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公民伦理是西方文化语境的产物,西方自古希腊以来萌发的民主到启蒙之后确立为人的主体性和公民社会的权利向度。公民伦理的自主和平等的特质决定了它是一种以权利和主体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权利伦理,是以现代政治国家为背景和基础的公共道德。当代中国建构公民社会和培养公民伦理,应发展公民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权利主体性与道德主体性。在公民教育中以权利向度启发公民作为公共主体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2.
妇女参政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政权是整个人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平等的参政权是世界各国妇女长期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制度强调平等,应该说,中国妇女人权立法在国际社会中是走在前列的,我国妇女的法律地位也确实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法律文本中的参政权在现实领域的真正贯彻实施仍受到很多方面限制。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不仅需要国家为提高妇女地位积极立法,更需要国家和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强化女性意识,使妇女早日拥有与男性平等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山西省妇女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在获得平等就业机会、争取公平劳动权利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制度性的障碍,因此,需要建章立法,优化妇女在经济领域发展的环境;提高女性素质,增强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各种服务业,扩宽妇女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女性自主创业,重视非正规就业的作用;引导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向现代农业或非农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如何形成 回顾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上价值取向的发展.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有宪法和党的文件基础的。早在1949年建国初期作为临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纲中,“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就有“民主”和“富强”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和公民层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妇女在政治、经济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等条款中.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10,(6):47-47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又称三八节、妇女节、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学习导报》2010,(6):47-47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又称三八节、妇女节、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自由民主理论日益深入人心,以公民平等地位实现为目标的公民身份建构越来越受到关注。公民身份是对公民作为共同体成员资格的认定,指称政治共同体中平等且共同享有某些权利和承担一定责任的主体。一个公民身份,或者说有意义的公民身份的实现必须付诸于对共同体的充分认同与意愿的  相似文献   

8.
王峰 《实事求是》2017,(2):94-99
"社会保障权"在国内学界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以不同权利角度来观察,社会保障权具备人权、公民权以及社会权的属性与内容。从西欧中世纪的神学、18世纪的功利主义法学、19世纪哲理法学与目的法学、20世纪社会法学,再到20世纪后期的新自由主义法学,均反映着社会保障权的法理思想的流变。社会保障权是由国家立法确认并保障其实现的,公民平等享有的权利。该权利客观上要求国家提供制度安排,政府及职能部门、企业(雇主)及公民各司其职,为所有公民平等提供包含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等在内的物质、服务及司法保障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社会保障权以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积极介入而保障,必然要求坚持公平与正义、弱者优先与差别对待、按需分配与适度分配以及良性、稳定的安全预期原则。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妇女已经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妇女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她们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妇女权利的实现取得了新进展。与同期国外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我国妇女发展的状况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妇女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障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关于妇女参政问题。妇女参政议政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妇女政治地位的重要体现。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央组织部…  相似文献   

10.
周莅春 《新长征》2007,(4):23-24
构建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实现种种和谐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以实现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和谐为基础。而对于和谐,国家与公民都有着共同的要求。执政者需要保持社会和谐以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公民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空间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在现代社会里,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总是充分考虑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互动,给民众以充分的权利和地位,并建立起一种充分的互动机制,让民众充分参与国家事务。民众在实现自己的社会权利过程中得到政府最大限度的支持。因此,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人权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权利,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区分相应,马克思将权利分为人权和公民权。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丧失实现权利的经济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主张的自由、平等等权利对无产阶级而言只是徒有其表,人权其实只是资产阶级的特权。马克思主张,自由、平等诸权利应当从政治领域扩张到社会经济领域,从而使人权从形式权利变成实质权利,其实质权利思想促成了人权的积极权利转向。马克思将人权视为一系列权利的组合,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需求的不同,人们赋予不同权利组合以不同的权重,这种人权思想体现为一种动态的、后果主义的人权观,使人权真正成为处于弱者地位的被统治者的防御之盾。  相似文献   

12.
人权,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权利,是指人应当享有的体现人类尊严的权利,它表达的是自由平等的人类愿望和价值观,它是包括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以及民族自决权等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体。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权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热点之一,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一些西方国家自诩为“人权卫士”,凭借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上的强权,对其它国家指手划脚,妄加评判,把人权问题搞得十分混乱。  相似文献   

13.
公民身份作为维系个体和共同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涵义,但其视角却是以男性为中心和落脚点,在社会历史的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女性一直处于政治话题之外,更谈不上具有独立和平等的公民身份权利。本文运用马歇尔的公民身份权利的三要素理论,对女性公民权利的发展历史做一梳理,并分析女性公民身份权利及其缺失问题,最后试图探讨对女性公民权利缺失的救济。  相似文献   

14.
尊严源于权利理论,从人们对尊严的概念能够推断出大众的平等观,简单来说就是公民在自身人格及国家法律权利方面的平等。但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尊严与公正并不仅仅只是大众意识中的平等观这么简单。在政治哲学的视角下,各类自由平等及福利观念、资源与权利平等观念等,可以在解决我国政治权力与资源平等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社会福利,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基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尊严、公正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肖百灵 《学习导报》2012,(13):46-47
湖南省妇联和湖南省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湖南地区的主要数据已经发布,为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21世纪前10年湖南妇女社会地位状况,明确今后10年促进湖南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妇女社会地位明显提升过去10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妇女发展的法规政策,为妇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它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现阶段,农民工公民意识普遍薄弱,主要表现为公民身份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意识以及民主平等意识的缺乏。因此,政府应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加强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工作,加快和完善政治社团建设,提高农民工自身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其成为建设好公民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赵宁佳 《唯实》2010,(5):85-88
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名誉侵权案件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但由于立法滞后带来执法上的混乱,使得公众人物与普通公民名誉权司法保护偏重人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了人的本身价值,审判结果往往造成公众人物与普通公民名誉权司法保护差距过大,这不仅与宪法精神不符,容易使名誉权商品化,同时也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针对公众人物与普通公民名誉权司法保护出现的差别,应对有关法律的立法缺陷进行修改并加以完善,在当事人名誉受到侵害时能够有具体适用的法律条款进行保护,让公众人物和普通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保护权利。  相似文献   

18.
陈党 《学习论坛》2009,(2):74-77
权利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在我国现阶段,教育平等权已由"应有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但教育平等的现实状况与法律规定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学习机会权和学习条件权的不平等.为了保证公民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国家作为教育平等权的义务承担者,应当通过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尽快地使这项基本权利从"法定权利"上升到"实有权利".  相似文献   

19.
肖百灵 《新湘评论》2012,(13):46-47
湖南省妇联和湖南省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湖南地区的主要数据已经发布,为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21世纪前10年湖南妇女社会地位状况,明确今后10年促进湖南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妇女社会地位明显提升过去10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妇女发展的法规政策,为妇...  相似文献   

20.
于莉 《共产党人》2004,(7):32-32,35
学习是妇女提高自立自强能力的必由之路。教育是改善个人命运和社会不公的主要途径.女性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赋权的过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和技能.妇女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才能获得选择生活和工作的权利,使自己在工作、社会生活和家庭中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力和地位。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