。为更好适应变化的新形势,研究建议:我国应加强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人才供给 体系建设,把握区域经济合作机遇,提升制造业领域人才竞争力,强化内外循环全产业链协同,推动人才要素 实现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毕业生压力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最主要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高职院校构建和实践"1+1+3"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一个引领: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引领;三个结合:学做结合、研创结合、校行企结合。将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应用型专业,必将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并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已形成由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平台体系构成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但重点群体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难、大学生就业供需匹配难、退役军人就业人岗匹配难以及困难群体就业内生动力弱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就业信息传输机制不完善,就业供需匹配机制不完善,就业能力提升渠道有限及就业榜样带动效应不强等。研究建议:进一步完善就业支持体系,构建就业信息传输机制,建立就业供需匹配机制,拓宽就业能力提升渠道,完善典型事例示范体系,以就业支持体系的优化升级来提升就业质量,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8.
城镇就业比重是衡量我国城乡、区域就业结构性差异的重要指标。研究对城镇就业比重变化、城乡和区域就业结构差异度、影响城镇就业比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全国层面城镇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南北方城镇就业比重同步上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起步差距不大,粤港澳2012年后大幅提升;(2)全国省份间的城镇就业比重不平等呈现缩小趋势,东中西部和东北的城镇就业比重不平等呈现缩小趋势;(3)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每万人拥有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大城镇就业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增高会显著降低城镇就业比重。研究认为,应从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中小城市、打破户籍制度等方面优化城乡和区域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