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警是监狱执行刑罚的主体,执行的是国家强制力所赋予的权力。监狱民警的执法权是法律所确认和所规定的,是监狱民警依法对罪犯实施改造与教育的前提。但是民警的执法权与执法要求不相对称、与罪犯的权利保障心理不相对应、与执法风险的防范不相对等等新的情况,已影。向到民警执法权的有效行使,影响到监狱执法环境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对民警的执法权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我国的发展是一次执政思路和方式的重大转变,其核心内容是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政治文明建设在监狱工作中主要体现为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两者关系的变化,即监狱人民警察在行使其权力时是否关注罪犯的权利,而且这种权力是否受到各方面的监督。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构,是司法权力乃至政治权力运行中的一部分,因此,政治文明建设的真正进步还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申告权是罪犯享有的一项重要的程序性人权,它对纠正法院的错误判决和防止监狱腐败有重要意义。我国现行监狱法律、法规对罪犯行使该权利的具体程序规定比较粗疏,监狱的权力相对较大,致使罪犯行使该权利受到诸多限制。建议依照中立机关介入、律师制约、不受监控、平等保护、物质保障等原则,对我国罪犯行使申告权的现行程序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李勇权 《犯罪研究》2010,(4):39-43,76
罪犯脱逃是一种严重破坏监狱正常的监管改造秩序的犯罪行为,它不仅影响监狱正常的监管活动,破坏监内改造、生产、生活秩序,还会因追捕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更为不利的是,罪犯的脱逃还很容易在其他罪犯中产生不良的示范作用,而且罪犯脱逃后不少人在社会上又进行各种严重的犯罪活动,危害社会治安,殃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罪犯脱逃案再次凸显了脱逃形势的严峻,不能不让人警醒和反思。针对罪犯逃脱成因的主客观情况,一方面,要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罪犯"跑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采用"人性化管理"来解决罪犯"不想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时间和空间上的基本稳定性和完整性是监狱安全的本质。监狱的空间状态呈现物理空间的封闭性、社会空间的权力性和罪犯心理空间的被动性,因此构筑监狱安全防范应当监狱物理空间要求安全和人性化并行,监视与控制并重;监狱社会空间依靠权力的层级监视完成,并应注重应急状态下监狱社会的控制;监狱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要尽可能地与罪犯的心理空间相融合。  相似文献   

6.
"首要标准"的提出,既体现了监狱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反映了新时期监狱工作顺应时代潮流向前推进的内在要求;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因此,深刻认识"首要标准"提出的现实基础,运用"首要标准"所具有的法治意蕴,指导监狱罪犯教育改造手段的创新是目前监狱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在罪犯教育改造手段方面,要实现四个转变,即罪犯教育改造从无定制向制度化转变;罪犯教育改造内容由政治化向法律化、人性化转变;罪犯改造从封闭式向社会化转变;罪犯劳动改造从效益性向公益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监狱制度总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决定的,以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为背景条件的。具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的罪犯劳动已成为许多现代国家监狱制度中的内容。①"在中国,将监狱与罪犯联接最为广泛的、最为紧密的是罪犯劳动。  相似文献   

8.
作为监狱的行刑对象,罪犯并不是超理性的主体,相反他仅仅具有有限的理性和自由意志。基于对主体的这种合理定位,所以不可能依靠罪犯通过自己心灵的净化而自己改造成功,监狱的刑罚执行作用必须得到强调和重视。监狱通过外在的刑罚执行,并辅以罪犯自身的反省,从而可以把罪犯改造成规范意识主体,这是监狱执行刑罚的一个向度。同时,监狱在运用规训方法改造罪犯时,要运用更人道的手段,尽量避免权力与罪犯的直面冲突,因此,提高监狱的惩罚艺术就是监狱执行刑罚的另一个向度。  相似文献   

9.
罪犯权利保障:监狱法治化之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犯权利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法治文明的标尺,也是监狱行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监狱法治化之必然。保障罪犯权利,始终是贯穿监狱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确立权利至上理念,国家权力不得超越于公民权利之上,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国家权力的任意侵犯;防止权力扩张倾向,监狱及其监狱人民警察不能擅自扩大自己的处分权力,必须把握自由裁量的适度性;强化权利救济观念,权利救济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救济的具体模式呈现多元化,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监狱警察执法权程序标准化进程的复杂性。监狱警察执法权程序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其中机制缺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建立监狱警察执法权程序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是完善监狱警察执法权程序标准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芮振军 《法制与社会》2012,(23):245-246
戒具是监狱用于预防和制止罪犯中危险行为发生的专门工具,使用戒具是监狱民警的权力.但由于立法的不完善,目前对使用戒具的性质、种类、范围模糊不清,法律依据也存在冲突,使用审批程序和救济程序严重缺损.应当依法增加戒具的种类,明确戒具的适用条件;规范使用程序,制约民警权力的滥用;赋予罪犯的救济权,维护罪犯应有利益;谨慎使用戒具,防止过度侵害,加强民警法制教育,准确执行刑罚,以确保监狱安全秩序和罪犯权利保障相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2.
罪犯由于被剥夺人身自由,其权利容易受到监狱部门的侵害。监狱部门的行为是行政行为,现今世界各国普遍允许罪犯权利缺损时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本文指出为了法制建设的需要,我们应该在中国建立司法行政诉讼救济的基本范围包括绝大部分监狱执行刑罚行为,但不包括抽象行政行为。我们还应确立两个立法原则,即明确行政救济前置原则和充分保障律师参与原则。  相似文献   

13.
郭晶英 《法治研究》2011,(12):83-89
罪犯心理咨询在我国各地监狱的研究和应用日渐流行并成为一种新的"治理术",而在中国语境下这种西方科学主义的微观治理方式却呈现出其特别的悖谬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多数的心理咨询主要由具有咨询师资格的民警担任,使得本应平等协商的心理咨询因其主体与客体的特殊性而使权力不平等关系更为突出。本文从会话分析的角度,通过对监狱语境下民警咨询师与罪犯客户的互动话语作个案研究以探析:(1)民警咨询师采用了哪些话语策略鼓励罪犯受询者参与心理咨询;(2)罪犯受询者在互动过程中如何应对身着警察制服的咨询师提出的敏感问题、模式化问题以及提供的建议;(3)民警咨询师与罪犯受询者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权力不对称。  相似文献   

14.
监狱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对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在监狱服刑的罪犯,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监狱法律援助制度的价值目标是人权保障、公平正义和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阳泉第一监狱是全国首批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之一,是全省押犯最多、规模最大、改造任务最重的大型罪犯改造基地。建狱59年来,在部、厅、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阳泉一监几代监狱人民警察秉公执法、无私奉献,累计将4万余名国民党战犯、各类刑事犯罪的罪犯改造成为新人。新一届监狱党委组建以来,特别注重文化元素在监狱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落实"文化立监"理念时,提出了"孝道为先,  相似文献   

16.
监狱自由裁量权是监狱为实现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根据法律、法规所确定的原则、精神、范围和幅度,结合罪犯的个体情况,对罪犯的处遇、奖励、处罚、教育、组织劳动等作出灵活处理的权力。其具有法定性、自主选择性、相对性和特定性等特征。"能动法治主义"思想、执法过程的性质、成文法之局限性、监狱行刑的个别公正以及监狱管理之高效、我国的特殊国情和监狱管理自身特点是监狱自由裁量权存在的法理基础和社会基础。基于"人性恶"、权力制约和权利保护的考虑,应当构建一个由立法规制、司法审查和行政执法控制的法律监控体系对监狱自由裁量权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刑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监狱行刑必须以惩罚为前提。但由于监狱的惩罚性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用之不当会对监狱行刑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作为行刑机关的监狱对这种权力的运用要慎之又慎,重视这种权力运用的合法性、节俭性和对罪犯权利的保障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2012,(11):1-F0002
这是一座拥有60多年历史的监狱。从1951年10月的以茅草扎寨建点发展而来,到如今仍青春焕发。这是一座广西占地面积最大的监狱。占地60平方公里,一片茫茫无边的蔗海飘香百里。这是一座平安监狱。已经连续13年无罪犯脱逃,连续7年实现无罪犯脱逃、无狱内重大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疫情的监狱工作"四无"目标。  相似文献   

19.
对罪犯在服刑期间死亡进行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权力,也是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根据《监狱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死亡的,监狱应当立即通知罪犯家属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罪犯因病死亡的,由监狱作出医疗鉴定。人民检察院对监狱的医疗鉴定有疑义的,可以重新对死亡原因作出鉴定。罪犯家属有疑义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罪犯非正常死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检验,对死亡原因作出鉴定。”由此可见,检察机关对罪犯在服刑期间死亡进行法律监督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监狱…  相似文献   

20.
监狱新体制下罪犯分类管理机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循店 《中国司法》2007,(11):30-33
罪犯分类制度是监狱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监狱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对监狱类型以及罪犯分类关押做出了简要的规定。1989年,司法部《关于对罪犯实施分押分管分教的试行意见》对罪犯分类工作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监狱工作的发展。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监狱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监狱规范执法和教育改造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现行的罪犯分类制度已明显滞后于实践需要。最近,司法部提出监狱要按照戒备等级进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