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邓小平,在长期革命和建设领导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起来,以他洞悉历史和现实的深邃眼光,认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经过缜密的理论思维,对多方面经验进行总结、概括、升华,形成理论性认识,并对这些认识进行科学阐述,创造了邓小平理论。遍观世界上与邓小平同时代的政治家,有的只提出过某些口号,有的只提出过事关某方面利益、事务的施政方针,有的提出某种政见却在实行中遭到惨败而被证明是极大的谬误……总之。他们中没有任何人创造出科学的理论体系。唯有邓小平创造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这个理论体系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真理,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在改变中国和世界中继续起着重大作用。邓小平不愧为理论大家。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的 2 0多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好时期 ,也是成就最大的时期 ,它不仅已经获得了重要发展 ,而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必将产生出一个比较完整严密、崭新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罗锐 《学习月刊》2021,(2):27-29
人类社会始终存在但又长期被人类自身及各类思想体系忽视且遗忘的主体——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第一次得到彻底的正视、科学的认识及深刻的阐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最新形态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发展思想坚实地根植于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地,明确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突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散透着朴素而深刻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是最主要的革命,五四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到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从把中国革命看作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到重视人民大众的力量再到对新民主主义的认识的深化过程,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研究此问题不仅使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作用,也坚定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这朵深深植根于西方思想沃土和人类文明史的璀灿绚丽的思想奇葩本身就是思想创新的结果,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身参加当时的革命实践并批判吸收整个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优于一般过去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地方,不仅在于它具有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十分严密的思想体系,也不仅在于它继承了历史上一切优秀成果,是19世纪最高科学成就的结晶,而且在于它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永远审视未来的理论,在于它紧密地同社会实践相联系,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6.
孙惠敏  刘莉 《学习论坛》2003,(10):91-92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者从来认为自己的理论就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恩格斯指出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的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开辟人类认识真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道路。与历史上那些自诩为绝对真理的学派和思想体系不同 ,马克思主义坚决摒弃形而上学的终极理论 ,严厉批驳教条主义的迷信态度与不良学风 ,认定客观世界、社会实践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东西 ,强调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不断接近客观真理的过程。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紧密相联的,透过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进程总结关于时代化的规律,即不仅要在时代发展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且要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时代的发展变化,通过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但总有一部分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陷入误区,文章对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所产生的消极思想进行了分析与辨析。认为要从误区中跳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而且可以改变人类本身。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理论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创新的理论基础都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国的经济理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不可动摇的方向。问题的关键是怎么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充分认识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思想体系,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重在创新。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主要应在观点创新、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结构体系创新上下功夫。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的创新应当立足现实中国国情。我们的基本国情就是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必须不断地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发展问题,另一个重要任务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变革,还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0.
天津社科院“作为思想体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力图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角度去看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对应上看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以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等方面的理论贡献这个角度来开展研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看作一个思想体系,实际上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区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即基础理论方面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理论创新)和战略策略方面的贡献(在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陈素琴 《唯实》2023,(2):18-21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为人类建设平等自由的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即“人如何实现全面自由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不断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我们一切认知都来源于人的实践,一切行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指向人这一特殊本体.  相似文献   

12.
谢青 《实事求是》2001,(5):73-74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 ,更重要的是方法问题。如果我们对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上 ,那么只能是抽象的和肤浅的 ,因而对待这一问题只有上升到方法问题才是具体和深刻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应掌握的方法是 :一、批判继承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极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和现存事物的方法。这个方法应当具有普遍性 ,因为历史是一部人类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世界广义上的文明史。如何对待过去的一切 ,这是我们正确理解当今 ,面向未来的前提和基础。但是 ,过去的事物又往往要受到她形…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性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理解,也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评定。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对马克思道德悖论的认识,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供了重要线索:只有从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乃至马克思哲学自身的性质出发,才能确定马克思哲学为何种人道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判断始终与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解释纠缠在一起,而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解马克思伦理思想、解决马克思道德悖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大的问题框架下,2010年度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这个基本问题展开。此中,有的学者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相当多的学者更愿意用"历史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本年度关于"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必要性"、"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社会形态理论"、"辩证法"等问题再度成为学界讨论的理论热点。在这些集中而热烈的研讨背后,潜藏的是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化省察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学术化研判,及时总结这一研究态势,对于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近些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逐渐热起来。不仅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中设立了这方面的课题,而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目录中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一级学科内设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二级学科,并审批了相当一批博士点、硕士点。在许多学者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具有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超越的,尤其在面对现代性危机与困境的时候更是凸显出其意义,同时也体现出了很强的人文意蕴。马克思以及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以“改造世界,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的崭新世界观的过程中,对种种旧的世界观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借鉴和改造,实现了一场哲学革命。这一哲学自始至终都包含着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或解放而斗争的理论宗旨,尤其在今天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中更显示出其难能可贵的批判反思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同于以往各种学派对法治问题的抽象解释和超阶级认识,而是以唯物史观为逻辑起点,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批判和扬弃资本主义法治诸多思想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出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在这个历史嬗变过程中,经典作家就法的本质、内容、形式以及统治阶级意志与法的关系等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大量阐述,总结和梳理这些内容,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的重要一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英男 《世纪桥》2011,(23):46+74-46,74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却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创立于19世纪,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持久的焕发活力。马克思主义以其特有的革命性、时代性、斗争性,领导着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理论基础、源头活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引导着中国人民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然而,随着时间和实践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一些重大的时代问题,诸如人类发展问题、安全问题、生存问题、资源问题、民生问题等等。中国的问题和世界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在这种复杂情况下,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亟待我们解决。  相似文献   

19.
从整体性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主要阐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三分法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三分法”的关系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识的代表性观点。  相似文献   

20.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重大问题解决过程中推进理论深化和创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显示了中国成就基础上的理论自信,是对21世纪中国向现代化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的积极主动回应,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创新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历史和人类历史,人民群众和实践中汲取养分、智慧、经验和力量,在回答重大理论和解决重大问题过程中涵养和建构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