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项目制是当下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常见形式。通过Z县C、K两镇全省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决策、实施与效果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乡村振兴项目执行的政策决策、项目实施与社会互动的三重逻辑。注意力分配、行政能力和政策场域能够影响乡村振兴项目的执行效果。比较分析得出,社会效果与政策意图兼顾是乡村振兴项目决策的逻辑起点。基于项目承接实施、内部矛盾调和、目标认同的行政能力设计,构建起各行动主体相互合作的政策场域,有益于乡村振兴项目执行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
政策执行主动加码是各层级政府为了确保完成政策任务而普遍采取的执行策略,适度加码可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但过度加码对政策及其执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减少政策执行主动加码问题成为各界广泛探讨的重点话题。政策执行主动加码的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过度化、政策执行“一刀切”与政策执行形式化,其主要危害为政策执行结果失控、政策协同效应失调、助长地方形式主义、损害群众正当权益等。政策执行主动加码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压力型体制及其行政压力、层级间双向责任规避、官员晋升导向及其政绩考核机制、相对模糊的自由裁量权边界。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革完善压力型体制、压实政策制定及执行的责任、健全政绩考核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运用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政策执行一直被视为政策的生命,在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作为公共政策执行终端的县级政府存在很多问题,选择性政策执行是县级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顽疾之一.如何分析县级政府选择性政策执行的原因对于提升县级政府的执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欧博文(Kevin J.O Brien)就曾对中国乡村的选择性政策执行现象进行过论述,他结合中国的基层情况和干部管理规则探析了我国基层选择性政策执行存在的基础.国内学者对选择性政策执行也有论述,将这种政策执行现象称作政策执行局部化.  相似文献   

4.
基层政府在我国精准扶贫中扮演着政策执行的重要角色。通过对17个乡镇的实地调研,发现基层政府在执行扶贫政策过程中往往呈现出"共谋""备考""规避"等执行样态,这本质上反映的是基层政府在"科层制"和"压力型体制"环境下的一种"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用"的权力运作方式。在压力型科层体制下,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往往使基层政府嵌入三种关系之中:压力型体制与科层制的关系,目标责任与资源匮乏的关系,参与式扶贫与政府主导型扶贫的关系。这三种关系的存在使基层政府在压力型体制、科层制和参与式扶贫的胶结状态下寻求政策执行的策略,并塑造着基层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样态。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三农”政策执行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基层政府执行“三农”政策不力;农民表现被动;所需物质基础不牢固,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为政策执行的主体——基层政府有其内在局限性,农民的素质和组织化程度还不是很高,政策执行所需资源不足,政策执行机制存在弊端等。为此,要选择合适的路径来克服这些障碍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由统一战线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规定的,在乡村振兴中,统一战线负有政治工作责任、群众工作责任、社会工作责任。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义,凸显出多样性、时代性、内生性和执政性等多维度的价值。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上,统一战线在推动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经济条件上、在协调关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汇聚广泛力量上、在积聚资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拓展更大空间上、在凝聚共识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创设良好氛围上、在夯实基层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稳固社会基础上、在推进法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法治保障上、在议政建言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决策参考上等七个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最贴近基层群众又最具有本土特色的基层媒体,不但发挥着主流舆论阵地作用,同时发挥着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作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分宜县融媒体中心树立“引导群众,先要服务群众”的理念,切实发挥了助力乡村治理的功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乡村治理的新路径,有助于推动政府、媒体、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建设基层党组织,要求增强其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满足农民群众全面发展需要的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国家发展战略方向和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根本体现。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推动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和难点,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手段。通过分析全国及各省市统一战线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梳理出统一战线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特点,即资源整合优势突出、协调推进五大振兴、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逐步趋向品牌化、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针对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仍有一些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部分基层统战工作缺乏创新、基层区域参与度有待提升等,提出不断激发各族群众的首创精神、打造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品牌、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基层区域参与机制等可行性意见,为统一战线发挥法宝作用,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于规范地方政府决策、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中,"稳评"政策却陷入了象征性执行的困境,即地方政府对执行该项政策采取做表面文章、走过场、制作虚伪文本材料等仪式化的策略。"稳评"政策象征性执行根源于官僚组织内部的张力,虽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级压力与政策执行环境之间的张力,使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既有的政治和行政体制相适应,但也容易诱发新的基层治理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积压。减少"稳评"政策的象征性执行现象,不仅需要进一步理顺官僚体制内部关系,而且应该改变地方政府的发展主义取向及公共政策制定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基层群众自治中,政府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由于国家在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战略不同、城乡社会结构及城乡基层社会面临的治理压力不同,城乡政府与自治组织关系既有相似性,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科技政策执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科技政策实施的各种社会矛盾是科技政策执行问题;科技政策执行问题具有普遍性、特殊性的特点;科技政策执行问题有抵触型、僵化型、滞后型等类型;解决科技政策执行问题的措施是提高科技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和关注科技政策对象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作为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说服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是一个政策执行的理论兼实务难题。既有研究虽关注了多种动员方式,却忽略了贯穿其中的说服行动。中国共产党具有优良的说服传统,不同时期创造并运用了各具特色的说服方式,凝聚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动员民众之路。当下,公共事务更加纷繁复杂,说服行动在农村政策执行中仍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C市塘村“千村美居”工程实施个案的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说服行动,呈现出制度约束下的“选择性动员”模式,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纪芳 《地方治理研究》2024,(1):50-61+80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应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思维。一些地方政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通过运动式治理推进乡村“强富美”建设,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在有限财政约束下,地方政府难以通过制度化方式承担高标准乡村建设的成本,负债建设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应对策略,由此形成乡村振兴中的透支型发展模式。对地方政府而言,透支型发展的优势不仅在于可以弥补资金不足,更在于可以扩大地方政府的制度外行动空间,其行为背后的深层次逻辑体现为地方政绩以及市场化导向乡村发展的双重逻辑。作为地方政府的策略性发展行为,透支型发展隐含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乡村发展悬浮、乡村社会管理成本增加等风险。应警惕地方政府主导下的乡村振兴透支型发展策略取向,回归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稳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在地方财政支持不足、债务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为了履行职责、执行政策、进行行政管理工作,基层政府不得不处在"非法生存"的状态下.本文就想试从政策执行的角度,结合基层政府工作的一些案例,运用政策执行的理论和模型,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担负着“领头雁”角色任务。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制约。需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需加强对中西部和偏远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倾斜,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建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政策执行能力,更好地服务联系基层群众,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切实担负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7.
包村干部处在连结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乡村政策执行"节点"上,他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掌握的行动资源、运用的政策工具以及取得的治理绩效,为揭示乡村场域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及其约束下的基层政策执行逻辑提供了一种微观视角。在乡土社会中,通过包村干部的衔接,政策的执行体现出国家权力主控逻辑与乡土社会自主逻辑的非均衡耦合。故此,合理重塑包村干部的角色功能,对于改善乡村政策执行与推进村治现代化,有着积极助益。  相似文献   

18.
民生保障是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的重要抓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渐次铺开,在目标、工具、方法层面,民生保障不同程度地存在“目标理解、规范执行、互动配合”和“不会抓、不想抓、不敢抓”等落实难题。在民生价值及其制度设计的维度,捋清民生目标根系、规范民生过程的第三方评估以及以党建促进协同发力是增加群众幸福感和落实民生保障的政策工具集。  相似文献   

19.
从将归国留学人员思想政治引领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机结合入手,通过开展归国留学人员工作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概况介绍,系统总结了引领归国留学人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可行性措施与取得的成效:发挥好留学人员联谊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带领归国留学人员深入乡村振兴基层实地进行国情省情社情考察、选派归国留学代表人士赴地方进行挂职锻炼、大力宣传归国留学代表人士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先进事迹等,引领归国留学人员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为建设“全国一流、东北特色、沈农品质”的高水平大学和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0.
论政策有效执行的合法性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政策的作用能否有效的发挥,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的效率。政策的有效执行是以社会公众对所推行政策的认同和接受为前提条件的,而政策能否被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作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政府在民众心目中是否具有合法性。因此,要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就必须通过提高政府行政绩效和搞好政府公共关系来夯实政府权威的合法性基础,进而增强社会公众对政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