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教是文莱的国教.二战后,文莱两任苏丹都致力于复兴伊斯兰教,从而对当代文莱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莱的立国哲学(国家意识形态)、政治制度都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文莱政府还倚重伊斯兰教来维护社会稳定.当代文莱政治发展具有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  相似文献   

2.
法国600万穆斯林中的大多数人在适应国家的世俗主义环境之时,依旧保持伊斯兰的传统色调,秉持温和与中道的伊斯兰价值观。法国穆斯林由于种族、语言、民族、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伊斯兰组织五花八门,呈现出分散化、多元化的态势,其中的"个人伊斯兰"和"穆斯林世俗主义运动"是法国穆斯林宗教实践中出现的独特的新思潮,这是启蒙主义和人权思想对生活在法国的穆斯林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穆斯林中只有少数极端主义分子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打着"伊斯兰旗号"制造令人发指的恐怖事件。虽然穆斯林完全融入法国社会的道路还很曲折、漫长,但法国伊斯兰既是世界伊斯兰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兰西文化百花园里一朵奇葩的时代终会到来。  相似文献   

3.
韩国与伊斯兰教文化圈的交流早在公元9世纪就开始了。朝鲜战争成为伊斯兰教在韩国发展的一个契机,并且随着韩国与伊斯兰教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加强,伊斯兰教在韩国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大多数韩国民众对伊斯兰教理解得不够准确。然而,六大因素决定了伊斯兰教在韩国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来化、伊斯兰化和君主制度"下文莱华人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战后迄今,文莱政府通过法律限制文莱华人获得公民权,导致大部分华人尚未获得文莱国籍.虽然政府在经济上刻意扶持马来人并致力于国家伊斯兰化,鼓励异教徒皈依伊斯兰教,但仍在经济领域留给华人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容忍华人保持原有宗教和发展华文教育,维持和发展华人意识和华族认同.文莱华人基本上能与当地政府和土著民和睦相处,并能在经济领域维持相对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文莱是个穆斯林君主制和伊斯兰传统的国家。1984年独立后.政府一直依靠集权统治和至高无上的宗教体系来维持原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主要部分,自然也被浸透在伊斯兰君主制的思想中,而且在法律的监护下担负着将伊斯兰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但是大部分印尼人尤其是爪哇人信奉的伊斯兰教有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即带有浓厚爪哇特色的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与爪哇原始文化以及印度文化相结合而成的爪哇伊斯兰教。爪哇伊斯兰教强调的是实现内心或精神和谐以及社会和谐的价值观,但现实的印尼社会却与“和谐”相距甚远,所以爪哇伊斯兰教所崇尚和追求的只能说是理想中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与马来西亚政治民主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来西亚是伊斯兰国家,其政治发展与种族关系和伊斯兰教息息相关,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种族政治和宗教政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安瓦尔事件以及伊斯兰党的理念和实践研究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政治民主化中的作用,进而探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探讨伊斯兰教能否推动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论郑和与东南亚的伊斯兰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出身于穆斯林世家,他在国内从事多种伊斯兰教活动。关于郑和在海外传播伊斯兰教一事,中国史籍上没有涉及,但海外却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和传说。本文联系当时东南亚的社会背景介绍了海外有关记载,并分析了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关于郑和在海外传播伊斯兰教的研究很少的原因。作者认为,七下西洋期间,郑和在完成明廷使命之余,在海外传播伊斯兰教是完全可能的。海外有关的记载和传说,固然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毕竟为我们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线索, 有助于我们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全面情况,尤其是他在15世纪东南亚伊斯兰教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如事实确凿,这也是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非洲伊斯兰教系伊斯兰教传入非洲大陆之后同当地传统宗教文化长期碰撞与融合的产物,带有鲜明非洲特色。长期以来,非洲伊斯兰教与殖民主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面对欧洲殖民主义的入侵,非洲伊斯兰教进行了顽强抵抗或非暴力抗争,在武力抵抗失败后一些穆斯林领导人选择同殖民主义者合作以求得生存与发展。殖民主义者的"间接统...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是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伊斯兰教对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也对穆斯林人口占少数的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现代化进程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认为由于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社会结构、国际环境不同,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是多样的,不仅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有较大不同,而且东南亚国家间亦有较大差别,表现出伊斯兰与现代化关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形成有其特殊条件,是多种矛盾层累式构造的结果。东南亚各国历史上复杂的政治经济结构、族群社会结构带来的社会矛盾和族群矛盾构成了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基座。伊斯兰复兴运动衍生的极端伊斯兰意识形态以及基地组织在东南亚的扩散和"演进"成为东南亚恐怖主义成长的关键因素。美国发动的全球反恐战争给穆斯林带来选择困境,爱好和平的穆斯林同样需要抵制西方社会对伊斯兰教"污名化"的侵袭,反而为极端组织的成长提供了生命力。因为情势的不同,东南亚各国的反恐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固化了层累式构造的矛盾,影响了反恐行动与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12.
李秉忠 《欧洲研究》2012,(5):136-151,4
土耳其模式是长期历史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包含政治上民主制度与伊斯兰教成功的嫁接,经济多元化和积极融入区域及世界经济,同时致力于平衡外交,适时追求具有全球抱负的区域领袖政治理想等三方面的主要内涵。政、教分离的世俗主义传统,与西方长期的制度性联系,以及坚持政治、经济、社会改革是土耳其模式的三根支柱。土耳其模式尚未完善,机遇和风险同在。土耳其模式的走向不但对土耳其、中东北非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国"是当前世界上最新型的恐怖主义组织,尤以强大的渗透力、狂热的吸引力、广泛的传播力而著称。在泛伊斯兰背景下,"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外溢效应很快波及印马菲泰等穆斯林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国家,使东南亚迅疾成为"伊斯兰国"渗透的主要地区之一。"伊斯兰国"通过招募成员、媒介宣传、设立分支机构等多种渗透方式在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严密的扩张网,使该地区面临着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使东南亚国家的反恐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本研究就"伊斯兰国"在东南亚传播与扩张的主要方式、影响,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应对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育体系是印尼穆斯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伊斯兰宗教知识与信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尼独立后,随着国家向世俗化与现代化方向转变,印尼的伊斯兰学校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去伊斯兰教化"与"去政治化"成为印尼政府改革伊斯兰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针.在苏哈托推行"新秩序"时期,改革伊斯兰教育成为政党斗争的一个焦点.一方面,印尼的传统伊斯兰学校在政府的打压下渐呈萎缩与衰落之势;另一方面,传统伊斯兰学校也被迫朝着"世俗化"与"现代化"的方向改革,求得继续生存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伊斯兰学校的宣教运动也逐渐高涨,对推动当代印尼伊斯兰激进主义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软环境建设已成为今后深耕细作"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因素"确系软环境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东南亚伊斯兰发展的新态势尤其是恐袭事件频发,已对"一带一路"软环境建设造成了极大冲击。随着马哈蒂尔重返政坛,东南亚伊斯兰政治影响力将会进一步增强,"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的"伊斯兰因素"难以回避。探索将宗教交流纳入"民心相通"的举措之中,旨在使"伊斯兰因素"能够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人文外交的特有风范。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南部的穆斯林问题一直是现代菲律宾社会的热点,历史上的菲律宾也经受过伊斯兰教的重大影响。伊斯兰教传入菲律宾是它在东南亚迅猛的传播、扩张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传入菲律宾的过程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在全球视角中,菲律宾的伊斯兰化始于伊斯兰在全世界范围内东扩到达东南亚,一面是伊斯兰教东进,一面是西班牙西进、葡萄牙东进,在东南亚东端的菲律宾相遇碰撞。所以菲律宾的伊斯兰化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扩张及其与基督教世界的争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督教世界绕过半个地球来到远东与伊斯兰世界再次发生文明冲突的碰撞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党在20世纪80年代转型后,致力在马来西亚建立"伊斯兰国"。"伊斯兰国"与巫统主导下的民族国家建构是完全不同的建国方向,两者在最高权力的来源、统治阶层、意识形态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伊斯兰党现阶段重提伊斯兰刑法后,引起马来西亚两线制的重新分化与组合。由于政党之间的建国理念相异,马来西亚未来的建国方向大体上有三种:马来人主导下的民族国家、伊斯兰国和多族群国家。另外,伊拉克与大叙利亚伊斯兰国组织在中东的崛起,令身处伊斯兰世界的马来西亚民族国家体制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18.
印尼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冲突的根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后 ,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再次席卷穆斯林世界 ,伊斯兰势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成为 2 0世纪末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之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东渐影响着东南亚局势的发展。印尼作为世界最大穆斯林国家 ,在世纪末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 ,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总爆发。民族宗教冲突是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之一 ,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冲突又是宗教冲突的焦点。探讨印尼宗教冲突的根源 ,有助于了解印尼局势的发展 ;解决印尼宗教冲突 ,有利于东南亚地区的稳定 ,这是各国政府和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印尼伊斯兰教主流派与极端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又是世界穆斯林人数最多的国家。苏哈托政权垮台后,伊斯兰势力已重返政治舞台,伊斯兰化倾向日益明显。印尼伊斯兰教主流派比较温和与包容,反对在印尼建立伊斯兰教国家。极端派主张在印尼实行伊斯兰教派规,人数虽小,但组织严密,能量也大。美国“9·11”事件后,在当前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斗争中,印尼极端组织的动向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欧洲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作为一个地区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学界与社会关心的重要话题。但伊斯兰极端主义存在的社会性群际根源,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批判与反思已有解释的基础上,借鉴"社会认同"这一群体研究的重要理论,分析欧洲的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群体认同机制,总结欧洲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与群际矛盾产生的原因。通过效能感、共享价值、相对剥夺感等社会观念环节梳理了一个包括"个体认同激发"、"内群认同聚合"、"群际认同评价"在内的理解机制,最后辅以柏林圣诞卡车恐袭事件作为实证。从群体认同机制出发分析欧洲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可透视出诸多"社会事件"的逻辑内核,从而使恐怖分子、恐怖组织和社群以及恐怖主义现象三个层次得到系统梳理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