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要重视”,“要提高”,“要加强”,“要落实”,“要强调”,“要狠抓”,“要动员”,“要学习”……翻开报纸就可以看到,现在“要”成了某些官员的头号门头禅,常年“绕口令”。“要”让基层、让百姓、让受众,耳朵磨出了茧,眼睛长出了疔。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在本性上是讲“大道”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个大道,便与善有关。儒家说“止于至善”,道家说“上善若水”。这里所说的“至善”、“上善”,很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大爱”。墨子主张“兼爱”,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和墨家是“显学”,也就是说,“至善”和“兼爱”的理念是当时中华文化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3.
王强  王小娟 《学理论》2010,(24):98-100
“道”是“德”的根据,“有”“无”统一是“德”的思维方式,“无为”是“德”的表现形式,“自然”是“德”的存在状态。“德”是“自然”的基础,“自然”是“德”的归宿,也是《老子》中为什么要强调合乎德性地行动的真正动因。因此,《老子》是以德性论为核心的,主要是解决“德”的危机,是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文化强国”的“强”,旨在“强”之逻辑推理先破后立的“破”。“破”所表达的思想,重在破除不合时宜的功利浮躁;“破”表达的意义,旨在破局精神状态的僵化机械;“破”表达的价值,意在破陋低俗庸俗媚俗的流俗风气。“文化强国”的“强”,还在于“强”之意志带来的“发”。“发”的功能,体现的是文明风气的生发;  相似文献   

5.
刘吉 《党政论坛》2012,(12):1-1
和是中华文明一个十分重要的人文理念。从哲学的“和谐”指导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到个人形象要“和气待人”、“和蔼可亲”,到家庭团结“家和万事兴”,处世准则“君子和而不同”,到商务活动“和气生财”,到治国理念“和为贵”,一直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追求“世界大同”……和的理念无所不在,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6.
田一枫 《党政论坛》2010,(16):32-32
这些年来,美国一直热衷于公布各种各样的“名单”,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到“操纵汇率国”名单,直至“盗版观察”名单等。这些名目繁多的“名单”,构成了美国特有的“名单政治”。  相似文献   

7.
“现在时”这个概念,许多人不懂,汉语语法中是没有这个概念的、“现在时”在英语语法中是相对于“过去时”、“将来时”而言。“现在时”是个动态概念,是当前的、发展的。说不定这会儿的“现在时”,一会儿就成“过去时”,明儿的“将来时”,待会儿就成“现在时”?说为官是个“现在时”,不是发明,更谈不上创造、江泽民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警示全党干部,“参加革命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身后留什么?”此“三问”,其实质就是警戒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毕竞为官是个“现在时”,当常思身前身后事。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流是“以道德压制经济”的“道德经济”思想,这种思想积淀为“德本财末”、“为富不仁”等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影响中国经济与社会至深至远。文章认为,在“出贫弱而入富强”之特定历史阶段,“求足”无疑要重于“求均”,“效率”无疑要重于“公平”,“经济”无疑要重于“道德”。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5,(8):F0003-F0003
西青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坚持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检察工作,紧紧把握“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坚持“政治立检,机制建检,人才兴检,科技强检”战略宗旨,精心打造“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执法服务品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发挥自身优势,构建自身特色,建立和完善了“学习型的教育机制”、“规范化的办案机制”、“考核型的管理机制”、“制约型的监督机制”和“竞争型的选人机制”,为造就一支“政治坚定,  相似文献   

10.
王建民 《党政论坛》2009,(16):17-17
“法理台独”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所谓“法理台独”,就是谋求台湾法理上的“独立”,即通过法律程序(包括公投)建立“台湾共和国”或“台湾国”,也就是陈水扁大力推动的“公投制宪”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激进的“台独”活动。不过,民进党内部也有人主张在维持台湾法律现状的条件下逐步谋求台湾的“独立”,即承认“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国”的“国名”,认定台湾(“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颜良成 《学理论》2009,(3):77-81
要说2008年什么词汇最红最火最流行?莫过于“山寨”!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电脑”,从“山寨明星”到“山寨电视剧”,直到岁末年初的“山寨春晚”,“山寨”红遍网络,形成了当前的“山寨文化”。  相似文献   

12.
时下,在看待“老实人?与“老好人”上,有一部分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往往以“老实人”代替“老好人”,或把“老好人”说成是“老实人”,使“老实人”的本质、人品被扭曲,吃了不少哑巴亏;而“老好人”呢?由于误当“老实人”用,却捞到了不少光环,得到了很多便宜。其结果,党员干部的自身建设受到影响,党的建设受到损害,党的形象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3.
凌河 《党政论坛》2009,(6):33-33
中国人的“出去”,总要“回来”的。虽然古诗中有豪壮之言,曰“何必马革裹尸还”,然而“叶落归根”,却也堪称人之常情。有成就的人“回来”,叫做“衣锦还乡”,芸芸众生们,则称为“常回家看看”。难怪这一首歌,可以风靡南北。  相似文献   

14.
廖小言  肖明江 《求知》2011,(4):39-39
学习型党组织在内涵上既具有“学习”的属性,更强调“型”的特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贵在“学习”,重在有“型”。推动党组织从“重视学习”向“学习型”转变,应当抓住“型”这个关键。  相似文献   

15.
汪金友 《党政论坛》2011,(15):63-63
近年来,各地反腐的“怪招”可谓层出不穷。有的搞“扑克反腐”,给每个领导干部发一副廉政扑克;有的搞“电脑反腐”,把各级干部的电脑装上屏保;有的搞“小学生反腐”,让“小眼睛去盯大眼睛”;有的搞“夫人反腐”,举办领导干部家属培训班;有的搞“抄书反腐”,组织干部抄写反贪文章;有的搞“日记反腐”,要求执政执法者每天写工作日记;有的搞“廉洁操反腐”,用做操来触动干部心灵;有的搞“保证金反腐”,  相似文献   

16.
王佳伟 《党政论坛》2011,(12):56-56
孟姜女 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孟”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辞海》载:“孟姜,春秋时齐国大大杞梁妻。姜姓,字孟。……后人将杞梁说成秦朝人,称‘范杞梁’,并演变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干部能上能下,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关键在于确定什么样的干部应该“下”,怎样让他们“下”来,如何安置“下”的干部。要转变“官”念,创造干部能上能下的良好环境。从加强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人手,破除“唯官是尊”、“上荣下辱”:“下必有错”、“不犯错误不下台,不到年龄不退职”等错误思想认识。要正确界定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具体标准,解决好干部“下”的标准过于笼统、不具体、难以把握的问题,切实做到“上”能服人,“下”有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田治江 《党政论坛》2014,(15):64-64
一个领导干部,贪污受贿数百上千万,就是天人共愤的大贪官,而主要领导大笔一挥,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不仅动辄数以亿计,而且使一些“造福工程”“民生工程”变成了“面子工程”“长官工程”,甚或“烂尾工程”“短命工程”,不仅经济损失更为惨重,而且影响政府的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19.
内容提要     
《党政论坛》2014,(13):1-1
常宗耀的“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梦’”一文指出,矾政治学视。野来分析,“中国梦”是由“中国梦”意识、“中国梦”制度和“中国梦”行为构成的协调有序的社会系统组成。其中,“中国梦”意识是“中国梦”的灵魂,“中国梦”制度是对“中国梦”的规范要求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每当谈及“官僚主义”、“家长作风”时,一些基层干部总会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没有“官僚”的资格和条件,“官僚主义”只是“上边的事情”。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官僚主义,一些基层干部便有“别人生病,自己吃药”等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