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文从美欧之间谁更需要对方、美欧关系中的假象、美欧关系的实质、美欧关系的前景等四个方面作了分析,认为美欧之间存在着宗教、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密切关系,在经济上它们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地交识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损俱损的地步。可以认为,美欧关系不可能发生突变,只会时好时坏,在某些问题上合,在另一问题上吵的漫长过程中逐渐转化。  相似文献   

2.
美国一向被认为是世界上金融市场最发达、金融监管制度最完备、金融创新最活跃的国家,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建设本国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体制长期效仿的对象。然而,2008年美国爆发的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一场金融危机不仅将美国经济带人严重衰退,也波及全球,这不能不引发美国各界对其金融体制进行全面反思.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形势与经济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金融权力的提出及其战略涵义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是由“对冲基金”发起,掠夺发展中国家财富的货币战争,同时也是美欧日垄断资本对金融权力的争夺战。今天,我们还习惯于称之为“亚洲金融危机”,但这已不能准确反映出这场危机的范围及实质。...  相似文献   

4.
波兰因素与东欧导弹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月8日,美捷签署反导协议,捷克同意美国在其领土上部署雷达;8月20日,波兰与美国正式签署反导协议,同意美国在波部署10枚导弹拦截装置。至此,美国在东欧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法律程序基本完成。东欧反导系统是大国博弈的“显微镜”,波兰是“焦点”,折射出美俄、美欧和俄欧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5.
大事综览     
2011年11月大事综述如下: 一、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举行。3—4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法国海滨城市戛纳举行,主题为“新世界、新思维”。与会领导人重点讨论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如何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与平衡增长,强化全球经济治理与金融监管等问题。峰会通过“戛纳行动计划”,并发表《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宣言》。宣言强调,面对由欧债、美债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增长下滑,与会各国将继续加强相互协作,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美欧日的对外战略与对华政策走向石人世纪之交,美国、西欧、日本纷纷调整外交政策,积极谋划跨世纪的对外战略。其战略动向,尤其是对华政策走向引人注目。一、美欧日对外战略协调的新趋势美欧日并无统一的对外战略,但共同的战略利益决定它们将继续保持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东盟最发达的金融国家新加坡凭借自身的体制优势,迅速采取措施,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成功化解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本文总结借鉴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对东盟其他国家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1998年以来,日本系统地重建了金融监管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和提高金融监管效能,事前金融监管制度重建与提高金融机构经营健全性,事后金融安全网建设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等三个方面。日本的经验表明,金融监管体制都具有时效性特征。将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对立关系对立起来缺乏合理性,金融监管的作用是评估和检查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程序,而不是代替金融机构决策和进行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9.
孙成昊  王一诺 《和平与发展》2023,(2):75-93+169-170
拜登执政以来,美欧通过“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和“全球数字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等计划形成数字基建合作的全新态势,呈现以西方价值观渗透数字基建规则、以“印太”为重点区域、融资渠道趋于多元化和机制化的鲜明特点,针对中国的指向强烈。美欧开展数字基建合作有抓住数字治理领域有利条件提前布局的考虑,也是双方希望加强对华竞争和主导全球数字治理话语权的谋划结果。展望未来,美欧数字基建合作对跨大西洋同盟、国际数字合作和全球数字治理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也会抬升美欧针对中国“数字丝绸之路”的博弈烈度,但其成效仍受到美欧自身能力与各方意愿的限制。中国应充分把握美欧全球数字基建合作的逻辑,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世界各国数字基础设施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海啸,美国监管当局在对其监管理念及监管模式进行反思后,提出要全面改革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美国最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从2008年3月31日布什政府时期提出,到2010年7月21日奥巴马签署后成为法律,历时两年多,几经波折,体现了两党对改革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决心和审慎。最终法案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  相似文献   

11.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给美国对外关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美欧关系也不例外.在前任总统奥巴马任内,由于亚太和中东热点频发,对欧政策并非美国全球战略重中之重,跨大西洋关系偶有波动,但基本保持稳定发展.而特朗普执政后,由于其个人理念、对欧表态与前任差异巨大,欧洲对美政策走向忧虑重重,担心美欧关系基础遭到动摇.经过百日执政,在美欧多次互动后,特朗普在对欧关键议题上“回归主流”,逐步调整对欧态度,但美欧之间分歧难消.  相似文献   

12.
欧盟提出碳关税调节机制后,起初美国并不积极,且多有质疑和批评。然而,近年来,美欧在碳关税问题上开始走向合作。美国转变了对欧盟碳关税调节机制的态度,国内相关立法活动异常活跃,推出了“清洁竞争法案”,而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在加快审批程序,即将落地;双方频繁互动磋商,协调立场;推动创建国际碳俱乐部,谋求建立西方气候联盟。美欧合作加速推进碳关税合作的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掌控全球气候治理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权,挤压新兴大国的发展空间。美欧碳关税合作将对全球气候治理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深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它 被金融工程的发展、金融市场融资方式的证券化、机构投资者的异军突起以及国际银行业的巨大变 革日益证明。国际金融的发展变革, 冲破了原有的格局, 增大了金融业的风险。传统的金融监管方 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 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张晓通  陈实 《东北亚论坛》2024,(1):34-49+127
“美欧贸易与技术理事会”作为重启跨大西洋协调与合作的新机制,是在拜登和冯德莱恩等一批跨大西洋主义者积极推动下的产物。对传统自由贸易与“华盛顿共识”的反思,叠加世界变局、技术革命与中美欧三大力量对比的结构性转变,推动美国和欧盟在贸易与技术领域不断强化对华竞争的指向性。从匹兹堡到吕勒奥,美国和欧盟已在TTC框架下完成四次部长级会晤,并形成一年两度的协调与会晤机制。围绕双边贸易协调与对话、技术合作与标准制定以及对华贸易与技术竞争,双方展开多轮沟通与磋商,并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与新兴技术领域的外部压力。但利益与意见分歧、对华政策偏好差异以及修复跨大西洋裂痕的艰巨性等多重因素同时制约着TTC的潜力空间,加剧了其未来发展演变的不确定性。中国应树立战略思维,适时调整对美、对欧方略,消解TTC框架下美欧协调联动对华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日美安保体制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日美安保体制是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在性质和作用上与北约有共同点,但东亚与欧洲不同,新日美安保体制与北约也有差异。美国要在东亚利用日美安保体制建立美国威慑下的稳定,塑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秩序。日本的作用也将扩大,但仍将被限制在美国可以利用和控制的范围内。新日美安保体制加强了美国在亚洲的存在,是影响 21世纪初东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地区安全形势的走向增添了新变数,但日美以武力干预地区事务也将面临一系列困难。  相似文献   

16.
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日本与欧盟不断开展并深化科技合作,试图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强化全球科技治理的“日本、欧洲色彩”,并加强“战略自主”以平衡中美科技博弈带来的风险。日欧科技合作的深化程度受到日欧自身发展、双方内在矛盾以及美国压制等因素限制。未来中国应加强研究和部署,既防止日欧与中国科技“脱钩”,又主动突破西方“技术联盟”壁垒,努力与日欧建立并实施“科技伙伴计划”,共同推动全球科技治理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2008和2009年是金融危机年的话,那么,到了2010年,债务危机已经取代金融冲击,成为威胁发达国家经济的主要“次生灾难”,而且现在还愈演愈烈。在美、欧、日三大主要经济体中,欧洲是总体债务负担最轻的一个;日本2011年初的政府债务接近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0%,是所有主要发达国家中债务水平最高的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的美欧日政治走向石人冷战后,美国、西欧、日本政治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展望21世纪,这些变化还将继续影响这些国家的政局走向。目前,美欧日各国正处于跨世纪的政治过渡期,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政治家相继登台执政,各国领导层基本实现了“代际转换”...  相似文献   

19.
周玲妮 《拉丁美洲研究》2023,(1):134-152+157-158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美国与欧盟这两个关键的国际行为体围绕不同类型的领导权展开了激烈竞争。亚马孙地区治理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欧围绕全球气候治理领导权的博弈促使双方竞相在亚马孙问题上表态和介入。这使巴西对亚马孙地区的治理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迫使巴西的亚马孙政策从对抗外界干预、维护亚马孙自主权转向主动作为和积极开展多边合作,以增强亚马孙地区治理的合法性和灵活性。通过政策调整,巴西既维护了自主,又在国际社会得到一定范围的理解和支持,极大地提升了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成为亚马孙地区治理的主导国和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利益攸关方。美欧未来围绕气候领导权的博弈将长期存在,巴西也将持续面对美欧双方的共同施压。卢拉再次就任总统后,将联合气候立场相近国家,尤其是团结雨林国家,通过开展更积极的多边合作应对美欧的压力。从这一维度看,中巴双方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0月22日,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发生严重枪击恐怖袭击案,造成一名士兵和一名袭击者丧生。加警方调查表明,袭击者是受中东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极端思想蛊惑而作案。此次枪击案发生前两天,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刚刚发生一起与“伊斯兰国”有关的恐怖袭击案,一周内接连发生两起恐袭案,这在加拿大历史上前所未有。随着“伊斯兰国”实力的不断增长与野心膨胀,其对美欧国家本土威胁愈发凸显;美欧国家反恐战略面临新调整,其未来反恐之路将更趋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