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资产证券化作为北京市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最重要的实现形式,未来的任务既艰巨又复杂,在国企改制中不仅要关注社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还应关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以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来深化国企改革,一些省市根据三中全会精神纷纷提出和制定了国企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并以资产证券化作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线,提出了具体目标,如广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拉开序幕。但在这场改革中不能盲目跟风,而是首先要厘清混合所有制的逻辑,即要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市场化改革中寻找一种均衡,在公平与效率中寻找平衡。根据湖南省国有企业改革现状,针对湖南省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分类改革、股份制改革、资产证券化、员工与管理层持股等几个方面探求湖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拉开序幕。但在这场改革中不能盲目跟风,而是首先要厘清混合所有制的逻辑,即要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市场化改革中寻找一种均衡,在公平与效率中寻找平衡。根据湖南省国有企业改革现状,针对湖南省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分类改革、股份制改革、资产证券化、员工与管理层持股等几个方面探求湖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步履维艰,主要原因在于该领域所涉及到的银行、证券、信托、税收、破产等多领域的法律、法规中存在诸多法律冲突。通过专门的资产证券化立法搭建起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制度平台,能综合解决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的未来债权转让、SPV设立及运作、证券化资产"真实销售"、证券化资产信用增级等四个方面所涉及的法律冲突与障碍。  相似文献   

5.
陈文俊  ;曹时军 《求索》2008,(6):16-18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保险资产证券化日益成为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保险资产证券化的投资环境,探讨保险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提出了建立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以及创新金融产品等措施,以期达到降低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它改变了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是近30年来金融领域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拓展财务公司融资渠道,改善资产流动性,增进财务公司信贷业务透明度,降低经营风险。提升财务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支持企业集团发展。本文概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特征,从企业集团的需要和财务公司自身的需要等几个层面探讨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出现的出表风险、声誉风险和利率风险等风险等问题,并提出了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袁巍 《前沿》2012,(12):78-79
目前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著作权资产证券化这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型融资模式。本文结合当前国际上著作权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总结了著作权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并对我国实施著作权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宜采用的交易结构进行了具体设计。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勇 《湖北社会科学》2005,(12):150-152
目前,国外资产证券化已扩展到船舶抵押贷款、港口基础设施应收款和港航企业贷款的资产证券化。航运应收款资产证券化已经展示出可令人期望的前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证券品种的创新和发展,航运应收款将可能成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越来越受证券投资者的关注的投资项目。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航运应收款资产证券化也将会加入我国目前刚刚萌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之中。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我国银行业新的融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进 《理论月刊》2002,(10):48-49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方式,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本文通过借鉴资产证券化技术在国际上的应用及发展来探讨我国银行业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正在着手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和范围,加快资产证券化发展步伐,同时酝酿统一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框架。但由于我国机构投资者缺乏,投资者在整个资产证券化环节处于弱势,保护投资者利益成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立法重要部分。本文意在自足于投资者的法律地位,通过对投资者主要风险的法律分析,提出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彭文峰 《求索》2011,(12):32-33,4
文章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理论框架,构建资产证券化监管博弈分析模型,并依据模型对资产证券化监管进行博弈分析,认为可以通过完善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建立健全资产证券化运作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自律能力,来促进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文华 《理论月刊》2008,(5):84-86,17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后勤社会化的全面推进,高校必须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策略确保学校资产顺利实现保值增值,健康流转和效益提高.本文从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目前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加强对后勤资产的管理,以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并对社会和高校从政策与资金等方面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俞国程 《前沿》2012,(12):108-109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遭到重创,损失巨大。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了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重视与反思。而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更是饱受质疑。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内容的解读,分析了次贷危机的成因,并由此提出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策略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市场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实质研究入手 ,结合金融市场效率的判定标准 ,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并指出 :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完善了金融市场结构 ,丰富了金融产品 ,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 ,起到了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增加了其潜在的系统风险 ,存在弱化金融市场效率并破坏系统稳定性的可能。因此 ,在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 ,要把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放在首位 ,才能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 ,加快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改革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授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对省级机关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在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探索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提出了“以清产核资为基础、以产权管理为重点、以盘活资产为手段,在统一资产产权管理、统一资产配置标准、统一资产收益的基础上,对省级机关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实践,初步掌握了省级机关国有资产动态总量及分布情况,基本实现了省级机关国有资产产权集中统一管理,奠定…  相似文献   

16.
胡玲丽  张继恒 《前沿》2008,(3):33-35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它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转换为流动性好的债券,借以融通资金。“如果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这是流传于美国华尔街的一句名言。如今,这个被学术界呼吁了多年、金融界盼望了多年的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终于在我国走向了前台。本文肯定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意义,并针对其在我国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上海正推动国资跨区域重组、对各路资本敞开大门,加速国有资产证券化、试行外部董事长制度、加快非主业资产整合和中小企业改制重组。记者从上海市国资委获悉,上海正酝酿五方面突破,加速国企改革、国资重组。  相似文献   

18.
田增瑞  张延锋 《求索》2007,(6):14-17
本文在分析资产证券化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资产证券化可作为产权交易的创新品种,产权市场为资产证券化的理想交易场所;并讨论了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效率及与产权市场功能的有效组合。对于银行不良资产,产权市场可作为一级机构投资者与一般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二级市场;对于正常资产的证券化,产权市场可凭借其遍布全国的交易网络提供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9.
王昆江  梁素娟 《传承》2010,(24):120-121
自20世纪70年代源起于美国以来,资产证券化凭借其信用融资、结构性融资和表外融资的优势不断发展,如今也已成为一项被广泛应用和重视的创新型融资工具。结合相关法律制度,阐述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和特点,并通过分析国外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保障制度,提出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此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对未来发生的、可预测的、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通过证券化运作来发行资产支撑证券。基础资产现金流的可预测性成为资产证券化能否成功运作的核心问题,预测性信息披露理论对构建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资产证券化强制性预测信息披露和自愿性预测信息披露共同构成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证券的预先警示制度和安全港制度不适合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