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讲武堂是清末民初朝代更迭的特殊历史时期创建的一所较为完整并颇具规模的地方军事学校,是清末民初北洋军事学堂的延续和发展,又是北洋政治军事集团势力的外延。东北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尤其在近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清末是中国近代警察教育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徐世昌作为清末民初重要的政治人物,非常重视警政建设及警察教育工作。他组建警察教育行政机构,开办警务学堂,兴办警察高等教育,重视警察学术发展。这些举措,不仅培养了大批警察专门人才,而且推进了清末民初警察事业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了中国警察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大学萌芽于清末的新式学堂,但新式学堂只具有近代大学的特征,仍属于中国封建传统教育的范畴。辛亥革命对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思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近代中国大学的转变提供了条件。民国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近代中国大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由新式学堂向真正大学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王文杰 《人民论坛》2011,(9):226-227
近代中国大学萌芽于清末的新式学堂,但新式学堂只具有近代大学的特征,仍属于中国封建传统教育的范畴。辛亥革命对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思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近代中国大学的转变提供了条件。民国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近代中国大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由新式学堂向真正大学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学界一直以来对教育史发展倍加关注,对处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近代教育所涵盖的教会学校、新式学堂、书院、官学制度以及一些杰出人物所提出的教育思想都有所专著。但是对于作为中国千百年封建教化的基层单位———宗族乡里的私塾教育,论述却很显单薄。因此当史学家从宏观角度剖析清末民初中国教育体系改革一直在学堂———私塾的二元格局中徘徊的奇特现象时,长期以来归咎于政府效率低下、教育经费投入缺口等原因,却没有把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士绅统治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宗族势力与之相联系,这也就忽视了清末民初中国乡村社会权利真空的填补者在乡村教化领域中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创造》2020,(4)
清末新政时期,军事教育是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清政府主张统一军事教育的构想下,云南对军事教育进行改革,根据云南当时特殊的环境及自身军事人才的需求对中央政策加以变通与创新,创办适应自身军事人才发展的军事学堂。纵观云南所创办的几个军事学堂发展,虽然最初创办条件各不相同,但是培养出的军事人才基本上都兼具军事理论、现代军事技能与革命思想,为云南所需的军事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鹏 《理论月刊》2006,(2):64-66
清末新政时期是中国军事近代化改革的重要阶段。作为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代表人物,袁世凯提出了广设军事学堂、建立合理的军校教育体制、正规教育与速成教育相结合、学习外国军事教育经验等思想并付诸于实践,丰富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及教育思想的内容,对培养新式军事人才、促进军队近代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华侨教育的发展需要祖国的指导与扶持,清末民初时期,随着中国对华侨政策渐趋制度化,华侨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一切都是当时华侨教育考察的积极成果。本文旨在梳理清末民初时期华侨教育考察的历史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评析华侨教育考察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学堂乐歌一个颇具时代特色的主题,“军国民教育”在清末民初为一些爱国志士所鼓吹,军国民教育之歌应运而生.总的来看,军国民教育之歌经历了从学堂乐歌到军歌、从报国鼓吹到革命动员、从边塞诗韵到丛林歌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正何遂将军是广州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最后一任负责人,是辛亥革命元老、国民军知名将领,民国早期知名军事教育家和理论家。对于黄埔军校1927年至1929年之军事教育与训练有过重要贡献。时值黄埔军校成立九十周年之际,特撰文予以纪念。一、参加辛亥革命致力军事教育何遂(1888—1968)别字叙甫,别号溆溥,笔名贱夫。籍贯福建侯官(也有说福建闽侯)。1888年农历三月十日生于闽侯县城灵响路祖宅。祖父念慈早年中进士,曾在四川泸州做县官,父濬先早年中举人,曾在南昌做试用知县。何遂6岁入当地私塾启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 ,湖南的实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 ,但在本省各级各类教育中最为突出 ,其学校数、学生人数在全国占有较大比例。实业学堂的发展速度、专业设置、办学体制、学科门类、生产实习等方面独具特色 ,其兴起和发展与湖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密切关系 ,在湖南近代教育史上进步意义不容抹杀 ,但在近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其作用受到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陈予欢 《黄埔》2013,(2):103-106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和杰出领袖,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常务委员,他在黄埔军校工作一年多时间,曾经担负军校政治教育与训练重要职责,是中共早期最先懂得军事重要性的少数几位领导人之一,他对黄埔军校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仅次于周恩来,是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盛京时报》教育新闻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历史价值。清末民初(1906年—1912年)《盛京时报》教育新闻报道主要集中在西学东渐、留旧推新和亲日教育三个维度上,重点关注并报道各类新式学堂建立、新旧学制的交替并存和亲日奴化教育等方面。《盛京时报》教育新闻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注重文化层面的传播和渗透,"含蓄"而又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宣传效果显著等。作为正史文献的有力补充,传播和普及民众教育,通过教育新闻为各界爱国人士提供抒发言论的自由平台,借教育新闻报道宣传亲日政治立场等,是《盛京时报》教育新闻历史价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台湾进士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1895年离台内渡以后在福建及其邻省广东、江西之种种遭遇,记取清末民初的某些社会变迁和某些社会问题:新学兴起与科举变革,“癸卯学制”、废除科举与私塾、学堂的改良,以及诬讼、迷信、烟赌、教案、械斗和“银贵钱贱”。本文认为,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诸人在大陆身处和面对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勉力维护“新政”、改良社会,其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事迹值得纪念。  相似文献   

15.
陈予欢 《黄埔》2013,(6):56-59
方鼎英是黄埔军校初建时期有过重要影响与作用的著名军校人物,曾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教育长、代行校长等职,主管黄埔军校入伍生教育与训练,其在军事与军校教育方面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7,(3)
<正>南宁分校的前身是1926年5月在广西陆军讲武学堂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1938年初,南宁分校迁至桂林,并奉令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1945年底,第六分校奉令裁撤。一、历史沿革由于黄埔军校"所造人才仍不敷分配",统治广西的新桂系军阀,按国民政府军委会的旨意,参照广州黄埔军校的做法,在旧桂系广西陆军讲  相似文献   

17.
正陈济棠将军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雄据华南叱咤风云的广东军政人物,借着其在广东早期军队中的影响力,对黄埔军校的创立颇有支持。他创办的广东第八路军军官教导队,在黄埔军校广州本校结束后,续办广东军事政治学校两期,为黄埔军校在南京以外之地方延续,及对于现代军事(军校)教育多有策划和奉献。追随孙中山革命,在粤军中崛起陈济棠(1890—1954),字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末民初的学术界,杨守敬堪称是一位经历不凡,成就突出的大学者。其在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独特造诣为张之洞所赏识,并因此而被罗致到张之幕府。杨守敬先后在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勤成学堂、存古学堂任职,为张之洞的文教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仕途上,张之洞都对杨守敬关爱有加、提携备至,这些都体现了杨、张二人深厚的情感和友谊。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3,(6):68-76
记者:黄埔军校的军事教育有什么特点?陈字:黄埔军校军事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们能领会军事教育的精神,熟习一般军事学原则及其战术上的实战应用,同时培训每位学生的良好军事素养,健壮体格,强化并拓展作为士兵和基层军官的军事体验,为以后立足军旅做一名优秀的中高级指挥员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黄向辉 《传承》2009,(18):152-153
清末新政期间,广西涌现出一批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创建了近代教育机构,在教师的培训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都进行了改革。虽然这些"新教育"中,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色彩,但是通过对这一时期广西创办新式教育背景的分析和实际情况的考证,可更加深入研究广西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