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6,(5):54
如果没有人事制度中"旋转门"的设计,光靠学校中老师的培训很难达到"双师型"目的。最先进的设备和最优秀的师傅不在学校,而是在企业里。我们的规定一定要符合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严隽琪应努力搭建人人成才的"立交桥",这个措施有利于克服过去一味追求高学历,而对上职业学校动力不足的问题。很多的家长,即使孩子没有资质,也要千方百计去读本科,  相似文献   

2.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4,(1):6-6
孩子是今后的接班人,但你看看一些孩子,冬天穿两件衣服,穿的胶鞋还有窟窿,我们起码要让他们穿暖、吃饱,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这么受苦,他们这么苦怎么学习?  相似文献   

3.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4,(9):6-6
有人提出,雾霾的形成,排放污染是元凶,气候条件是帮凶。不论是元凶也好,帮凶也罢,环境保护就是要治凶、除凶。天气条件这个帮凶我们现在还管不了,但人为污染这个元凶完全可以管得住。——吉炳轩  相似文献   

4.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4,(13):6-6
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乱花钱、胡花钱,花国家的钱不守规矩,用过去的俗话说,就是“孙花爷钱不心疼”,就是花财政的钱不心疼。这不仅仅是个花钱的问题,它反映出的是我们的为政理念、是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问题。国家的钱都是人民的血汗钱,是劳动人民积累起来的,花钱随意,不守规矩,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21日,一辆中巴车行驶在罗山县的乡间公路上,从一个村庄驶入另一个村庄。车上19名乘客的言谈举止,引起了当地村民的注意。原来,他们是罗山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正在视察常委会关于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相似文献   

6.
审议民主是20世纪后期,西方学者在批判传统民主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试图矫正和弥补其缺陷的审议式民主理论。审议民主需要具备多元——包容、平等——尊重、理性——责任、对话——商谈、公共——共识、程序——宪政、正当——合法等一系列必备要件。这一系列必备要件决定着审议民主“如何”才是“审议”民主。我们只有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系列必备要件,才能准确地理解审议民主。否则,难免望文生义,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7.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4,(3):6-6
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现在还讲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低这类问题,很难让人接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能之一。民主,科学的决策,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对于贯彻党的意图,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浦东开发开放,保障制度改革,百姓一日三餐、饮水水源保护,实事工程建设,突发事件处理,以及教师队伍稳定等等,都是市人代会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4,(14):6-6
反复出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去解决它?每年照样报告,每年照样审计,每年依然存在,我认为不仅仅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一个惩处不严的问题。因为没有很好的查处和处理,当然会再犯。——陈昌智科学手段还可以用到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预测上。地方政府发债要地方人大来审批,但依据何在?这里能不能想办法对政府债务的风险有个量化的指标,就好像气象预报里将灾害分为橙色、蓝色、红色预警等等。地方政府的还债能力、还债措施和它的历史债务状况相比,能不能也有一个级别预警,否则人大凭什么允许或者不允许发债呢?——严隽琪。  相似文献   

10.
“请您不要汇报工作了,发言要开门见山、言之有物、言简意赅。”这是发生在2013年初某省人代会小组审议时的一幕。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治》杂志社曹众撰文说,大庭广众之下的这句直言不讳,很令对方尴尬,却又是难以“割舍”的实情。人大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盛会,事关国计民生,事关通盘全局。会议中的审议效率弥足珍贵,其低下乃至缺失,不仅会降低国家权力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更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制度性诟病。尤其是在逐步端正和改进会风、文风的今天,  相似文献   

11.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人代会闭会期间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肩负着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重要使命,代表着本行政区人民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国家权力。《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法》规定,“常务委员会的决议,由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以上规定清楚表明,人大常委会是按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构建起来的,是以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体行使权力的方式履行工作职责的。从上述意义上说,开好常委会会议,提高常委会窜议质量,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此,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人权》2003,(4):33-34
自从2002年10月25日,《居民身份证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先后4次审议这部法律草案。22款法律条文,常委会委员字字斟酌,句句揣摩。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代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两高”工作报告的话题都集中在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上,代表们把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监督工作,还是最高人民法院坚持“公正与效率”,最高人民检察院“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都体现了先进、科学、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4.
曹众 《公民导刊》2013,(5):50-50
“请您不要汇报工作了,发言要开门见山、言之有物、言简意赅。”这是发生在2013年初某省人代会小组审议时的一幕。代表审议时该不该汇报工作,稍有点政治觉悟的人,一定会有明确的判断。人大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盛会,事关国计民生。事关通盘全局。  相似文献   

15.
审议意见作为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手段之一,在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普遍存在审议意见难落实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人大常委会议事质量和监督效果,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4月25日,常委会会议厅里上演了热闹的一幕。 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审议现场,短短1个半小时里,有19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7.
会议,是人大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会议,少不了发言。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是权力机关组成人员行使审议权最直接的体现。正因为如此,法律法规专门针对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发言权的运用制定了相应的条款。  相似文献   

18.
刘锦森 《人大研究》2014,(10):43-44
《“审议意见”的立法设计和实践思考》一文(以下简称“审文”)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2007年施行的监督法首次将“审议意见”写入法律,至此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相关专项报告的审议意见,“一府两院”必须依法予以回应。将“审议意见”写入法律,赋予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应有的法律效力(详见2014年6月28日《人民代表报》)。对此,笔者却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把听取和审议各项工作报告作为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一种主要方式,并规定了审议意见的处理方式。应该说,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是地方人大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常委会会议的一项主要程序。  相似文献   

20.
审议权就是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对列入本次会议议程的报告、议案进行审查和讨论并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力。笔者认为.审议权的设置是为了使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能落到实处,因此。探索和研究审议权的行使及其审议成果的应用.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