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警讯快递     
针对近期民警执勤受袭、流血牺牲时有发生,公安部要求 打铁须先自身硬 民警要练真功夫   针对近一时期公安民警在执勤工作中受犯罪分子暴力袭击而流血牺牲的事件时有发生的状况,公安部 9月 6日在北京举行预防和减少执勤民警伤亡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切实加强警务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对基层民警的教育训练,尽最大努力提高民警的实战技能,预防和减少执勤中流血牺牲事件的发生。   会议指出,执勤民警流血牺牲事件接连发生,既给民警本人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给公安工作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暴露出公安机关在队伍建设和警务…  相似文献   

2.
<正>三穗"5·30"民警用枪事件由于案件发生、案情演变、处置经过、武力应对、武器使用等极具代表性,很具研究价值。笔者深入分析此案,意在为民警应对暴力行为的武力使用提供科学建议,促进基层民警武器使用的技战术规范发展,强化基层民警敢用、会用、善用武器意识。一、案件概况2014年5月30日22时31分,贵州三穗县某夜市摊有一嫌疑人持菜刀狂舞乱砍,追逐威胁群众。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在处置过程中,出警民警遭受暴力袭  相似文献   

3.
<正>一、"肃宁事件"舆情回顾2015年6月9日凌晨,河北省肃宁县发生特大枪击案,包括该县公安局政委薛永清在内的两名警务人员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不幸殉职牺牲。然而,在事发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1+1》节目中,该栏目主持人却以"死亡"二字来表述枪击事件中民警的牺牲,而对于持枪杀害民警和村民共4人的犯罪嫌疑人,他则发出"是什么原因让一个55岁的老汉端起双筒猎枪"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大力推行以法治国的今天,却经常发生公然挑衅警察权威、侵害警察权益的事件,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的情况看,法制意识淡薄引发侵害民警合法权益事件居多,酒后滋事引发侵害民警合法权益事件增多,处置群体性事件引发侵害民警合法权益事件趋多。究其原因,主要有立法机制滞后、宣传舆论影响、职能定位偏差、素质机制因素等。为维护和保障民警合法权益,一要统一认识,完善立法;二要明确定位,规范执法;三要健全机制,强化维权;四要多策并举,多方保障。  相似文献   

5.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置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置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警民关系良性互动、密切警民关系、有效增强公安工作效能的重要条件。各级公安机关应设立警察公共关系机构,成立危机管理小组,针对不同情况下出现的公共关系危机,有的放矢,妥善解决。要增强民警的危机意识和法治观念,推出对公众最低标准的"执法民警协议",实施警务公开制度,预防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一、警务活动中枪支走火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近年来,警力不断下沉,越来越多的民警充实到公安一线。在实践中,民警枪支走火导致民警或群众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使用枪支安全意识淡薄是发生枪支走火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某市“3.17”流弹致民警死亡案。在该案中,民警没有严格执行枪支操作规定,在持枪时没有将食指放在扳机的护圈外,而是放在扳机上,从而导致在由楼上眺下时,因剧烈震动而引发枪支走火,造成同伴牺牲的严重后果,其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袭警罪立法离我们是近还是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暴力袭击警察事件频频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从侮辱谩骂、围攻阻挠,到暴力抗法、殴打伤害民警,甚至打砸基层公安机关,更有甚者,在民警亮明执法身份后,一些人仍然叫嚣“打的就是警察!”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8,(5):112-113
7月19日,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发生一起暴力冲突事件.执行任务的民警遭到500多名胶农暴力围攻,41名执勤民警在冲突中受伤,执勤警车被砸坏;危急情况下.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名胶农被击中后死亡。“7&#183;19”事件表面上是警民冲突,而实质是胶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长期纠纷所引发的一起较为严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呈现上升趋势 ,公安机关民警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中受到人身攻击、造成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民警伤亡有来自外部与自身两方面的诸多原因。公安机关应作好法律、政策、情报信息、处置预案、民警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从而加强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中公安民警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0.
李卒 《公安教育》2006,(2):28-28,29-31
2003年初广州发生的一些公安执法事件,引起了国内外较大的反响。这些事件暴露了我们一些基层民警在执法中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为了从事件中吸取教训,提高执法水平,广东省公安厅和广州市公安局均作出决定,要下大决心,着力转变民警的执法思想观念,高度重视队伍的执法教育和实战技能训练。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作为全市公安民警的主要训练基地,两年多来,紧紧围绕广东省公安厅和广州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在加强对广州公安民警各种政治和业务素质训练的工作中,为了让培训真正收到提高民警法律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实效,更好地为广州公安工作和队伍…  相似文献   

11.
李兴海 《公安教育》2014,(10):49-51
<正>继"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后,2014年4月30日和5月7日,乌鲁木齐市火车南站与广州火车站再度发生针对无辜百姓的恶性暴袭事件。在两次袭击中,恐怖分子都延续了昆明"3·01"事件中使用砍刀大肆砍杀无辜群众的残忍手段。然而,当相似的案情在2014年6月15日的和田继续上演时,人民群众却凭借着英勇的奋起反抗和与民警的联动处置重挫了暴恐分子的嚣张气焰。当前刀斧冷兵器砍杀已成为恐怖袭击的主要手段,我们深挖"6·15"案件处置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发舆情的两起交警执法事件发生在2017年9月1日和2018年1月8日的两起交警执法事件(以下称"两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了不同的舆情走向,令人深思。(一)"9·1"上海交警执法抱摔女子事件2017年9月1日上午10时30分许,上海某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朱某带领一名辅警在某路口东200米处,对一辆停留在人行道上的小轿车开展违法停  相似文献   

13.
2015年3月11日,普通却不平静的一天,上海交警茆盛泉在执法过程中被一辆宝马轿车撞倒拖行近十米,经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极高的关注,一名人民警察在正常履职的过程中发生这样的事情,让人心痛,更让我沉思。类似牺牲、负伤事件似乎越来越多,和平时期警察牺牲、负伤成为常态。查阅近几年全国公安民警负伤、牺牲的数据:1981年至2012年,全国公安民警牺牲11286人,因公负伤164250人。2008年至2012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204人,因公负伤16821人,平均每年441名民警因公牺牲、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需要使用武器处置的暴力犯罪事件愈来愈多。随着武器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各大媒体报道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如"西安男子兰州讨债被击毙案""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等,一度引发了关于民警使用武器是否合理合法等问题。归根结底,公安民警使用武器不当的原因主要出现在"判明"上,不能准确"判明"该不该使用武器以及什么情况下使用武器成为当前影响民警执法的主要因素。所以,如何提升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判明"的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滦县看守所始建于1984年,历经沧桑,在这里,由于管理不善,曾经发生过号内在押人员互殴致人死亡的事件,也发生过在押人员脱逃事件,这样,别说在押人员不愿进滦县看守所,就连正式民警也不愿到看守所工作。“在看守所上班,一半是警察,一半是人犯。”一位负责监管工作多年的老领导一语道破看守民警的险恶处境。无论怎样的解释,只要出现越狱、脱逃、自杀、自残等严重事  相似文献   

16.
巡逻民警身上装有摄像头,可以随时随地对处置过程全程录像。作为昆明市西山公安分局试点,梁源派出所巡逻民警身上最近安装了这种新“武器”,今后,民警们将不再为处置治安案件取证难犯愁了,新武器还可防止袭警事件的发生,同时规范了民警行为,保证案件处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只是试运行阶段,如果成效显著,将在昆明市推广。(2月13日《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伴随着暴力阻碍民警执法案件不断见诸报端,针对民警的"软暴力"阻碍执法行为也屡见不鲜,这类案件的屡屡发生损害了法律尊严,降低了公众安全感,也严重阻碍了法制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于暴力抗法行为而言,"软暴力"阻碍执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让民警更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民警在处置时往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警察勤务遇袭事件时有发生,现场民警由于没有经过专业急救培训,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一些因锐器划割导致动脉大出血的受伤民警往往在数分钟内失去生命体征,无法等到急救车的到来。医学界普遍认为,当意外伤害发生时,最有效的抢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利益格局、思想文化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治安形势越来越复杂。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频发,民警因公伤亡数量居高不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因公牺牲民警2105人;仅2016年,因公牺牲民警人数就有362人,几乎"一天牺牲一名民警"。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一线民警执法安  相似文献   

20.
<正>媒体事件,就是因媒体集中关注而放大社会影响的各类事件。这些事件既包括突发事件也包括常发事件。因媒体报道而引起超出事件本身新闻价值的广泛关注,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这类事件将会越来越多。警方面对媒体事件,不论是警方集体或是民警个人引起的媒体事件,如何趋利避害,正确应对,这是每个民警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