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程"本身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含义,但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进程"概念,应该是指一个社会化的互动过程,它既是一个国际行为体的学习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建构过程。以进程为变量解释国际合作形成的理论被我们称为"进程合作论"。进程合作论认为,进程能够推动国家加强对话和学习,接受规范和法治,帮助国家建构集体身份,从而为合作提供强大的认同基础,而国家之间的合作行为,又能扩大共识,再现规范,强化共有利益观念,从而又推动进程的维系。"进程合作论"的基点在于进程,进程既构成合作的原因和手段,又成为合作的结果和目的,进程与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共生共存。  相似文献   

2.
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文化已成为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维度。在建构主义国际政治学理论中 ,文化是指不同国家行为体经过国家间互动、社会学习而共同拥有的国际规范、国际制度和国际规则等共有知识或集体知识。文化结构的研究包括规范、制度、认同等一系列范畴。本文以温特为代表的建构主义主流学派的国际政治理论为基础 ,试图阐发集体认同与国际关系的互动 ,以及与国际安全之间的构成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莹 《东北亚论坛》2013,(4):10-18,128
以温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共有观念对国家身份和利益的塑造作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基于国家利益的根本需求,但出于国内社会转型深化的需要和对国际关系形势发展的应对,中俄需要突破对现实利益的考虑,借助构建共有观念和集体身份认同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水平。中俄需要在现有伙伴关系的框架内,进一步加强互动,除了政治、经济、军事、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还要促进两国共有观念的形成,增强对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和自我约束的认同度,以政治和文化共同体的共有身份参与到国际体系结构变化和全球化竞争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4.
刘慧  肖宪 《国际观察》2004,(4):39-44
功能主义在过去 4 0年中一直主导着一体化进程 ,但如今其工具理性在一体化深化方面显得非常乏力。何以发掘一体化的深层动力 ?笔者认为体现价值理性的公民身份和集体认同的形成是摆脱当前理论和现实窘困的关键所在。公民身份和集体认同的形成代表了欧洲文明的有机生长和持续进化 ,集体身份的进化和最终形成附着于政治文化 ,而欧洲多元民主社会的统一政治文化的整合依赖于行政灌输和社会习得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领导集体交替过渡期首倡新型大国关系,标志着中国积极建构外交理论、擘划国际战略和实施政策措施.新型大国关系始于但并不限于中美关系,旨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旨在维护国际体系的和平转型、超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必定冲突的“宿命”、提升金砖国家等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和作用、发展中国和欧洲传统大国的关系、稳定陷于低谷的中日关系等.真正实现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克服理论障碍、战略猜疑、利益冲突和政策分歧等困难.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年轻学者贾瑞霞撰写的《中东欧国家区域经济合作转型》~①一书是我国学者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取得的一项新成果。该书从实践和理论层面探讨中东欧国家从经互会到欧洲联盟的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东欧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转型折射了区域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域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中东欧国家区域经济合作转型是对国际格局变化以及全球化的理性应对。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背景下,中东欧国家受到的波及也从一个  相似文献   

7.
新型两极共生关系研究对分析当前国际格局具有重要价值。在中国持续崛起,美国实力相对衰退的背景下,国际权力分布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与变化,国际格局开始出现和建构中美新型两极共生关系趋势。与旧时代对立对抗的传统两极关系不同,新型两极共生关系立足于21世纪,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理念,彼此相互竞争但不对抗、相互牵制但不会彼此冷战和热战、各自加强军力但不进行军备竞赛、各自发展不在全球寻求势力范围,具有鲜明的时代观、共同的合作观、公正合理的规范观、休戚与共的命运观等特点。新型两极共生关系跳出"修昔底德陷阱",重新定义和诠释了新时代崛起国与霸权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互动模式——新型竞争共生关系,超越了传统的两极对抗关系。在国际环境、国家实力、战略取向、政策推进等方面,新型两极共生关系需要适宜的生成条件。在权力关系、制度建设、价值观念等层面,新型两极共生关系遵循特定的生成逻辑。为构建和培植中美新型两极共生关系,中美两国应具备战略性的长远眼光,充分发挥双方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共同化解国际体系中两国的结构性矛盾,增进两国战略互信,加强地区议题上的合作。虽然中美两国间仍然存在战略互疑和政策推进等困难,但是构建中美新型两极共生关系的前景广阔,这也契合和平与发展时代新型国际关系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东亚经济合作中的身份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身份建构问题是影响东亚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 ,其中包含集体、双边和自我身份建构三个层次。这三种身份建构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 ,而是相互影响 ,相互交织的。其中自我身份建构是基础 ,双边身份建构是关键 ,集体身份建构是目标。这三种建构一方面是梯阶式的 ,前一阶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后一阶建构的开始 ;同时它们又是同步的 ,集体身份建构的阶段性成果也会推进成员的自我和双边身份建构。东亚经济合作的互动实践是身份建构的物质推动力量 ,而身份建构又在观念上指导着东亚经济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建构主义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英 《国际观察》2004,(2):12-18
美国媒体之所以反华是基于以下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认知 ,即对中美不同国家身份的认同和对美国的国家利益的认同 ,由于这种认同的偏差 ,导致中美文化和安全上的困境。国家利益不是外生于体系结构 ,而是由体系结构建构的 ,决定国家利益的因素不仅仅指现实主义理论所强调的物质权力 ,而且包括由社会建构的观念、国家身份和集体认同。观念建构身份 ,身份塑造利益 ,因而观念建构利益 ;观念和身份建构利益的认同 ,社会互动重塑认同 ,进而改变利益。美国媒体的国家利益观就是观念、身份和认同与利益的共塑与融合的结果。中美关系是具有洛克文化特征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正快速而深刻地卷入全球体系,越来越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合作与交流来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需要以有助于国际间相互沟通理解为目标来建构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治身份及其道德感召力,提升中国知识与思想、中国的经验与模式、中国智慧与情感的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但这样一种系统完整的当代中国思想、知识与话语体系不可能凭空建构,它需要有自己的创新平台、实践空间与话语源头。正在快速推进和拓展的当代中非发展合作及丰富实践,正是中国学术思想界可以主动予以拓展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天地,是中国知识与思想走向世界可以把握的一个特殊机会。  相似文献   

11.
信任是影响国家间互动的重要变量,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学把信任问题的研究从国内社会层面扩展到国际社会,开始探讨国家间的信任建构问题,信任由此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从广义的信任概念出发,分析国家间信任的内涵、结构、条件和路径,构建国家间信任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框架评估当前东亚国家间的信任状况,探讨东亚地区互信建构应遵循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集体行动的难题与制衡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宗友 《国际观察》2003,24(4):21-27
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对霸权国或霸权觊觎者的制衡常常是低效的,甚至以失败而告终。本文借助集体行动的理论,试图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通过对中国战国时期六国抗秦战争、拿破仑战争以及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历史考察,文章指出,国家间的猜忌与不信任、公共物品本身的属性、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张力等一系列集体行动本身所固有的困境,是造成反霸失败或低效的重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复杂性社会"带来的挑战及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潮流已经引发了区域民族国家之间尤其是存在地缘政治和同源文化关联的跨域行政主体之间普遍化的区域效应和复杂的公共管理问题。对于国际依赖与交往超过任何时代的新亚洲各国而言,其发展不仅取决于自身努力,而且愈来愈依赖于它与周遭国际区域环境的互动关联。区域经济合作和地区政府联盟态势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为亚洲区域公共治理架构起趋近成熟的合作格局,合作格局的深化对跨域各主体合作理念的选择和实践模式建构提出了现实要求。基于共生型网络框架同跨域公共行政主体间具有关联一致性的逻辑前提,将生物学种群生物进化的共生理论与公共管理的网络化治理相结合,通过解释亚洲区域公共行政联合体共生网络内涵特征及目标属性,阐释区域公共行政联合体与共生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耦合机制和相互作用,分析共生型网络合作模式的构建思路,进而提出以"共生型网络"为核心概念的亚洲区域治理的新理论框架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交哲学集中体现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主要研究相关的"存在"、"意识"和"知行"的规律,探索重大和根本性问题的解决之道。中国外交哲学源于并服务于国家和国际发展需要,其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中国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需要在物质财富持续翻番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思想文化、理论和哲学建设,发挥外交哲学对中国外交的统领作用,增加外交的实践自觉性和理论自信性,建构中国外交哲学体系,加强其学术和应用作用,深化国际交流和互动,从而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0 0年前地缘政治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强调国家的权力增长与空间扩张的关系、海权与陆权的对抗。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发展 ,尽管这种支撑强权政治的理论仍对一些国家的战略选择产生影响 ,但它对现实国际政治的解释越来越显现出局限性。文章尝试着从一个新的地缘政治视角 :“地缘重心论” ,来分析现实国际关系 ,强调地缘重心国是区域一体化的引擎 ,是世界政治的支点。同时认为可以从地缘重心的角度分析当前国际关系地缘板块结构中发生国际冲突的脉络。文章主张各个地缘重心国之间应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协调与合作 ,建构一个稳定的世界秩序 ,维持人类的长久和平与繁荣  相似文献   

16.
张永蓬 《亚非纵横》2012,(4):20-27,59,61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经济学的国际援助理论呈现双向推动的趋势:即在重视民生的同时,强调关注受援国的经济发展。非洲国家的现实表明,国际对非援助应体现这种变化趋势。国际援非的现实挑战是资金投入不足、效果不明显,难以同时兼顾民生和发展两个方面。未来国际援非应优先考虑经济发展,需要在领域选择、资金投入和方式上做出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奉行主权防务的传统没有改变。基于现实主义的视角,所有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扩散主要都有安全动因的驱动,解决扩散问题必须提供可信的替代安全产品,集体防御以及合作安全都具有这种功效。霸权可能导致一时的稳定,但更会引起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扩散所带来的长期性的不稳定。同时,扩散不仅容易产生地区失稳,它也不无平衡霸权从而产生新的稳定。然而所有个体的理性,未必保证系统的整体理性。在平衡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之间,经由全球治理来交换国家安全利益从而促使人类社会分享更为普遍的安全,乃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实践。在外层空间探索利用实践中,征服空间、利用空间的能力决定着空间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而空间主体的互动关系对空间"生产力"——空间技术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冷战时期,美苏的空间技术作为核威慑战略的附属物,呈现出相对均衡的态势。双方均害怕对方在某些技术优势方面取得突破,也不希望空间技术在更大的国家范围扩散。由此,在安全互动实践中外层空间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以初步发展。冷战后,外层空间国际安全互动实践中出现了明显的权力失衡。由于美国的反对,外层空间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践建构与完善踟蹰不前。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揭示出,外层空间安全互动过程同样是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规律支配和制约的。空间技术的全球化本质不仅预示了外层空间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的价值取向,而且启迪着现实努力的理论逻辑。针对冷战后外层空间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中国应大力增强自身空间实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进反对空间武器化和军备竞赛的国际努力,同时要善于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外层空间活动行为准则的制定。还要通过外层空间特定资源管理机制的建构,积极探索外层空间共存共生、合作共赢的开发利用方式,最终实现外层空间的战略安全与外层空间包容、普惠、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宋效峰 《东南亚》2011,(1):22-27
国际机制是和谐世界构建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和谐互动的基本手段。构建和谐亚太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切实步骤,积极参与和完善亚太地区有关合作机制,是保障中国与本地区其它国家共享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条件。当前亚太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不足。未来中国与其他相关方仍需立足于地区实际,稳步推进本地区相关合作机制建设,通过和谐地区建构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战略依托。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关系研究中, 互动层次不同于宏观结构层次和单位层次, 有其自身的研究意 义和价值。在宏观结构层次上, 竞争与合作的动因来自于结构压力;在互动层次上, 竞争与合作的 动因来自于行为体的选择。在混合动机博弈中, 竞争就是拒绝政策调整或调整到位, 合作就是调整 政策使双方都增加收益。对竞争与合作进行层次分析有助于探索从竞争转向合作的条件性, 而这 一探索也有助于在互动层次上丰富建构主义合作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