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用事业改革的实质是市场结构变革和竞争机制培育.民营化无法代表公用事业改革方向,如果公用事业改革民营化很可能把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变成单纯的所有制改革,而忽视市场结构的变革,这样既无助于实现市场化,同时又影响公用事业的社会利益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变我国公用事业领域政府垄断经营的模式,提高公用事业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公用事业进行了民营化改革。但在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公用事业由政府垄断经营变成企业垄断经营的风险;二是政府设租机会增加的风险。为了有效地化解这些风险,可以在企业取得公用事业经营权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采取强化政府监管责任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环境变化对英国国有公用事业的现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于是,在保守党的带领下掀起了民营化的浪潮。出售国有资产、放松政府管制和特许投标是英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主要措施。英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成功给了我们如下的启示:转变观念是前提、有效竞争是关键、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障,另外要强化社会监督,同时,不可忽视民营化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政府规制的改革,放松规制成为大势所趋,相应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渐成世界潮流,我国也呈现此种表现.但是我国的公用事业民营化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公民参与权容易被忽略.因而需要在放松规制的同时以公民参与权的规制为契机,加强对公用事业民营化规制,以保障公民参与权的实现,最终确保公共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作为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实施者和推动者,政府行为关系到改革的成功与否。目前,政府在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冲突;二是政府与"代理企业"的博弈;三是权力寻租的诱惑。通过坚持效率和公平并重的价值取向、建立公用事业新型的公私合作关系、强化自律和监督评价机制等可以针对性地化解这些困境。  相似文献   

6.
民营化的制度目标是我国公用事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所做出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推进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但总体来看,成效不够明显,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竞争机制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管制体制尚未建立以及多渠道的投融资历体尚未形成等,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大多数公用事业仍以较低的效率在低水平上缓慢发展.而目前,民营企业的发展为走出改革困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此同时,本文提出进一步推进民营化改革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7.
公共物品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为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对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走上民营化发展道路提出了现实要求。公私合资经营、合同外包、特许权经营是实现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有效路径选择。当然民营化也并不必然可以解决城市公用事业垄断的问题,其负面效应也是相伴而生的,这就使得我们在推行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各种制度的全面建设,尤其是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规范,要使民营化担负起公用事业反垄断的任务。最后,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后,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让渡,政府依然要肩负起引导、监管、协调等责任。  相似文献   

8.
公共物品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为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以及事业立即立体制改革对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走上民营化发展道路提出了现实要求。公私合资经营、合同外包、特许权经营是实现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有效路径选择。当然民营化地并不必然可以解决城市公用事业垄断的问题,其负面效应也是相伴而生的,这就使得我们在推行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各种制度的全面建设,尤其是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规范,要使民营化担负起公用事业反垄断的任务。最后,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后,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让渡,政府依然要肩负起引导、监管、协调等责任。  相似文献   

9.
特许经营作为民营化的一种常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公用事业领域,但我国相关立法却严重滞后,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蕴藏着巨大风险.在国家统一公用事业特许立法尚未制定的情况下,一些省市已经先期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需要对我国目前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基本制度和立法难点进行系统梳理与评析,以期加快统一公用事业特许立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作为在公用事业领域公私合作治理的有益尝试,公交民营化缘何屡屡受挫?以湖北十堰公交民营化"夭折"为例,分析出其症结所在即"民营化"理念存在误读、"公众参与精神"缺失、政府监管缺位。针对这三个面向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公用事业领域民营化的有效推行需要围绕"民营化"观念的嬗变、"公众参与精神"的塑造以及政府的再规制三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11.
虽然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已加快了实施步伐,但城市供电企业民营化还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对中国城市供电企业民营化提出了一些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用事业民营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现行政府规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显露出来,妨碍了民营化的顺利推进。为此,必须构建一种良好的政府规制,以促进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发展。良好的政府规制应具有有限、法治、透明、公平和理性等方面的特征,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来予以构建。  相似文献   

13.
刘军  沈志强 《工会论坛》2007,13(1):78-80
公益事业民营化是将民间资本和竞争活力、企业精神和市场理念引入到公用事业领域,是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政府治理模式,是我国公益事业改革的主导方向。在我国,公益事业民营化已初步显示了新的治理方式的有效性,带来了某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公共性的研究视角出发,以公共利益是否得到实现和维护为标准来审视公益事业民营化,不难发现其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益事业民营化引发的公共利益受损、公共价值危机、政府职能缺位、新的社会问题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特许经营作为民营化的一种常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公用事业领域,但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决策机制中风险评估制度的缺失,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隐藏着巨大风险。通过对风险评估制度内涵及其性质的分析,揭示出风险评估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制度,以确保评估主体的独立、评估内容的全面、评估程序的科学和公正、评估结论的说理和公开。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的见证下,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目前各种问题频现也昭示着民营化改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要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背后的理论困境予以披露和解答。以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范畴则为分析和解答当前困境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增加融资渠道,补充政府在公用事业上投资的不足,民营企业参与公用事业已是大势所趋。政府应加强在公用事业的市场准入、公共产品的价格形成、普遍服务与适度补偿等方面的研究,以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并协调公用事业产品提供中的商业性和社会性原则,从而构建适合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行政规制体制。  相似文献   

17.
公共事业民营化的多重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事业民营化实质上就是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场制度变迁,本文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探究了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存在的多重博弈关系,即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民营化与民营经济的博弈、政府公利性与自利性的博弈、民营化与第三部门的博弈。通过深入分析各自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博弈局面甚至是博弈困境,提出相应的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行政法与政府规制分析方法,从规制目标定位与规制工具匹配出发,认为在当前民营化改革的浪潮下,我国公用事业监管的目标定位,应当从以"融资"为中心的"效率"取向转向以"普遍服务"为中心的"权利"取向;并且从准入许可、特许契约、质量与安全监管、消费者参与、强制与补贴等规制工具和公法装置的引入与完善角度,论证了公用事业监管体制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特许经营在我国不断推进,并吸引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特许经营协议的法律属性、特许经营改革的风险防范、特许经营争端的解决机制、特许经营的后续规制等4个核心议题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述评,勾勒出当下特许经营法学研究的基本图景,并展望了特许经营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公用事业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引入民营化、市场化机制并不是让政府放弃责任,不是简单的依赖市场让企业放任自流,而需要政府通过监管来控制企业行为,引导企业经营活动符合公共利益.可以说,完善的监管制度是公用事业民营化、市场化得以运作的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