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弄清什么是人性,是讨论人性与犯罪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前人关于人性的各种学说与观点的了解,是正确理解人性的途径之一。古人对人性的观点有性善论、性恶论、性善恶混合论、性三品、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等,并认为人性是人的本性,与兽性不同。人性的实质是由人的行为反映出来的、表现人的内在品质和社会关系、属于道德范畴的一种道德标签,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与人性相对应的"兽性"是人们对恶行的比喻。犯罪是违反人类行为规范和人际和谐社会关系的行为,其发生是由犯罪人个人、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盛禹九 《同舟共进》2011,(12):59-61
最近,有人向我提出一些关于人性、阶级性和党性的问题。我的答复如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人性。什么是人性?苟子的解释是:“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也就是说,人性主要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或特性。人有两种属性:自然性,社会性。对这种与生俱来的本性,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争论。  相似文献   

3.
人性问题是中西方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人性中的自然性是人生存的基础,社会性使人区别于动物。人性与法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比较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阐释,有助于理解法的合理性与合目的性和人性之间的关系。将合理性与合目的性融入法的创设与运行中,国家法就趋向合正义性,追求人类的共同善才有可能。社会主义法应体现人的本性和社会的文明发展,兼具真善美之精神并统一于合正义性。  相似文献   

4.
曾长秋  曹清燕 《湖湘论坛》2011,24(2):121-124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可以提升人的内在精神力量和素质,具有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并由人创生,显示其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功能、价值中蕴含了"建设人本身"的元素,确证其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人性决定了它必须为了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能够促进人之存在的提升、人之本质的生成和人性的完善,以及人之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慰 《求索》2010,(4):118-119
张载以"虚"为本;以"气"为用,在"虚气相即"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人性"二层"说——"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其中源于太虚本体的"天地之性"是人的本性,它具有永恒、普遍、不变、至善、潜在的特征,它规定着人之为人,是人的道德人格形成的内在根据;禀"气"而成的"气质之性"是人之现实的自然属性,它是造成现实世界个体人性差异的原因和根据。人性二层理论说明了主体人性发展的多维向度,这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  相似文献   

6.
试论人性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存在物 ,人之本性即人性很难像以往思想家们那样用善或恶、自然性或社会性或其它某种概念、范畴界定之。人性具有自为性、社会性、可变性、复杂性和选择性等特点。研究和把握人性诸多特点 ,对于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科学有效地改造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荀子对人性的考察主要着眼于和情欲相关的自然人性,而朱熹则在理气相分的框架下,给予气质之性以足够的重视。两人都充分意识到与肉身相关的自然情性的普遍性和合理性,并由此带来他们在人性及其修养问题上的诸多共同之处。这一认识不仅是对儒家文化的拓展,在实践上也更有利于人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8.
吕朝 《求索》2010,(2):86-88
伦理从来都是哲学的一部分,但在今天,当哲学从科学的领地分化出来之后,就基本回到了人自身,而“伦理学的一切问题就是围绕人展开的。”所以,现代哲学就转向了伦理学,成了研究人性、完善人性之学;成了领悟生命意义、洞识生命价值之学;成了辨析社会现实、提供生活信念之学。  相似文献   

9.
正人性善,还是人性恶?东西方争论不已,逾两千年。就绝大多数人来讲,人性的善恶,都是变量;既可善,也可恶。正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贪欲之念,同样也是人皆有之。所不同的是,贪欲之念的实现条件,远大于、多于、复杂于爱美之心的实现条件。必须在科学合理的制度(常量)下,辅之以必要的学习教育,才能引导并规范人性的变量,使之向美避丑,远贪近廉。  相似文献   

10.
张媛媛 《求索》2013,(2):91-94
科技与人性的关系经历了古代的科技乃为人之存在、中世纪科技乃为神之存在、文艺复兴科技与人性的相似相溶、近现代科技与人性之相悖、当代科技回归人之存在五个阶段。就科技与人性的发展历程而言.科技回归人的存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人类将在21世纪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更好、更加全面的实现科学技术的人性回归提供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论人性、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年前,在中国大地上曾掀起人的问题的讨论热潮,人性和人的本质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几年之后,人的问题的讨论经过短时期的沉默又突然爆发出新的高潮。不过,和上次讨论有所不同,这次议论的中心不是人性和人的本质,而是人的主体性问题。循着几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人性到人的本质再到人的主体性的思维轨迹,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人性、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如何?今天主体性讨论是几年前人性、人的本质讨论的深入发展、简单重复、抑或是倒退?本文拟就此谈点想法,和大家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如何定位自己美的坐标,如何辨析各种思潮和时尚的影响,更加虔诚地追寻人之美的意旨与底蕴、领悟人之美的内涵和魅力?我们从人体美和人性美的角度,重申和反思人之美的内涵,审视男女角色在这个时代的变异,认为人之美具有不随时尚而变的恒定指标和原则,倡导一种真正永恒的人性之美。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美学理想,奏响人性的华章。  相似文献   

13.
何大吉 《求索》2011,(9):136-138
老子运用自然观照人生和社会,虚拟“自然无为”之道并将之视为宇宙万物之源和运行活动之则,以此规约人的安身立命,构建他的社会蓝图。因此,《老子》这部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虽没有出现“人性”一词,但老子的道家立论宗旨是出于人学的终极关怀,寻求人类生存根据,由此,“自然无为”便成为老子对人性的最高追求,自然人性思想也必然成为该部著作的支撑点和主导思想。本文就人性浊化的原因、后果及自然人性的回归三个方面浅析老子的人性思想,体味老子“道”“德”之人性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宋君修 《前沿》2004,(4):163-165
“人性”是一个久远的主题 ,本文以“人之性”来涵称在人性中的各层次意义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 ,试图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人之性”上的某些思想 ,提出“人之性”有“天性”和“本性”两层内涵 ,是一个以“天性”为基础 ,指向“本性”并使“本性”无限发展丰富的过程概念。  相似文献   

15.
马一浮先生在谈中国文化复兴,说多基于人心、人性,具有"强理而弱势"的特点。他坚信文化复兴,人人有责。人之为人,家之为家,国之为国,不可须臾离却儒家所讲的那些道理,因其符合人性之真、善、美的要求。人性之善是文化复兴的根据和坚实基础,而文化复兴正是人性之善在各实存领域中的彰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醒悟到前行之非,从而认识到儒学的真价值,进而回归到儒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上来。  相似文献   

16.
<正> 中西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所异之质在人性。人的本性(Natur),在作比较的这个历史阶段,为人的本质(wesen)。因此,文化上的异质在于人的本质不同。讨论中西文化差异必须推翻人性不变原理,必须承认中国人与西方人本质之不同,其差异在于个体化与否。西方人已个体化——已成“体”且为个  相似文献   

17.
赵磊 《前沿》2010,(21):59-63
中国哲学对人性的探索与开发滥觞于先秦多元人性的创构与争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对中国人性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中国传统人性论的主流思潮。全球化语境下人的发展问题、生态文明与人的和谐发展问题、人性问题研究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是中国当代人性论理论建构的重要内容。中国哲学对人性的传统追问,为当代人性论的建构提供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理论支撑:当代人性论植根于传统土壤的人性探索,在和谐的人的塑造、爱的现代诠释和完美人格的现实考量上赋予了人性以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孟子心性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健康 《求索》2008,(12):114-116
孟子建构了以心性论为基础的道德哲学体系,是中国哲学的理论起点,更是宋明理学解决伦理学上达致道德理想境界的可能切入点。孟子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把心规定为一种纯粹的自然情感和日用理性,这种本然之心与人的存在合一就构成了人的道德本质之源。而人性则以人心之善为根据,体现人之道德本质。人心与人性在人之感性存在与理性本质上合而为一,实现了人心之本然到人事之当然的内在联结。  相似文献   

19.
人性,通常指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首先是动物,都有七情六欲。七情六欲源自人的动物性。人的欲,源自所有动物的本能;人的情,源自高等动物的感情机制。其次,人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性的高等动物。人除了有生理、安全这些低层次的需求,还有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此外,人还有同情、仁爱之心,追求自由、平等,等等,都是人性的一部分。人性是每个人所共有的。但人性又受到不同社会、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表现不尽相同。党性则不是人人都具有的。党派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是…  相似文献   

20.
体制创新与人性设计的探索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志勇 《新东方》2001,10(6):38-42
体制创新与人性基础的相容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回顾建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人性依托,剖析批判旧的人性设计的理论偏颇和在实践中的困境,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人性论是全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计划经济体制内在地蕴涵了“道德人”的人性思考,而“经济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性基础,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来临,“文化人”的重要意义正日渐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