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添附是物权之所有权取得的方法之一,在理论上有附合、混合、加工三种形态之区分,添附制度在立法上的构建对调整物权法律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基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都有添附规定之考虑,我国亦应当在遵循民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设立添附制度,以满足调整物权法律关系之需要。  相似文献   

2.
添附制度是一项古老的民法制度,它是物权变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当代社会定纷止争,确定产权归属的一项重要制度.借鉴和分析国外立法的经验,针对我国现有的添附制度,应当以确定物的归属、节约资源为价值取向,并且应当维护所有权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基于物的整体性原理 ,添附取得的客体是添附形成物 ,即合成物、混合物、加工物。从德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 ,添附性质有二 ,一是不动产附合因不存在合成物 ,不发生所有权取得 ,仅发生不动产所有权的扩张 ,二是动产附合、混合、加工发生动产的原始取得。基于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性 ,添附的原始取得并非不带任何负担 ,原始取得是不带负担的取得的命题不具有绝对性。因此 ,中国物权法立法时应广泛吸收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4.
添附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法,其与侵权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许多情形下,可能只构成添附而不构成侵权。即使既构成添附又构成侵权的情形,添附也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基于物尽其用、增进社会财富的需要,我国物权立法应该规定添附制度。  相似文献   

5.
加工作为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原始取得方式,其法律理念历经变迁。只要使原物的经济价值增加就可以认定为是加工行为,而不必拘泥于新物的范畴,这符合现代加工的法律理念。加工物所有权的确定应依材料价值与加工增值的对比为依据。对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权,不应附加以主观要件,对恶意加工,可通过加工之债权方面的效果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论一物一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一物一权主义的涵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物一权主义应指在一独立物之上仅能设定一个所有权 ,一所有权之客体以一物为限。我国在制定物权法时应当按照一物一权主义的要求构建和完善所有权、物、集合物、物的成分及添附等概念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7.
物权制度价值论许建中物权制度作为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在法律上的反映。物权制度是对人们赖以生存之有限物资享有权的法律认可。其基本价值就在于对人们赖以生存之有限物资享有权在法律上给予肯定和确认,即通过所有权以确认物之归属,通过他物...  相似文献   

8.
我国《物权法》第九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一章,实为特殊动产所有权立法,是沿袭大陆法系国家一以贯之对动产所有权取得集中规定的表现。将特殊动产所有权立法不加区分地涵括动产和不动产,实为特殊动产所有权规定的不当体例,并且阙如遗失物拾得、无主物先占、添附及取得时效等特殊动产所有权制度付之阙如,导致了动产所有权实践保护的不充足和物权法体系的不完善。当前,正值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编纂的重大契机,藉此完善特殊动产所有权立法,界分动产和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肯认遗失物拾得、无主物先占、添附及取得时效制度,真正实现物权法定分止争和物尽其用的功用和价值,促成民法典物权编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填海属于物权行为,填海造地的法律性质是民法物权法上的添附,填海造地所生之地是国家所有。非法填海造地应当受到处罚,但必须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从我国首例海洋行政诉讼案来看,国家对填海造地的管理乃至整个海洋行政管理需要汲取教训、接受建议来改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物权法中规定的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是指,在不动产所有权登记错误的情况下,不动产权受让人基于公示公信原则信赖该物权登记并通过交易行为从无权处分人处取得物权的制度。善意取得制度的基础是物权公示方法的公信力,将在未来广泛地适用于我国房屋产权交易领域。法律上对这一制度的正式承认,是善意取得制度理论的一次突破,有其极其深厚的法理考量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产权问题的分析论证 ,指出产权是一个上位的概念 ,所有权是它的表现形式之一 ,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供求关系紧张状态导致了产权显示出独立于所有权的价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法人制度结合形成新的权利类型——公司法人产权 ,并结合国有企业改革 ,分析关于“法人财产权”学说的不足 ,探讨了确认公司法人产权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股权的性质,学界众说纷纭。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股权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股权不能简单地归类于传统民法的所有权或债权,它是衍化于财产所有权,并与财产所有权、债权相并存的一种特殊的权利。通过揭示股权的性质,让股权真正成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从而为股权的正确行使和全面推进法人治理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期待权作为与既得权相对应的一项民事权利在理论上已取得共识,但因立法缺欠而失去了真正的法律保护。事实上期待权是一项具有权利价值、经济价值和诚信价值的独立民事权利,也应通过民事立法加以规范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的角度看,没有哪一项法律制度像所有权这样承载着极为厚重的人文价值。人类社会从蒙昧时期、文明时期发展到近现代社会时期,所有权制度经历了从原始的财产支配到个人人性乃至社会整体的精神解放、从等级身份制条件下的公然不平等到形式主义的人人平等、从近现代的绝对所有权到现代社会兼顾实质平等的所有权这些重大的法律价值嬗变。所有权制度的有效性,是法律体系的核心目标,而有效的所有权制度,只有从认真对待民众的自然权利的角度入手才能够真正予以理解。在我国,解放民众所有权上的制度和思想桎梏、建立科学的公共财产所有权制度,应当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所有权制度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规定“国家所有及全民所有”,是指国家所有权是全民所有制财产的一部分,但不能理解为只有国家所有权才能表现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权具有公权利性质,物权法对国家所有权和其他所有权实行平等保护的原则,不等于这些权利具有同等性质。物权法有关公法人以及国家投资的企业法人财产权以及国家投资人地位的规定,违背物权法定原则。相关规则逻辑混乱、互不衔接,且明显背离实际生活,是一种历史倒退。  相似文献   

16.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明确提出农村宅基地要实行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政策。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和财产权,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尽快创设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体系。在“三权分置”制度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宅基地资格权的主体,但新的宅基地使用权主体不应仅仅限于本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新的制度体系下,使用权的主体范围应当不断扩大。本文从我国“三权分置”的历史演变出发,分析了“三权分置”的基本要义及三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加之当前市场经济法制的不健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相当普遍。在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出现一些新特点,如案件数量大幅上升,类型增多,诉讼客体不 断增加等,还有一些新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完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等同原则的适用等。  相似文献   

18.
不动产登记同时涉及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由其引发的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呈现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交织的状态。基于物权法的“区分原则”,不动产登记行为并不会对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产生公定力,不动产物权变动根本上取决于民事主体间的意思表示。当事人对于不动产权属有争议的,应直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在极少数情况下,登记行为对民事权益的实现产生影响,应先通过行政诉讼解决不动产登记的效力问题。同时在处理不动产登记行政案件时,应充分考虑其产生的民事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受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冲突多发、传统文化式微的影响,教师受欺侮的现象时常可见,受欺侮的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真”问题。分析其背景中的价值困境和权益保障困境,力促教师被欺侮现象的消解,是保障教育水准乃至人的生命健康等合法权益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属于典型的私权,但因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未能合理界定农民集体与国家的关系,致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公权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故当前应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主体的私权利主体品格,明晰国家的土地征收权和土地的行政管理权等公权力行使的界限,从而还集体土地所有权予么权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