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九九三年,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盖达尔的激进改革方针已经步入了第二个年头。在这一年中,虽然政府采取了私有化,建立市场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但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转起色不大,整个经济继续下滑,危机愈加深重,失业人员增多,签于这种情况,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以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的俄罗斯新政府修改了原有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方针,提出了比较切合俄罗斯实际的、新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方针。以防止生产继续滑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等经济不良状况,并废弃了考虑不周的“休克疗法”。 切尔诺梅尔金指出:“要克服危机,必须向改革的新阶段——稳定阶段过渡。”为了实现新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方针,新政府提出了八点措施,本文试图就这一新方针的主要内容做一点概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在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之前,早在80年代后期,前苏联理论界就已经出现了激进改革的思想.俄罗斯独立后,从1992年初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当时的盖达尔政府实行的是"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但是"休克疗法"实施不到半年就遭到社会各界的反对.俄罗斯国内外对"休克疗法"的评价贬多于褒.本文认为,"休克疗法"的实施主要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从结果看达到了其政治目的;从经济上讲,"休克疗法"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是,"休克疗法"的理论缺陷说明,"休克疗法"并非一种理想的模式;"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不能把俄罗斯经济形势的恶化简单说成是"休克疗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1989年下半年开始,苏联和东欧各国政局相继剧变,经济上向市场经济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和前景如何,正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一、俄罗斯及东欧各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作法及经济状况俄罗斯:原苏联是一个最为规范的计划经济国家,由于这种体制缺乏现代经济体制所必备的激励机制,长期困扰着经济的发展.苏联80年代中期开始了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及调整措施与经济结构所固有的种种矛盾积累并激化,经济一步步走向危机.1992年伊始,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采取“快刀斩乱麻”的“休克疗法”治理经济,试图通过这种激进策略,迅速完成经济转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俄式“休克疗法”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缓和预算赤字.采取的措施:一是放开对物价和工资的管制,使价格改革一步到位.除面包、牛奶、石油、煤炭等某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必须品由政府规定了涨价的最高限额外,其余产品的价格全部放开.二是实行高额税率,增加税收,削减赤字.其中,仅企业所得税就高达45%,此外还增设了增值税,出口税等税种.三是在货币信贷方面实行紧缩政策,建立二级银行体制,并从1992年7月1日起,将卢布与美元自由兑换.四是实行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任何企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俄罗斯“休克疗法”改革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四大启示。其一 ,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是危险的 ,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是对国情的深刻洞察和了解 ;其二 ,向市场经济过渡需要耐心与时间 ,否则悲剧就会发生 ;其三 ,市场不是万能的 ,国家对市场关系施加影响是必要的 ,也是必需的 ;其四 ,改革是手段而非目的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通过对“四大启示”的阐述与分析 ,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 ,从而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 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1992年1月,俄罗斯政府实行“休克疗法”式经济改革,声称进入了经济改革的“实际阶段”,以放开物价为突破口,试图在较短时期内将国內现行经济体制转变成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1月至今,俄罗斯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波兰实行的颇有争议的“休克疗法”进行了评价 ,认为“巴尔采罗维奇计划”为波兰建立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波兰经济转轨的成就与问题 ,并探讨了波兰经济转轨取得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7.
蒙古实行“休克疗法”向经济过渡,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国有企业私有化、民营化及抑制通货膨胀、改善国内金融市场。蒙古政府将引进外资、争取外援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蒙古经济虽已转入回升,但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为发展生产,蒙古政府正在制订《2020年经济发展纲要》,计划分三阶段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8.
1991年12月苏联宣布解体.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俄罗斯联邦旋即于1992年1月1日开始推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激进的“休克疗法”.盖达尔下台后,新任总理切尔诺梅尔金  相似文献   

9.
虽然自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政府就宣布向市场经济过渡,实行全面的“休克疗法”和大规模的私有化,但十年后,仍然很难把俄罗斯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待,欧盟甚至拒绝承认俄罗斯是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具体到俄罗斯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在俄罗斯市场上经营,我们就常常为俄罗斯“谜”一样的市场而感到困惑。那么,目前的俄罗斯市场究竟是一个什么状况?怎样在俄罗斯市场上找到最适宜的经营方式?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时间匆匆,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政府独立执政已有四年之多。这几年来,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些进展:大体上完成了经济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即实现了价格自由化,大规模的私有化已告一个段落,改革了财税、金融体制,取消了国家对外贸的垄断,建立了自由化的对外贸易体制,扩大了对外开放等。按照叶利钦总统1996年国情咨文的说法,下一阶段改革的任务是:鼓励生产与投资、提高效率、对俄经济实行大规模的结构改革。但是,1992年初通过“休克疗法”激进方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当时主持俄政府工作的盖达尔所设想的目的:在几周内可以使消费市场平衡,并在几个月内使图家财政稳定,也可为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提供条件,从而做到制止生产下滑并为生产高涨注入动力。而实际情况是,这四年 (1992—1995年)俄经济处于严重危机状态,付出了极高的改革成本。本文主要就这四年俄经济危机的特点、原因和今后五年(1996—2000年)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脱离前南联盟取得独立后,面临着从地区向独立国家过渡,从金融和劳动市场除外的“有限市场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过渡和从前南和东欧市场向国际市场过渡的三重困境。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斯洛文尼亚没有接受“休克疗法”的建议,决定依照斯的国情走自己的路。几年来,斯洛文尼亚国民经济经过连续滑坡和软着陆后,开始进入中速增长轨道,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斯洛文尼亚因而被欧盟称为“中东欧经济转轨最成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经济转轨五年李树果俄罗斯独立之后,于1992年初开始实行“休克疗法”,以建立市场经济,经济管理体制开始了转轨过程。五年以来,俄在改革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遇到了许多困难,目前仍在困境中苦斗。为了摆脱社会、经济困境,俄当局正在调整政策...  相似文献   

13.
叶利钦自1991年7月10日宣誓就任俄首任总统以来,频频更换执行权力机构(总统办公厅、安全会议、政府)要员,调整机构,先后对政府进行了8次大改组,其主要情况是: 第一次1991年11月 叶就任总统后,开始接受西方为俄设计的“休克疗法”,力图快速完成社会制度的变革,最终实现从计划经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1991年10月底,俄联邦召开非例行的第5次人代会,叶在会上提出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准备实行“休克疗法”和  相似文献   

14.
转轨初期,俄罗斯把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确立为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于是,支撑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便自然而然地充当了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指导思想。然而,在新自由主义理论(特别是现代货币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休克疗法”改革方案并没有使俄罗斯人看到文明的现代市场经济,反倒“把国民经济搞休克了,把国家搞休克了,把人民搞休克了”。继盖达尔之后的几届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对休克疗法进行了反思,但政府危机使经济转轨模式无法根本调整。普京上台以后,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的“富民强国”的经济思想,并通过走将市场经济、民主原则与俄罗斯现实相结合的“第三条路”来推行他的政策主张。新总统的政策措施已开始发挥作用,而且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东欧各国剧变后,随着政治体制的改变,也对经济体制实行彻底转轨。它们根据各自的情况和愿望,有的采取激进的一步到位的“休克疗法”方式,有的则采取渐进的过渡方式,以期把多年形成的集权式运营机制尽快转变成靠市场力量运营的机制。两年多时间过去了,不管采取了哪种方式的国家,经济转轨的步伐仍然十分缓慢,仍被各种难题严重地困挠着。  相似文献   

16.
在东欧各国中,波兰是第一个采取“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也是经济转轨国家中率先摆脱了经济衰退、步入稳定增长的国家。至1998年底,波兰是中东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该地区超过1989年剧变前经济水平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是斯洛文尼亚),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西方称波兰是“欧洲正在升起的明星”,波兰则把自己誉为“欧洲腾飞之鹰”。  相似文献   

17.
转轨初期,俄罗斯把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确立为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于是,支撑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便自然而然地充当了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指导思想。然而,在新自由主义理论(特别是现代货币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休克疗法”改革方案并没有使俄罗斯人看到文明的现代市场经济,继盖达尔之后的几届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对休克疗法进行了反思,但政府危机使经济转轨模式无法根本调整。普京上台以后,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的“富民强国”的经济思想,并通过将市场经济、民主原则与俄罗斯现实相结合的“第三条路”来推行他的政策主张,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开始了其激进经济转轨的历程,并确立了以“休克疗法”为路径依赖的转轨模式。然而,该转轨模式在俄罗斯是只有“休克”而没有“疗法”,且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十多年来,有关“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失败的原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仔细研究,著述甚丰。但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学者们多从经济理论、经济规律、经济政策等角度去分析俄罗斯激进经济转轨失败的原因,而很少有学者去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休克疗法”失败的原因。本文将尝试着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一) “休克疗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杰弗利·萨克斯最先提出和设计的一种专门对付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措施,该疗法以新货币主义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实施一整套的财政货币紧缩政策,以强制性收紧金融财政和压缩消费的方式控制和消除难以治愈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学者都认为“休克疗法”是对付和抑制恶性通货膨胀这一经济顽症的好办法。“休克疗法”在美洲玻利维亚等国曾有过成功的实践,取得令人惊叹的效果。玻利维亚采用“休克疗法”以后,在一年的时间里把高达五位数字的通货膨胀率迅速降至两位数字,成功地抑制住恶性的通货膨胀。杰弗利·萨克斯和他首倡的“休克疗法”因此也誉满天下。  相似文献   

20.
5月17—18日,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与叶利钦总统举行了最高级会晤,签署了关于全面加强两国合作的一揽子文件和协议。这标志土俄关系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会晤背景 独联体成立后,土俄关系一度疏远。尼亚佐夫总统在经济上,拒绝俄式“休克疗法”,坚持推行渐进式改革。在政治上,强调中央集权和总统治理的重要性,不赞成搞没边际的“民主化、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