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制糖业虽然发展快,但竞争力还不够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制糖业也在发展。国外食糖也在大批涌入国内市场,国内食糖市场日益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国内糖价在激烈竞争中直线下降,由1994年最高时每吨4700元下降到1998年最低时2800元,广西制糖业损失惨重,1996年全区制糖企业净亏损达3.1亿元。因此,要保持我区制糖业的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我区制糖业的生产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一、我国目前制糖业竞争力还比较弱(一)广西目前制糖业竞争力还比较弱的表现产品…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的南部,具有发展糖业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广西蔗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糖业基地,成为广西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为振兴广西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农村脱贫致富,对供应全国食糖消费和出口创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就总体而言,广西蔗糖业的发展主要是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靠扩大甘蔗种植面积、扩建糖厂来实现蔗糖经济发展的,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广西蔗糖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使广西蔗…  相似文献   

3.
广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的南部,具有发展糖业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广西蔗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糖业基地,成为广西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为振兴广西经济,增加地方收入,农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供应全国食糖消费和出口创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就总体而言,广西蔗糖业的发展主要是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主要是依靠要素的投入支撑,仍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广西蔗糖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使…  相似文献   

4.
广西糖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稳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糖业的发展给广西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广西的支柱产业,对广西国民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作为“双重”支柱的广西糖业,要再登上新台阶,障碍因素很多,其中糖料生产与糖厂生产布局的不平衡、初加工与精加工、综合利用能力配置的失衡,均直接影响到广西糖业经济的有效发展。研究合理调整糖业生产布局,对合理配置资源,加速糖业工业的发展,实现糖业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正>糖业是广西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作为全国最大的制糖基地,广西产糖量已连续8个榨季占全国的60%以上,为国家食糖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广西糖业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广西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糖业发展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区糖业进入倒逼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外,产量持续增长,巴西、古巴、泰国等蔗糖出口大国凭借规模化、机械化和成本优势,将食糖大量出口我国。国内,一方  相似文献   

6.
桂政办发[2015]12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总体方案(2015—2020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5年12月22日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总体方案(2015—2020年)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多年来,我区充分利用区位、资源、政策优势,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全力推动糖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料蔗和蔗糖生产省份,糖料蔗种植面积、原料蔗和食糖产量均超全国总量的60%,为保障全国食糖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7.
经过 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制糖业已经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享誉全国。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制糖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遗留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建厂过多、规模过小,规模效益差,需调整。综合利用项目规模小,无法有效进行三废治理;分散经营,企业缺少资金来源;尤其是 1995年以来,食糖市场供大于求,而食糖产品单一,导致降价竞销,无序竞争,企业效益下滑。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联合的路。根据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实现大集团战略的设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属六家国有糖厂联合,组建统一糖业有限公司,接着又以…  相似文献   

8.
食糖产业具有粮食安全的特性,广西糖业发展事关国家食糖供应安全大局。经济新常态要求我们在糖业政策和管理手段上创新。在国家层面,建议实施食糖目标价格管理和蔗农临时价格补贴、实施有序进口总量调控等政策,依法清理整顿违规建设原糖加工业,尽快启动我国糖业立法。在地方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应锐意改革,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积极统筹协调糖业发展运行中的重大问题,通过综合施策,发挥各项政策的协同作用,促进广西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189个展位、162家参展商、9场会议论坛、3项展览活动……11月2—4日,中国糖业博览会在南宁举行。众多糖业"大佬"、糖业专家齐聚一堂,就研发、种植、制糖、流通等诸多环节的问题展开对话。在深入交流中,广西糖业"二次创业"的路径更加明确了——通过降低糖业生产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畅通销售渠道,广西糖业将破解转型之困,甜蜜之路将越走越宽。"甜蜜事业"转型之困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  相似文献   

10.
正广西是我国最大的食糖生产基地,产糖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糖业是广西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品牌产业,也是广西最具有优势的、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业,其产业链连接着农户、企业、政府、银行和消费者。过去二十多年,广西糖业走过粗放式发展的"大起"辉煌,也承受过着糖价"大落"带来的  相似文献   

11.
广西制糖业,凭借深厚的产业积累,以及在综合规模和综合效益所创下的全新发展空间,在食品产业实现超千亿元产值中担当主要角色。广西着力推进糖业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拉长产业链,推进糖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发展糖业生态示范产业,提高综合竞争力,使食品产业在年内率先突破千亿元产值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罗继红 《桂海论丛》2006,22(2):72-74
2005年12月21日,为促进企业持续做强,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由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论坛》杂志社主办、广西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广西强势企业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隆重召开。来自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2009年财政政策将由“稳健”转为“积极”,重点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加大对民生的投资力度,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加快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等投资,减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14.
食糖作为我国的重要商品 ,关系国计民生 ,糖业不仅与我国的400多户制糖企业、4 ,000多万糖农相联系 ,而且直接影响全国3 ,000多户中间商的经营 ,历来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从1993年我国食糖放开经营以来 ,我国的食糖产量已经从1994—1995年榨季的最低541.8万吨发展到1998—1999年榨季的最高884万吨 ,短短4年时间里 ,我国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产量一再创新高。但是 ,糖业的发展也给糖业带来了新的问题 ,尤其是因为产量太大 ,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 ,使得糖业的经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制糖…  相似文献   

15.
“甜密的事业”在广西──我区糖业发展纪实黄林毅从盛夏至金秋,辽阔的八桂大地上有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一那就是由一片片数不清的甘蔗林构成的“绿色海洋”。清风吹来,绿色的蔗林随风起伏,如海洋中涌起的浪潮,蔚为壮观。冬季则又是另一幅画面:田野里到处是挥刀...  相似文献   

16.
覃茂鑫 《当代广西》2009,(10):42-43
2008年对糖企来说真不是个好年份,受食糖市场供需矛盾及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影响,糖价从2008年6月的3300元/吨左右一路下滑至2600元/吨,糖价跌破行业成本价,广西糖业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7.
赵国壮 《求索》2011,(1):232-235
清末民初,中国手工制糖业面临着严重危机,一方面国内糖品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各重要产区均呈现出一定的衰败现象。就对糖业危机的分析来看,学界多持"衰退"论的观点,但是,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这一危机中,手工制糖业实现了初步的从传统到近代的艰难转型。这一转型的重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从甘蔗种植区到蔗糖经济区、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及从以家庭副业性质为主的制糖到以手工工场性质为主的制糖。这一近代转型不仅阐释了手工制糖业持续存在的理由,而且也进一步肯定了手工制糖业在糖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勉 《传承》2001,(6):14-16
广西农业经过了长期艰苦的量变过程,基本与全国同步实现了发展阶段的转换,进入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这意味着广西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已由传统农业的主攻增加数量转为提高品质和提升效益,农业运作方式已由依靠行政手段来完成计划产量指标转为运用市广西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策略的基础依据。自治区“十五”计划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我区农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和措施。这标志着我区现代农业建设进入了全面启动的阶段。然而,建设现代农业在我国是个全新的过程,许多问题有待探索。对广西来说,由于区情的特殊一、广西…  相似文献   

19.
杨健 《当代广西》2007,(18):63-64
2006/2007榨季,广西上上糖业有限公司创造了历年来最好的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创造了“上上模式”,成为东西部经济技术、企业资本与商业资本合作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20.
桂政发[2012]8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关于促进糖果休闲食品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2年10月31日关于促进糖果休闲食品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广西食糖精深加工、促进糖果休闲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食糖精深加工水平,延长糖业产业链,积极发展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食糖精深加工,实现糖果休闲食品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特制订本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