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作为国际关系三大理论范式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以不同的理论视角提出了其国际安全结构理论,并由此形成了三大国际安全观,即个体安全观、集体安全观和社会安全观。然而,国际安全问题的最终解决要求三大国际安全观之间实现互动与融合,以此推动建立一种新型的国际安全观———"合作性综合安全观"。  相似文献   

2.
中国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是对亚洲集体安全机制建设和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想贡献,由此形成的创新性理念将进一步拓展中国新安全观在亚洲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权秀贤 《传承》2010,(21):130-131
国际体系对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安全是国家追求的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国家追求安全有权力均势和集体安全两种模式。20世纪先后形成了两个安全体系: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这两个体系的典型特点是权力均势和集体安全的并存,并相互影响、相互较量。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为国际体系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国际体系对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安全是国家追求的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国家追求安全有权力均势和集体安全两种模式.20世纪先后形成了两个安全体系: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这两个体系的典型特点是权力均势和集体安全的并存,并相互影响、相互较量.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为国际体系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1992年以来,在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共中央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从国际扩展到国内,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了非传统安全领域.在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国际安全观"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公平、正义、法治、民主"为核心内容的"国内安全观",并决定"针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的新情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抓紧构建"和"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从而形成了一种统领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兼顾传统与非传统两个方面的全面系统的新安全观.  相似文献   

6.
安全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女性主义认为,传统安全观过于强调军事安全和国家安全,忽视女性在安全领域的重要作用.女性主义强调多元的、反映女性特质的安全观,认为安全是所有人的安全;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同样重要;环境安全与女性息息相关;安全应以人为中心.女性主义安全观无意取代主流国际安全观的地位,而是要在国际关系中加进女性视角,使之更客观公正地反映国际关系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贺鉴  欧阳翠兰 《求索》2007,(11):80-82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制。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无政府状态理论和国际合作理论是新现实主义的核心部分。新现实主义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关系的主要形式是冲突和竞争,但是,当国家具有共同利益时,它们是可以进行合作的。因此,可以以新现实主义为指导完善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8.
"非传统安全"又被称作"全球安全""共同安全""共享安全""综合安全""集体安全""人类安全""社会安全"等,以对应旧的、以国家安全为主的"传统安全"。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非传统安全问题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应对不当甚至可能会引发传统安全问题。接下来我们便探讨在全球化系统下,如何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因此国际社会应突破狭隘的、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传统安全观,树立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安全观,建立预警机制,发挥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推动非传统安全治理常态化。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是复杂、多元的。形成威胁多元化的主观因素是国家安全观的性质不同导致对威胁的不同理解,客观因素则是国际安全环境变化造成的威胁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张喆 《人民论坛》2012,(17):228-230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由1992年签署的《集体安全条约》演变而来,是一个有潜力有作为的地区安全组织。它在地区事务中的活动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传统军事安全合作领域、应对新安全挑战方面及国际政治领域。目前该组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但正朝着综合性多功能地区组织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1.
周杲 《求索》2011,(11):168-170
2008年夏,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爆发了武装冲突,危机爆发以后,当代国际法规制体现了现代国际法的积极性和集体安全体制的有效性。安理会和欧盟对格俄冲突的抑制作用不容忽视,冲突得以迅速平息。笔者希冀通过对集体安全体制的解读来指明中国立场。  相似文献   

12.
马轶伦 《求索》2013,(2):236-238
作为摩根索国家间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摩根索均势理论通过对均势的基本概念、发展模式、主要功能和局限性等方面的系统阐述.以及在实践中对均势理论的效用评估.极大地完善了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摩根索均势理论在20世纪国际政治理论中的重要地位。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摩根索均势理论已经被时代赋予新的元素.这一理论在构建基础、基本路径和评估标准上都表现出新的特征。均势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微将为中国国家战略提供新的理论内涵、基本路径和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3.
保证国家安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其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需要我们予以深刻理解,并切实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和要求贯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4.
杨洪刚  余朝阳 《理论月刊》2007,7(12):115-117
理论和现实的逻辑使中国政府选择并发展了新安全观,中国新安全观中安全概念的内涵扩展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它不但没有让"安全"一词失去意义,相反,在安全概念内涵获得扩展下的中国新安全观已对国际政治行为产生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有利于各国安全战略的制定,有利于新型国际安全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张海波 《群众》2014,(8):17-18
<正>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种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传统国家安全观、  相似文献   

16.
周琦  温娟 《求索》2008,(11)
在解决地区冲突,维护大陆和平的实践中,非洲形成了联合国、非盟(非统)和非洲次区域性组织三方联合互动的具有鲜明非洲特色的集体安全机制。这种集体安全机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面临着来自国家主权的挑战、三方协调机制的缺失、非洲社会发展滞后等许多难以逾越的困境。建构地区集体认同、强化安全合作机制及协调社会全面发展是非洲集体安全机制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栩  ;黄亮华 《求索》2008,(9):32-34
企业管理团队集体离职是企业危机管理中的热点问题,集体离职一旦发生,极有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安全、员工士气、企业形象等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本文依据社会学和行为学研究领域中的集体行动成因相关理论,探究了集体离职危机的形成机理,并结合集体离职的共同意识形成和离职动员结构,提出了企业管理团队集体离职危机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类安全”:概念分析、国际发展及其对我国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安全观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际社会兴起的新安全观,至今已经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并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研究实践价值,我国应该对此加以重视。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此领域的关注还很少,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论述。本文对人类安全概念的定义、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分析,对这一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对此理念在国际上的发展,以及在中国进行人类安全研究的意义和原则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熊婧文 《前沿》2014,(19):38-40
邓小平国家安全观,是邓小平理论关于国家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新时期国家安全和外交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学术界关于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研究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等方面。在今后的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研究中,研究工作要密切联系实际,加强系统研究,注重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刘菁 《前沿》2008,(3):139-141
“安全复合体理论”是著名安全研究专家、“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瑞·布赞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地区安全复合体是指:地理上接近的国家在安全事务上形成相互依存,于是各国在确定自己的安全利益时不能抛开其他国家,在制定本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政策时不得不对地区层面的因素有所考虑,在这种状况下,各国在互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具有地区特征的安全联系。根据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地区安全合作是一个以安全复合体为起点,经由安全体制到安全共同体的渐次发展的过程。东亚安全合作经过军事同盟、合作安全机制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有希望形成一种多元型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