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情:罪犯卓某(1997年11月17日因犯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和梁某(2000年7月17日因犯非法买卖枪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在服刑期间,因患病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被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此后,两名罪犯没有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准时到监督机关报到,擅自外出,导致长期脱管失控。2004年11月,藤县人民检察院在对监外执行罪犯进行考察时,发现脱管失控的罪犯卓某已潜回家中。经过严密布控,公安机关于2004年12月14日将罪  相似文献   

2.
浅析监外执行罪犯监督考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跃 《公安学刊》2004,(4):75-7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监外执行的罪犯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现行的监外执行法律的缺失与不完善和相关制度的不健全,监督考察工作仍然不够落实,监督考察对象漏管、脱管、失控及司法腐败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需要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标准,规范程序,从制度上规范和完善监外执行监督考察工作,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暂予监外执行是刑罚执行的变通方式,并未改变刑罚的种类和内容,对该类罪犯适用假释是对暂予监外执行性质的肯定,也是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同时也可提高司法效率以及假释的适用率。有效地判断该类罪犯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是其适用假释的基础,实践中的立法和案例则为暂予监外执行罪犯适用假释的法律化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暂予监外执行续期或收监程序自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出台后,出现了法律衔接的一个空白:全国对此没有统一性规定,各地的地方性规定又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甚至暂予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的情形。司法实践中,明确司法局作为程序启动主体的职责,制定全国性的统一规定能系统性地解决此问题,有效防止暂予监外执行蜕变为"永久监外执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刑事判决中一半以上的被告人被判处缓刑、管制,再加上服刑罪犯被假释、保外就医的,监外执行的罪犯大于监内执行的人数,随着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①的贯彻落实,监外执行的罪犯人数的比率还将有进一步地上升,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监外执行职责完全赋予地方司法机关②,扩大了地方司法机关管理权限,也加大了地方司法机关刑法职责,在法律规定的落实和司法管理的完善方面还将有一个从适应到规范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刑事判决中一半以上的被告人被判处缓刑、管制,再加上服刑罪犯被假释、保外就医的,监外执行的罪犯大于监内执行的人数,随着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贯彻落实,监外执行的罪犯人数的比率还将有进一步地上升,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监外执行职责完全赋予地方司法行政机关①,扩大了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管理权限,也加大了地方行政司法机关刑罚执行的职责,因此有必要探讨社区矫正的检查监督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监外执行是我国刑罚执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对罪犯采取不予关押,管理监督交由基层公安机关执行,基层群众监督考察相结合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由于现行监外执行法律制度存在一些缺陷,监外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监外执行的特点、现行监外执行法律制度存的缺陷、监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完善监外执行检察监督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覃信红 《人大论坛》2006,(11):43-43
三都水族自治县为进一步加强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监管措施,最近由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室牵头,组织公检法三家分管领导和法院刑庭庭长,公安局法制科科长、看守所所长参加的联席会议。会议议定了规范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监管的七条制度。  相似文献   

9.
杨必军 《传承》2010,(9):128-129
监外执行是我国刑罚执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对罪犯采取不予关押,管理监督交由基层公安机关执行,基层群众监督考察相结合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由于现行监外执行法律制度存在一些缺陷,监外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监外执行的特点、现行监外执行法律制度存的缺陷、监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完善监外执行检察监督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女性罪犯在监外执行中利用生育机会规避刑罚执行的具体实例,提出现行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妨碍了刑罚的司法公正与效率,应通过调整监外执行的效力为中止执行,堵塞制度漏洞;针对当前保护女犯生育权的主流学术观点,笔者认为应从维护刑罚目的出发,对女犯生育权给予必要的限制,制度措施包括:考察婚姻关系的合法性、提高女性罪犯的生育门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