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工匠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中的技术主体,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是我们亟待破解的课题。本文从"传统工匠"的界定出发,在对有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工匠"的概念,对我国古代工匠和现代工匠的培育与传承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德国与日本关于工匠培育的历史经验,对培育"大国工匠"的路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工会在培育工匠精神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括引领职工文化的养成,孕育"大国工匠"精神;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支撑"大国工匠"发展;建立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助力"大国工匠"繁荣。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坚 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认真领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 逻辑关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自信和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有着重 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总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存在逐步递进的逻辑。劳动 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党和政府在大力推动劳模精神的弘扬和工匠精神的培育。通过对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对比研究, 比较两者在产生条件、内涵价值导向及外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探究两者在发展劳动观、重视道德培养上的联系, 有利于加深对它们本质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工作,打造一支懂技术能创新的工人队伍。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原则与价值信仰,工匠精神既在价值内涵上与其高度一致,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花大力气弘扬工匠精神,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勇克难题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完满境界。如果从国家富强、社会公正、人生敬业等方面深入探讨工匠精神,可以发现,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是具体而非抽象的,蕴藏在无数具体的工匠身上。没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作为支撑,就难以孕育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工匠精神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创新的工匠。工会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在培养工匠、孕育工匠精神方面责无旁贷且具有独特优势。当前,各级工会应着力从四个方面培养工匠精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创造活力;整合培训资源,开展高质量的技能培训;弘扬劳动精神,克服社会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理论渊源的探析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梳理,系统分析了杭州市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具体实践,提出了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价值认同,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工匠型人才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工匠精神"从思想层面看,体现为爱岗敬业;从行为层面看,体现为专注持久;从目标层面看,体现为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是工业制造的灵魂,是倡导劳动价值理念的现实需要,是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转变的必然要求。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需要厚植的土壤、久久为功的毅力,要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8.
自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振兴实体经济多次提出要发扬"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对于振兴实体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实体经济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的发展缓慢问题,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竞争力不强问题,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企业缺乏更多拥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培育、关心尤其要大幅提高拥有"工匠精神"品牌职工的待遇和地位,是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的前提和基础。以弘扬"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工文化是振兴我国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主流媒体的劳模报道仍是开展榜样教育的重要方式。基于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 主流媒体的劳模报道的分析,研究发现,这些报道不仅一如既往地凸显了“劳模精神”的引领作用,还增添了 “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两种精神形态。研究认为,三种精神彼此关联,又各有侧重,使榜样教育呈现的精 神谱系更为完善。劳模精神是杰出的劳动榜样即劳模所标识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引领劳动者学习先进、争当先 进;工匠精神整合了对“精业”劳动者的专业性要求,构成劳动者精益求精、超越自我的内生动力;而劳动精 神则包含了对所有合格劳动者的普遍性要求。劳模报道中呈现出三种精神形态,增强了榜样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层次性、针对性,有助于提升劳模报道立德树人的实效,增强榜样教育培根铸魂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
工会建家工作是工会的一个传统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会工作也要发展,在新时代需要有新的思路。工匠精神的目标和工会建家目标存在本质的一致性,用工匠精神指导建家工作,会使工会工作做得更到位,职工更满意。工匠精神要求精益求精,工会工作需要在工作定位、工作方法和建家内容上有所创新,从而更好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更好的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1.
劳模精神是劳模运动的精神结晶,劳模运动是宣传、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劳模运动起源于陕甘宁边区,系统梳理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成就对于理解劳模运动的发轫、劳模精神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经历了兴起、深入发展及高潮三个阶段,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劳模精神。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形成的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精神,是根据地党和人民共同培育的群体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劳模精神孕育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蕴含着大国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安源精神未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其历史地位也未得到全面的揭示。研究从中国共 产党早期工人运动、近代工业文明遗产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维度对安源精神进行解读。研究认为,安源工 人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代表作,其所形成的安源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一面光辉的旗帜,是中 国近代工业文明的一份宝贵红色遗产,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演进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堪称中国工人运动革 命精神的典范。它是整个中国革命和国家工业化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职工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离不开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离不开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这三种精神,是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的旗帜,是新时代职工文化自信的引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将劳模精神纳入党的精神谱系中,在主体形态、价值形态基础上发展出劳模精神的政党形态,实现了劳模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的双向互嵌与内在联结。本研究从历史发生学视角对中央苏区时期劳模运动历史情境进行回溯与分析。研究认为,劳模精神与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同根同源,都是由同一社会历史场景型塑而成的精神标识和精神样态。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劳动政治理论同中央苏区劳动生产和政治革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中国化再造和话语创新,构建出中央苏区劳模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第一个以劳动为主题的精神符号。劳模精神是共产主义劳动伦理的生动写实,它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高度一致,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一百年前爆发的伟大二七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次工运高潮中的重大事件。这场伟 大斗争铸就了二七坚毅斗争精神,残酷的阶级压迫积聚了这一精神的火种,争自由、争人权的口号燃起了这一 精神的火焰。二七坚毅斗争精神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因为它源自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伟大建党精 神的践行和拓展,推动了党的精神谱系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传承与弘扬二七坚毅斗争精神, 就要坚持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坚持党的思想理论的武装,坚持斗争的正确方向,坚持增强斗争的本领,坚持 开拓创新,依靠顽强奋斗打开工运事业发展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工会都在积极开展培育工匠的活动,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大量的技 能型人才,培育工匠的“中国工会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为了进一步做好工匠培育,地方工会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与相关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构建“双通道”培育机制,加强对工匠的全方位激励制度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年学生的精神追求。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理性认同,增进情感认同,强化行为认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学习社会实践、校园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增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积极创新社会实践路径,实现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