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一部成渝铁路修建史,可以说是近代四川史的缩影。上世纪的前50年,成渝铁路的修建始终是四川人民的一个心结。解放大西南战役尚未开始,邓小平便将兴修成渝铁路一事提上议事日程,并雷厉风行地予以实施。人们常说修桥铺路就是行善积德,邓小平领导修建了新中国第一条千里长的成渝铁路,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关于发展交通事业的思想曹庄旺孙中山曾在他的《实业计划》中提出,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即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南方大港;修建十万英里的铁路,以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扩张的西北铁路系统和高原铁路系统...  相似文献   

3.
韶山铁路从湘黔线上的马土乇铺站(韶山铁路通车后更名为向韶车站)出岔,途经一县二市,即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设向韶、银田、韶山3个车站,全长21.8公里,总投资900多万元,1967年2月施工,1967年底竣工通车,投入运营。修建韶山铁路,从头至尾,我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当时我是长沙铁道学院工程系63级在校大学生,参加了发起修建韶山红色铁路倡议和铁路勘测设计。  相似文献   

4.
如今40岁上下的人,很少有不知道坦赞铁路的,中国政府为修建这条铁路付出了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5.
甬台温、温福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的主要客货兼运铁路,系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甬台温铁路全线长282公里,国家Ⅰ级铁路,为一次性修建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旅客列车速度200公里/小时,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要求,项目总投资155.3亿元;温福铁路全线长312公里,国家Ⅰ级铁路,为一次性修建双线电气化铁路,是—条客货兼运,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干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200公里/小时,项目总投资174.8亿元。甬台温、温福铁路开通后,主要承担浙南、浙北、沪苏南地区与福建、粤东地区的客货交流,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正1903年,清政府商部颁布的《铁路简明章程》24条,明文规定:准允华洋官商集股,建筑铁路。换句话说,即允许用集资、合资、独资等方法修建铁路。也就意味着,除清政府筹集资金和借外债修建铁路外,还放开了民间成立公司集资修建铁路的禁令。于是,各地纷纷出现了官办的、商办的铁路公司。到1905年前后的数年间,全国有15个省先后成立了各种铁路  相似文献   

7.
朱靖远  李国洪 《党建》2022,(1):65-66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博物馆,陈列着两根钢轨,这是成渝铁路的一段钢轨的辅轨,它见证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诞生。修铁路、通火车,是川渝人民的梦想。成渝铁路的修建计划由来已久。1903年,清政府提出修建由成都经重庆通往汉口的川汉铁路;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次年开始修筑,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  相似文献   

8.
孟红 《党史纵览》2010,(1):20-23
中国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建设成渝铁路一直是四川人民多年的夙愿。新中国建立初期.西南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中共中央顺从民意,从建设人民交通事业着手,掀起了西南大地的建设高潮。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成都至重庆505公里的铁路,横贯四川中心地带,是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大动脉)的开工典礼隆重举行,为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9.
李珊珊 《党史文苑》2013,(10):51-52
铁道部前传 这次被撤销的铁道部是个与共和国同龄的机构.但中国人对铁路的梦想却是由来已久。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铁道部部长是孙中山。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提名选举袁世凯为继任人后.就开始筹划修建铁路,在他看来。“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  相似文献   

10.
吕勋福 《世纪桥》2012,(24):9-14
一、吉海铁路的由来 沈吉铁路(沈阳至吉林)的吉林西站至朝阳镇(位于吉林省海龙县)站段,在抗日战争期间称为吉海铁路。1922年6月,张作霖为了摆脱日本对中国的控制,抵抗日本对东北三省资源的掠夺,制定出修建纵贯东北三省的东、西线铁路计划,准备先建吉林至海龙的吉海铁路,再与吉长、吉敦铁路接轨联运。日本人横加阻挠,无理拒绝与吉林站接轨,还拒绝“满铁”运输筑路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中东铁路,原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修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沙皇俄国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而修筑的,贯通中国东北三省并与俄境内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它既是沙皇俄国政府侵略中国的一个结果,更成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俄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  相似文献   

12.
何宏 《奋斗》2014,(5):57-57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城市。自从1898年,沙俄在中国东北地区修建东清铁路以来,在山东、河北以及铁路沿线农村,雇用了大批破产的农民,并有大批俄国工人来到铁路上做工。1907年,沙俄将哈尔滨临时总工厂扩建,改为东清铁路哈尔滨总工厂(今中国北车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中国工人总数就达2000之多,他们是哈尔滨早期工人队伍的骨干。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6-26
鹰厦铁路是福建"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承担了修建任务,全省动员了10多万民工参加修建。鹰厦铁路于1955年2月11日动工,1956年12月9日铺轨到厦门,铁路全长694公里,沿途打通46个隧道,构筑1973座桥梁、涵洞.全部工程仅用了1年零10个月.比原计划提前1年完成。全线修建费用原计划5.5亿元,实际费用仅近4亿元。  相似文献   

14.
<正>黔桂铁路除了为抗日战争军事运输发挥作用外,更带动了黔桂两省经济发展。民国时期,提到广西贵州的交通,当地有一句民谣:"船到止,马到死,人到打摆子。"桂黔两省的交通先天不足。为了方便军队调动、运出矿产品和农产品以及运入外国援华物资,也为了开发大后方经济以利抗战,大力建设西南地区铁路成了国民政府迫在眉睫的任务。1938年,湘桂铁路开工修建后,再修建一条从柳州通达贵阳的铁路便提上了议事日程。按计划,这条铁路不仅可以加强湘桂两省通往重庆的运输能力,而且有大批旧路拆迁和大撤退时南运的铁路材料及机车车辆可供利用。  相似文献   

15.
血战辽西     
王丽文 《党史纵横》2008,(11):39-41
地处辽西走廊的锦州,是东北通往华北的咽喉要道。它坐落在小凌河、女儿河北岸,北宁、锦承两条铁路的交汇处。古称“山海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辽代就修建了城池。  相似文献   

16.
周喜峰 《奋斗》2020,(3):70-71
中东铁路最初名为“满洲铁路”,后改名为“大清东省铁路”,简称东清铁路、东省铁路,辛亥革命后称为中东铁路,是沙俄政府为夺取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称霸远东地区,在通过和清朝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修建的一条连接中俄两国的“丁”字形铁路。  相似文献   

17.
正大石桥位于石家庄市区中心的大桥路与公里街交叉口东北侧,是正太铁路工人自发捐款修建的。1906年京汉(今京广)铁路通过石家庄,1907年正太(今石太)铁路全线通车。由于正太、京汉两条铁路均从市中心穿过,给东西交通带来极大不便,过往行人和车辆必须穿越铁路,火车轧死、撞伤人畜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各界人士纷纷联名上书正太铁路法国总办,要求拨款修桥,但洋人不予理睬。愤怒的正太铁路员工自己捐献工资、集资修建跨线桥,正太铁  相似文献   

18.
说到福建铁路的修建,我就想起两个人,一个是陈嘉庚先生,一个是王震将军。他们对修建福建铁路所作的贡献,确实令人敬佩! 1949年9月,厦门解放之前,陈嘉庚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就向大会提出修建福建铁路的提案,并获得通过。毛主席对此非常重视。但是不久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暂时未能实施,毛主席即作批示:“此事目前虽一时不能兼顾,但福建筑路的正确意见,当为彻底支持。” 1952年初,“一五”计划开始酝酿,周总理邀请傅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一面坡校区(原名为哈尔滨铁路局红色教育基地)位于尚志市一面坡镇,隶属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占地面积8.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有7个主题展馆和10个特色园区。校区利用原中东铁路一面坡机务段旧址修建;旧址建于1920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属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相似文献   

20.
薛建民  薛峰 《共产党人》2004,(17):30-32
强烈的情结责任 一、人民的事情时刻挂在心上邓小平对人民的事情,总是挂在心上,时常关心。解放后.邓小平身兼党和国家、军队的许多高级职务.但始终没有忘记为人民办好事、实事。大到为人民修铁路、建学校.小到老百姓下水管道的建设,厕所的修建.他都关心。“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吟诵了多少年的诗句和如同诗句真实写照的四川交通状态,在邓小平主持西南局工作时解决了。四川几代人盼望的成渝铁路,终于在共产党执政的时代建成了。成渝铁路的通车。使川西平原为之轰动,也记载了邓小平在西南主政期间,办了一件人民满意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